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校文学社团生存现状调研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5263
万清木

  摘要:当前全国高校文学类社团质量生存状态、发展环境状况各不相同,通过多角度多维度的调研探讨高校文学社团的源流、目前发展的现状,进而提出有利于高校文学社团长时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学校社会和各类社团组织对校园文学类社团的生存发展给予更多关注。

  关键词:个性;社刊;社团活动

  社团, 是“社会团体”的简称, 指为了特定目的、根据一定原则、经法律手段组织起来的、从事经济活动或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组织的总称。

  高校学生社团,指由大学生自愿组成,并以个人兴趣、理想、爱好、特长、目标等为基础,自主开展活动的非正式、自愿性、非营利的群众组织。

  高校文学社团, 是高校学生群体出于对文学的共同爱好,希望通过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切磋, 共同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培养文学创作能力而结成的文学艺术类社员团体。

  大学文学社团的发展渊源已久,自新文化运动起,文学社团的发展正式步入了轨道——茅盾曾用“尼罗河的泛滥”形容那个众声喧哗的时代。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志趣相投的青年学生通过自发结社、筹办刊物等方式传递着各自的新兴文学精神的同时,审美性的纯文学也融入了社会性、舆论性等现代性因素。当时与象牙塔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阶层也显示出一种围绕刊物、杂志等媒介而凝聚形成文学社团、文学流派甚至文学思潮的新文学发展模式。

  与以往文学社团不同的是,新世界的文学社团形成过程存在差异,前者往往是因为某种社会文化目标的认同联合起来,表现出主要成员稳定,时效短,凝固力强的特点,后者由于生活质量普遍良好,且在社团换届的过程中慢慢丧失了起初迫切建立的身份认同,对于创作的理解、创作的需求、创作追求迥异,很难形成具体的集体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归属感,因而也无法使社团起到本应有的影响力。总之,种种原因导致如今整体的高校文学社团现况不容乐观。

  一、高校文学社团现状及其原因

  目前校园文化日渐繁荣,但同时研究也表明我国的高校文学社团发展正面临着来自社团本身、外部环境等各式各样的难题,其中不外乎学生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社员文学素养、组织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社团自身可持续发展性一般,社团物质条件,社团与指导老师间关系,社团与社联间关系,社团与校领导(校团委)间关系,学校整体文化氛围等问题。

  在此次的采訪调查中,除上述共性问题,我们也发现了不同社团间发展的个性问题。比方有的文学社团分属于院系,社员成分、社团活动仅仅局限于院系之间,有的社团分属于校内,社员成分、社团活动就要更加广泛且综合化,前者在发展中更加追求文学的审美性和纯洁度,后者则更加追求文学活动的影响力和大众化。又比方某社团在发展的过程中,负责人换届,原先是偏重诗歌的创作,现负责人更加偏重小说,社团活动的重点也会随着负责人的个性而变动,因而无法保证社团发展的一贯性。又比方不同社团在具体结构组织上的差别看似不大,但实际的活动运行过程却能发现其不可忽视的影响。

  文学社团强调情感联络关系和共同的创作认同,结合管理机制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高校青年文学创作阵地。而“校园文学的作者——这种以作者身份决定分类基准的集合名词, 指涉的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流动群体, 并不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意识结构, 没有明确的流派名目, 也缺乏共同奉行的艺术理论和统一的宣言。”这也正是正是学生身份的特殊性所在,也决定了如果将其作品纳入期刊系统进行考察, 会得到同样“充满变数”的结论。

  社团情况的差异给人以警惕,探索高校文学社团的发展之路不能以偏概全,要根据社团个性在制衡中寻求促进。

  二、调研后的思考及建议

  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意图通过扩大调研广度,将区域性的精度调查转为更大范围的广度调查,以探求各地高校文学社团发展现状的共性和特性,从而为各地高校文学社团提供一份参考材料。以下是一些思考和建议:

  首先,文学刊物是社团乃至学校“创造性灵魂的所在”。刊物的意义不是要展现学生能够到达多高的文学创作水平,而是其存在本身。一方面,文学社团要寻求指导老师、院校管理者对刊物的支持,保证刊物发行的技术设备和经济补贴,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指导老师和院校管理者对学生创作的过度干涉。刊物应当靠每位社团成员的努力使它成为一个文学社团的招牌。

  其次,学生社团在活动中焕发活力,文学社团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开展文学社团活动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第一,活动策划要有新意、有开拓,活动才能活力;第二,活动开展要民主化、规范化,参与者才能有收获,组织者才能有口碑;第三,活动后要有总结、有反馈,社团才能从活动中汲取发展动力。文学社团是自由的,但社团活动应当有秩序、有规范、有组织,这样才可以维持社团的良性运作。

  再次,教学资源和社团资源的有效结合能够提升文学社团的专业程度。就笔者就读专业来说,如果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文学社团开展写作系列课程,社员自己要有目标,有理想,不是所谓培养大作家的空谈,而是为自身的创作立好具体的靶子,让笔锋一步步逼近靶心,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文学素养就可以一步步得到培养。除此之外,例如学术性质的沙龙研讨、诗歌品读、名家讲坛、文化周等活动都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社团资源的结合来实现。

  最后,“文学生存在别处”的泛文化时代下,校园文学社团应当大胆地尝试和改革。形式上,可以不再局限于文字,扩展到音乐、图画、视频甚至实体活动;内容上,在学习传统写作的同时,创意写作对学生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的写作能够带来更多创作活力。

  三、结语

  笔者意图对高校文学社团现状做出尽可能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但实际上活力不足、活动范围和内容局限、自主性弱、学生参与度小等不足普遍存在于我国高校社团中。文学社团要进一步发展变革,首先需要打破整片平静的湖面,激起高校社团环境的活力,需要每一位热爱文学的青年学生对文学的坚持,对创作的坚持,泰戈尔在他的《流萤集》中写道:"我的心在幻想中就是一朵流萤——活跃的金色火花,在黑暗里灼灼星光闪耀。"青年文学爱好者们也如这流萤汇聚成一团又一团的光簇——校园文学社团,在熠熠生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