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堂乐歌;产生与发展;衰退动因
一、学堂乐歌概述
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中国各地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歌曲,这些歌曲大多选用来自日本、美国及欧洲曲调,用中文填词,简谱或五线譜记谱。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后,清帝国的大门被撬开,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疯狂掠夺,与清政府签订了多项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但战争使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流入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探求新知,寻找强国之路,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民族危机愈演愈烈,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便开始了一场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他们在政治上提出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主张振兴实业、发展经济;在思想文化上主张改革教育制度,办新学,在新式学堂中开设歌乐课程,为乐歌在学堂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04年,清政府颁发《奏定学堂章程》,同意在学堂中开设“乐歌”课,学堂乐歌由此正式得名。科举制度废除后,全国各地众多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纷纷设立,乐歌在学堂的发展中逐渐普及开来。
我国现在已知最早的学堂乐歌为1888年周书训创作的《赏花》,该作品产生于教会学堂,以圣咏歌曲为曲调,描绘了百花盛开时,赏花人在花丛中徘徊的美丽景象。20世纪初学堂乐歌兴盛发展,一批留学海外的音乐家开启了学堂乐歌的新篇章。其中,沈心工在日本留学时借鉴日本歌曲《手戏》,对曲调稍加改动并填词,创作了新世纪第一首学堂乐歌《体操》,其语言通畅顺口、形象生动,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回国后,他又先后出版了《学校歌唱集》、《重编学校歌唱集》等歌曲集,积累了众多优秀的作品。李叔同借鉴民间曲调《老六板》创作了《祖国歌》,还在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上发表了《隋堤柳》、《我的国》、《春郊赛跑》三首乐歌,他采用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创作的《送别》至今仍广为流传。曾志闵也在《江苏》杂志上发表了《练兵》、《游春》、《扬子江》等歌曲,编印出版了《教育歌唱集》,为近现代的音乐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参与乐歌创作的还有华振、叶中冷、辛汉等一大批音乐家,他们用智慧和决心创作了数不胜数的作品,使学堂乐歌在20世纪初空前繁荣。
二、学堂乐歌衰退动因
1.归国派“新音乐”探索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爆发,一场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运动就此拉开序幕,音乐界在这场运动中深受影响,大批留学归国的“海归”逐渐不认可倚声填词的“赤膊歌曲”—学堂乐歌,他们开始采用西方音乐体系进行创作,有的全盘西化,有的中西结合,产生了艺术歌曲这一新的音乐品种,为当时我国音乐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艺术歌曲是诗歌与音乐结合的艺术体裁,其特点之一是歌词与旋律都是创作的,不同于民间口头相传的民谣,特点之二是单旋律的音乐配上了钢琴伴奏,使声乐作品更具欣赏力和表现力。1922年萧友梅在歌曲集《今乐初集》中发表的《问》被誉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作者将自己在西方掌握的作曲理论用于作品创作之中,在旋律和曲式结构上都体现出了浓郁的西方色彩,伴奏更是采用柱式和弦和分解和弦相结合的方式与旋律紧贴,丰富了歌曲的意境。该作品歌词还将浪漫主义色彩融入其中,用“你知道你是谁?”、“你知道年华如水”等词句含蓄地表达出了作者对国家的担忧。1926年赵元任谱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经典之作,该作品在采用西方作曲手法的同时,借鉴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将中国的五声调式与西方的小调巧妙结合,还把传统戏曲和民间曲艺的音乐素材用在旋律中,别具一格。作品在歌词上也做了抒情化处理,将文本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描绘,使歌曲思想跟着季节的更替而变换,循序渐进地烘托出思念之情。异取同工之妙的还有黄自创作的《玫瑰三愿》、青主的《大江东去》等,这些歌曲与学堂乐歌相比不仅有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意境,更是提高了大众的艺术审美,改变了新时期听众对音乐的固有认知,对学堂乐歌的衰退有着深刻的影响。
2.儿童歌舞和流行歌曲进入大众生活
