美国银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美国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那么他们一天也坚持不下去。“离不开手机”的情况在中国可能更加突出。
人们往往从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等实际用途来解释“离不开手机”的现象,而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无聊。
心理学家费希尔把“无聊”定义为人的一种“无兴趣和对当下事物难以集中精神的感觉状态”。美国创造心理大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则把无聊视为缺乏足够挑战的结果。
一般来说,有三种无聊,都与难以集中精神注意力有关。一、被阻止去做想做的事情;二、不得不去做不想做的事情;三、没有明确原因,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不想去做。无聊不仅是一种此时此刻的心情,而且还是一种对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的看法和感受。无聊使人感觉到沉闷、压抑、无可作为、没有出路或希望,因而導致人焦虑、冷漠、忧虑、不安,甚至惶惶不可终日。
大多数人会觉得无聊是件挺难受的事情,因此会想方设法寻找排遣。手机的功能越多,就越能成为许多人排遣无聊不可或缺的工具。
哲学家弗洛姆把无聊看成是现代工业化时代的大众心理现象,大多数人从事的是对人有异化作用的工作或劳动,这些工作和劳动只不过是他们的饭碗或养家糊口的手段,对他们并没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意义。人不仅变成了机械工作的附属物,也变成了纯粹的消费者,他们的唯一目标是拥有更多的东西,消费更多的东西。弗洛姆说,“人已经成为生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与他们不感兴趣的人在一起,生产着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人们不生产时就消费。”这是一种特别能生成烦闷和无聊的生存状态。
弗洛姆还指出,人们无目的地追求刺激和新奇,以此来驱逐无聊。但是,人们用于驱逐无聊的各种消极手段反而增加了自己的无聊,正如为解渴去喝盐水,反而更渴。对许多人来说,用手机大概就是这样一种用无聊来排遣无聊,因而不断持续无聊的不幸例证吧。
摘自《文摘周刊》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