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所陷入的困局,其中多半有自己的一份创造。
曾在同一天,短短三两小时内,便旁观了两段同一主题的人生。
先是一个年轻男人来心理咨询。他渴望去爱一个女人,带着怜惜,带着自我奉献的意愿。遗憾的是,对这些示好,女人选择性接受。
女人接受示好时,男人便受了鼓舞,更加热情地献上礼物,更加频繁地约会。女人感觉男人的热情超出她愿意接受的度了,便冷冷地躲避。男人受伤,赌气,自我疏解,待慢慢有了精神,恢复了力气,又去小心翼翼接近女人。
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男人承受不住累积的愤怒与心寒。
一直拼命伸手,想够似乎近在眼前、好像再挣一把力就能达到的幸福,他已不止一次落入这种困局。常常在起初,他并不很迷恋后来那些令他纠结的女人,他也遇见过更加主动的相亲对象……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他重复“得而不能”的命运。
深入交谈下去,他承认,自己热爱那种感觉--时常揣测,无法确认,疯狂投入,换来累累伤痕,偶尔得到一丝甜,那是珍贵又鼓舞人心的回报。虽然不断挣扎,心痛,但他相信自己正一点一点挖掘着通往另一颗心的路途。
“总有一天,总有一个她,会被感动软化,会接受我。”他的痛苦恋情背后,似乎有同样的潜台词--若能让一个不那么爱他的女人全心爱他,他就幸福了。
“这说法挺矛盾,是不是不太现实?”对于心理咨询师的疑问,他说自己从没意识到这一点,但会回去想想。
接着,一个女孩来咨询。
她活得不畅快。她说,想要不受限制、自由自在的人生。
如何活出这样的人生?她说首先得达到两个条件,一是考上某名牌高校研究生,二是和优秀的前男友复合。
女孩痛苦的是,不管怎么努力,两个目标都实现不了。她已经失去信心,开始惧怕努力。
此前,因为暂时达不到两个目标,女孩总觉得真正的人生还没开始。她随随便便上班,随随便便交际周围人,甚至随随便便对待自己,不打扮,不恋爱……直到一天,看到别人有滋有味地上着普通的班,交往着普通的好友,有了普通的婚姻,抱着普普通通的娃,她才惊觉失去了好多。
“放棄好好去生活,是因为我害怕承认,这个没有高学历、没有优秀男友的现实就属于我。我宁愿把梦想当做可能的现实。”女孩末了叹息,“我以为我想活得不受限,实际上却设置了两个条件,来捆绑自己。”
她的痛苦经历背后,似乎有这样的潜台词--若能考上我考不取的学校,我就幸福了;若能追回已经不爱我的人,我就幸福了。
陷在这样违背现实的困境中,是因为她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而抓住不切实际的目标,起码还能给她一点幻想,令她感到自己是特别的、出类拔萃的。
咨询到最后,她也说:“我还没准备好面对现实,但会回去看看自己的内心。”
世上痛苦之事的发生,要深究起来,大约都可归入相似主题--紧抓刺伤手掌的事物不放,是因其中有自己所需。
人们陷于痛苦不愿出来,甚至制造令自己痛苦的困境,本意是为了追求崇高、超越、价值、爱……然而,很多时候,痛苦就是痛苦,它背后什么也没有,各种牺牲也不必然会换得美好的东西。
不要为了虚幻的美景、可能的转变、欲望的驱动、焦虑的想象,执著于令人痛苦的人事物。痛了,就丢掉,它无法让人真正变得更好。接纳自己接纳现实,作出新的选择,前途会豁然开朗。
摘自《莫愁》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