儿童歌舞和流行歌曲对学堂乐歌也产生了较大冲击。儿童歌舞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分为儿童歌舞剧和儿童歌舞表演曲两种,它是黎锦晖在推广白话文、探索音乐平民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包含了诗歌、音乐、舞蹈、游戏等部分。黎锦晖早期受学堂乐歌影响深刻,创作了不少学堂乐歌,但是基于对音乐与新文化运动应该携手并进的这种认知,他开始创作儿童歌舞。据统计,仅在1920-1929这十年期间,黎锦晖就创作了儿童歌舞剧12部和儿童歌舞表演曲24首,如《麻雀与小孩》、《可怜的秋香》、《葡萄仙子》、《神仙妹妹》等,其中《麻雀与小孩》在192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单行本后仅到1934年就有16次再版,百代公司还专门灌了唱片,由此可见大众对儿童歌舞的需求和这一音乐体裁在社会的流行程度。流行歌曲产生于1927年,第一首流行歌曲作品是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该歌由其女黎明晖演唱,歌中“小亲亲、哎哟哟、我的爱”等词因过于“裸露”,备受争议,尽管不少的人评价它为靡靡之音,但其仍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还成为部分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求。此外,黎锦晖还创作了《桃花江》、《妹妹我爱你》、《夜深沉》、《小茉莉》等流行歌曲,这些作品在这一时期均有较广的传播,产生了非同小可的社会影响力。儿童歌舞和流行歌曲不仅用独特的创作形式、创新的表演方法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还给予了人们不一样的艺术体验,它们改变了当时社会音乐市场的格局,撼动了学堂乐歌的地位,为新时代我国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
3.专门音乐院系的兴起
学堂乐歌作为学校音乐课所设的单一音乐类型,专门音乐院系的兴起无疑暗示着它的衰退。早在上海国立音乐院成立之前,我国就已有一些专门音乐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该校聘请刘天华、王露、吴梅等一大批中外音乐家任教,开设了唱歌、钢琴、古琴、琵琶、乐理、和声、作曲法、音乐史等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音樂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为我国培养了专门音乐人才。1925年,犹太人夫妇还创办了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该校完全按照当时俄罗斯皇家音乐学院的教学大纲教学,开设课程全面,经常排练一些柴科夫斯基、贝多芬、莫扎特的乐曲到商务俱乐部、铁路俱乐部演出,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在当时颇为著名。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进入了新的台阶,该校实行德国音乐教育体系,将中西方艺术结合,成立作曲系、管弦系、声乐系、钢琴系、民乐系,还举办了多场师生交流音乐会和中外音乐会,营造出极强的艺术氛围。此外,该校在当时西方音乐受推崇的背景下,要求每名本科生都要学习一门民族乐器,可见学校在促使学生学习西方音乐的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上海国立音乐院成立后,全国各地推起了音乐院系建立的热潮,众多学校纷纷设立音乐系,一些地方还设置专门的音乐学校,如: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私立广州音乐院等。这些专门院系的建立,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西方作曲技巧和原创思维,另一方面让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为学堂乐歌的创作和传播造成了强大的阻碍。
三、结语
学堂乐歌虽然已经衰退,但是仍然值得我们回忆。如今,当我们再次回头看这些作品时,我们会发现堂乐歌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画上了浓厚的一撇,造就了非凡的意义,它将乐歌带进了课堂,促进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它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创作了众多经典的音乐作品;它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使人民的思想进一步提升;它引进了西方作曲技法,增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它还将民间曲调融入作品,使传统音乐焕发光芒。这所有的一切,都让学堂乐歌成为了时代的标志,给人们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记忆。在祖国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今天,我们更是不能忘记这些音乐遗产,要铭记历史,传承经典,让中华文化在世界闪光。
参考文献:
[1].齐柏平.“学堂乐歌”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5).
[2].翟梦秋.学堂乐歌历史意义与相关的音乐审美教育思考[M].上海音乐学院,2016.
[3].许昇.学堂乐歌对中国近代音乐的影响[M].苏州大学,2017.
作者简介:
周宇程(1995.05-),男,汉族,籍贯:四川省绵阳市,兰州大学艺术学院19级音乐在读研究生,专业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声乐。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