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的童玩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20345
吴杰

  散文名家林海音写过一篇《我的童玩》,说的是女孩的事,什么“我的‘小脚儿娘”、“跳绳和踢毽子”、“剪纸”,“活玩意儿”说的是养蚕,男孩也玩在其中了,“挝子儿”虽是女孩子在室内玩的居多,但生性胆小不跑到外面野的男孩,也会凑趣跟女孩一起玩,小时候我在农村的人家就见过。

  依样画葫芦,我也写一篇《我的童玩》,侧重说说男孩子玩的把戏。

  香烟纸

  造纸术是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一,蔡伦功不可没。香烟纸是纸的一类,过去家庭中的男人,一般都会抽烟,因为文明的程度没有现在这么高,对卫生、健康的要求就不可能考虑很多,香0烟大行其道,瘾君子一天抽一包是至少的,于是,小男孩就有了囤烟纸的欲望。

  香烟纸是有图案的纸,知识不多的孩子也可从中获得一些,因为60、70年代的教材编得都很简单,一年级的《语文》课本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我爱北京天安门”之类的。

  香烟有价格高低贵贱之别,那个年代,香烟还凭票供应,所以档次高的香烟纸是很难搞到的,真是“一纸难求”,理所当然就会格外珍惜,与爱惜粮食、鸡蛋一样。很多时候,香烟纸要向家里父亲、朋友尊长、熟人来客预约,生怕大人抽完烟后,把烟壳纸揉作一团随手扔了。有时,甚至会看到几个小男孩屁颠屁颠地跟在大人身后乞讨上好烟纸的可怜景象。

  说了这么多,无非说明获得烟纸的不易。

  烟纸的玩法,第一步是先把它折叠成三角形状。第二步是对玩的两个人,先站在同一条线上,用力把自己手中的烟纸飞出去,飞远的先下手,往近的一方做一个瞄准扔出去压住纸的动作,依次扔压,直至压上。第三步是压住对方纸片的一方即为获胜方,另一方所出手的烟纸即为“战利品”。

  烟纸的品种很多,8分雄狮、1角3分大红鹰、1角8分新安江、利群、2角4分西湖、2角7分飞马、2角9分大前门,3角4分大中华等。玩的时候,好货一般不肯轻易出手,居货不多或运气特别背时,才不得不拿出来,还会后悔很长一段时间,待人家碰到这种情况时,再想法赢回来。

  小男孩都喜欢把它当书签一样,齐齐地压在课本的书页中,连上课都会偷偷地瞄上几眼,尤其那些爱不释手的上品。

  弹珠子

  珠子,就是五颜六色的玻璃珠子。我小时候,有一阵子也玩过大小不等的小钢珠。

  弹珠子的玩法较简单,并且可允许多人参与。所以放学后,把书包一放,找块空场地,小伙伴就可以在一起玩。

  这个游戏对集体主义的思想养成,还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些玩伴,还会在很长时间里一起上学,成为朋友后,说不定日后还能派上用场,“发小”的情感是特殊的。

  往地上一扔,游戏就开始了。只要朝着对方的弹珠子,瞄准砸过去就行,砸到了,别人的弹珠子就落入了你的腰包。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当然也会耍些小心眼,分出一些亲疏关系,弹珠子愿意砸向关系疏的一方,对亲的一方多有照顾。

  这个游戏的结果,让小小年纪学会了人情世故,算计谋划,开发了智商情商,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同情心。比如,当中如有小伙伴玩得不剩一子了,胜利的一方除了表现骄傲外,也会分些弹珠子回去,以便更好地稳定同伴关系。

  驳壳枪

  这既可以看作游戏,游戏的前提是先制成一把驳壳枪,也可当成是制作的一个工艺流程,所以它是制作与游戏的结合产物。

  制作本身就是一种玩的过程。

  男孩子在幼小的心灵里,都住着一个“英雄情结”,所看的小人書、连环画,也喜欢那些打打杀杀的,《水浒传》里的108将,哪一个没刀没枪,没个拿手绝活混饭吃的。我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里,有一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在我出生时出版的戴敦邦画的《一只驳壳枪》,里面的故事依稀记得,叫团团和全全的两个少先队员因“牛事件”在地主家中无意发现一支藏枪并向公安机关报案。那时起,我对枪就充满了好奇,因此,有把枪,成为英雄就不仅仅是幻想。

  做驳壳枪的材料是黄泥、墨汁、刻刀。后两样,只需花点钱,不难;难的是黄泥料的来源。泥料是需要选择哪座山哪个矿的,不是随随便便挖块泥巴就可以做成的。我记忆中用的是附近山头一处矿洞的“得功泥”,泥色鲜艳,黏性十足。挖得后,需要“醒”一段时间,像“醒面”一样,然后根据制枪的尺寸大小考虑用量多少。接下来就是兑水,反复揉搓,在光滑的石板上手起泥落,直至弹性、亮度、干湿度、细腻度均达到标准,最后团制成扁形方块状。

  工艺的第二步,用直尺、半圆、圆规等工具,用铅笔在泥面上画出手枪的草图,再用刻刀小心翼翼地沿线剔除多余的泥料,反反复复,仔仔细细,不断打磨到自己满意为止,根据自己的喜好刻上图案枪名。

  下一步是找一块厚实的细布将所制泥枪包好,藏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阴干。待泥枪真正好上手了,再接着进行下一步处理。下一步就是给泥枪上色。在泥枪上均匀地涂上墨汁,一遍干了,又涂一遍,不放过每一个空洞缝隙,涂到黑中透亮,才算完成。最后就等风干了。

  完成制作后,男孩子先会聚在一起比比谁的枪有设计更像样又耐看,再就轮到东躲西藏,挥刀舞枪,冲锋陷阵的游戏了,大有“泥枪里面出英雄”的气概。

  直到现在,我还能从老屋的墙角旮旯里找出把泥枪来,且金光闪闪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