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这些普遍有自卑感和挫败感的学生,我们作为教师要经常鼓励他们,抛开思想包袱。他们的父母已经为了生计而不得不远离了他们,我们老师应该给与孩子们加倍的爱。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信心。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为学生开启了学习英语的大门
关键词: 任务驱动;小组协作; 情境学习
我执教的学校大量生源是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学生。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有较大的畏难情绪,从小没有接触过英语,也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努力记忆。他们的英語基础也很差。小学的英语学习基本是打酱油,很多人到了初中基本上需要从头学习。这给老师也带来了较大的教学困难。另外他们的家长忙于工作,无心照料,也无法给与有效的教导。他们的英语学习长期处于半真空状态。基于这些问题,我主要采取了个性化,语境化,分层教学,重基础等的策略。
一、明确目标的任务,因人而异
开学初我通过看以往成绩,面谈,背书,当堂考试等方式对本班学生的家庭背景,车估计,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他们的不同的学习需要和特点分成若干小组,为他们制定阶梯形的学习目标,明确每个组的学习风格。把每个组的学习进度和一学期的学习任务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了总任务后,我们就可以制定出每周,每月,每天的具体目标。学生在具体目标的指引下,学习效率有了一定提高。我还制定了每组的奖惩目标和方法,定期评比,物质奖励加精神奖励为小组营造出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二、大大强化单词记忆和阅读教学
阅读在英语学习中举足轻重,可以说良好的语感和写作水平完全取决于阅读量的多少。我要求每个学生都买一本课外阅读资料,必须适合自己的水平。把他们统一交由小组长保管,每天确认个人的完成进度,要求必须完成一片小短文的阅读的查字典。对于基础好一些的学生,还要求背书和默写结合。尽可能提高他们的词汇量,通过阅读量的提升不断强化语言基础。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比较简单的篇目,重点是每天一篇巩固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语言基础,提升学习信心,逐步转化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大刀阔斧的对教材进行删减和取舍
对于目前教材中一些不适合学生的活动环节,我大胆的跳过他们,只是进行简单的讲解。重点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举行一些他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有关的活动。对于教材上的不太适合学生演练的口语活动则改造成他们在小组内自由用学过的句子造句。总之原则就是,把教材中的干货捞出来给学生反复练,把有限的教学时间投入到最高效的学习活动中。我每周都让学生把一单元中重要的词组和句型总结出来,对每条知识进行编号,方便他们对号记忆。甚至把常考题目也汇总起来当作每周的作业反复的抄和背。事实证明,学生把有限时间用到有效的学习任务上后,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四、创造丰富的语境和学习环境是学习立体化
学生面对枯燥冗长的英语课文常常感到学习茫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找不到学习感觉。我上课时尽量用简短的句子,语速放慢,并经常提到身边的例子和一些有关的人和事,帮学生进入角色,找到文章学习的感觉。平时在课间休息时适当的为他们播放一些英语歌,既能放松学生的身心有提高了他们对英语的直观感受,让他们在课堂学习时更能提起兴趣。我还结合实际不定期组织一些班级的英语竞赛,有书写大赛,背诵大赛,朗读大赛等,让学生在欢快的活动中增进友情提高兴趣。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查阅资料,联系读书背诵,无形中强化了学习基础和兴趣,深化了对英语文化和历史的感知,体会到了成功运用语言交流交际的乐趣和成就感,他们普遍欢迎更多的学习活动。
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家校合力。
父母是子女学习的重要外因,学生的学习好坏和家长的关心与否有莫大关联。学习的困难本就压得农民工子女喘不过气,家长的漠视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本人认为应该多和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关心支持孩子。让学生感受到家长的爱和支持,让他们心存感激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沟通是需要策略的,对待家长,首先是尊重,应该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他们。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家长也是如此,特别是农民工,他们工作在社会底层,需要得到社会认同。内心更迫切的需要我们教师的尊重。与他们沟通必须将心比心,从他们的角度和立场上出发,让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抛去世俗的杂念,用心和他们沟通。只要是真心为他们的子女着想,他们定会配合我们的工作。学生感受到了家长的关切,才能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学生是具有丰富多样性的个体,对它们的教学策略就必然要求因材施教,一人一策。只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认真践行新课改精神,就一定能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乔虹。西部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09:25-27.
[2]张永怀。创新理念下的中国高校英语语法培训教程编写-[J].中国培训,2017,06:258.
[3]周丹南,张嵋琳。基于“Studio”培训模式下的英语演讲思辨能力训练[J].海外英语,2017,02:92-9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