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花鸟画;院体;设色
(一)代表画家及风格
北宋社会安定,繁荣昌盛,诗书画印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皇家贵族以及民间审美都趋于偏向院体画风。初期,以黄荃、黄居寀父子为代表的院体花鸟画以造型严谨、赋色浓艳画风为主。直到崔白后,院体花鸟画的设色才有一定的变化。后期,受宋微宗赵佶的影响和推崇,院体花鸟画分成了两种形态,一种是延续了崔白画风严谨工细的花鸟画和以赵佶为主的写意形态的花鸟画。南宋院体画风虽并没有太大改变,现出更加多样的染色方法,设色依旧有的浓艳,有的清新淡雅。以下,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院体画家来阐述宋代院体画的设色风格。
一、黄家父子
黄荃的花鸟画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小笔精细勾勒,先用淡墨晕染再上颜色较多,黄荃相比唐代画家用墨晕染,则更加注重用淡墨晕染,不见墨迹,又能使艳丽的颜色相对沉着,既雅致又不失风韵。黄居寀虽然子承父法,但在用色上却得己之道,以《山鹧棘雀图》为例,画面上几只禽鸟的设色可以参考其父黄荃的《写生珍禽图》,但山石树干则使用了较为浓重的墨色,先勾勒皴擦再着色的方法描绘,使用墨色浓淡来区分山石的块面,制造山石的凹凸感,线色相融,虽然整体色彩较淡,但整幅作品还是未跳脱当时“富贵”气象,以至于宋人评黄家父子“父子俱入神品,惟居寀一家云”。
二、崔白
崔白进入画院后将院体画推向了新的高峰。崔白用色特点是综合了黄家和徐熙的的两种风格,用墨和赭石诸多,营造的意境更加疏逸。代表作《寒雀图》用墨色和浅绛设色,枯树用湿润的墨色,不加其他颜色晕染,营造冬日树枝的伸展和倔强,墨色又更加的湿润饱满,在麻雀的设色脱去追求墨韵的晕染来营造画面效果,通过在麻雀的头,肚,翅尾和翅羽用赭石和白灰来晕染,使麻雀更加灵动。崔白重墨轻彩的设色风格既不失院画的严谨工整,细腻写实,不仅在题材上冲破了“黄家画派”,在设色,造型,笔法上都冲击了当时已经统治一个多世纪的“黄家画派”,对宫廷内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宋微宗时期宣和派
宋微宗执政时期,把花鸟画的成就推向了历史最高峰。兴办画院,设立画学,有系统选拔人才的标准考试,招进宫的职业画家被称作“宣和派”。宋微宗的花鸟画有两种风格,一是保持皇室贵族审美的工笔画,即表现花鸟画的造型,颜色,都和实物一致,并且在用色上,更加的鲜润富艳,《芙蓉锦鸡图》是此论点的佐证。从《宣和画谱》中的作品看出,当时宣和派的作品设色追求鲜艳华丽,是典型的院体画风格。二是以墨色为主的水墨工笔花鸟画,《枇杷山鸟图》中几乎用墨色纯染,用墨色层次来将做物像的画面质感,可见宋微宗的艺术功力之深厚。
四、南宋院體花鸟画
靖康之变后,“宣和派”画家迁徙到南方,南宋杰出的花鸟画画家非常多,用色个性较鲜明的是林椿。林椿画作小品居多,以简为主,设色清淡。代表作《果熟来禽图》在水果处用粉过白、白过粉相互过度,树叶正背面先用墨色晕染,叶尖多用赭石设色,在叶脉处先用墨进行分染再上颜色,小鸟用黄色和赤色画肚子,用墨色修饰翎毛,在细节之处使用了赤红色和白色,造型憨态可掬整,幅作品恬静又不失可爱。此外还有吴炳、李迪、李嵩、马麟、陈居中等杰出的院体花鸟画画家以及很多佚名的优秀作品,南宋院体花鸟画色彩婉言,在精细的同时又富于生趣,相对于北宋,风格更加多样,更加注重了物象的明暗变化、转折变化。
(二)宋代院体花鸟设色风格
一、精艳华丽
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里评论唐花鸟画画家边鸾“少攻丹青,最长画花鸟,折枝草木之妙,未之有也,或观其用笔轻利,用色鲜明”由此奠定了工笔花鸟画的赋色风格。黄筌综合了唐代工笔花鸟画的赋色传统,形成“黄筌画派”,其后,黄居寀将其赋色风格延续至宋画院,从北宋的黄居寀到南宋的李迪,看到院体花鸟画设色的精工和富贵,并且这一风格也对其后代的院体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栩栩如生
宋代工笔院画不仅在造型上与自然相符,在色彩上也大致相同,宋人受理学的影响,对事物的观察细致入微,我们可以从赵昌与南宋李迪、林椿、吴炳等作品中看出,在赋色鲜艳的同时,也与大自然中物象的颜色几近相同,其中吴炳的代表作《出水芙蓉图》表现的最为直观,既还原了自然之美,又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观感错觉。
三、墨色相融
宋代画院对墨和色的处理都十分的和谐,墨和色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崔白和宋微宗的部分水墨工笔作品中都可以这一赋色风格,尤其是崔白,《图画见闻志》中说到崔白的《寒雀图》“体制清澹,作用疏通”肯定了崔白在处理墨色上的成就。这种墨和色的处理方法也影响了当时的宋代院体画风,并且纵观整个工笔花鸟画史的作品,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的颜色相对于其他朝代院体花鸟画的颜色显得更加的稳健和含蓄。
四、简而不凡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作品赋色简而不凡,绢能画出精细的线条和晕染出非常柔和的赋色,从前人的“平涂”染色方法,到宋代“分染”“罩染”开始显现,通过色彩来抒发内心的心境。最后宋代工笔花鸟表现的物象色彩也非常的微妙,以《芙蓉锦鸡图》为例,据考究,画面的锦鸡并不是常见的锦鸡类型,而是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杂交品种,是一种非常少见的锦鸡品种,这幅作品也是当时画家通过色彩来表现吉祥瑞气之意的代表作之一。宋代至今已经过去多年,但宋院体花鸟画的色彩依旧是当代画家不可逾越的高峰,并且依然散发着历久弥香的味道。
结语
宋代院体花鸟画是中国花鸟史上重要一个体系,这一体系的庞大和根深蒂固的思想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使它成为了中国花鸟史上工笔花鸟画的巅峰,但影响是多方面的,由于当时皇家政治影响了多样化的审美,民间和皇家的审美的不统一,限制了当时花鸟画的多样性发展,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宋代院体工笔画中汲取到,“真”、“精”是工笔画永恒的追求。
作者简介:
林超(1995.6—),男,汉族,籍贯:广西南宁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中国画,研究方向:花鸟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