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寻芳西子湖畔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5244
杭州西湖,是一处以秀丽清雅的湖光山色与璀璨丰蕴的文物古迹和文化艺术交融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她以秀丽的西湖为中心,三面云山,中涵碧水。沿湖地带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逶迤群山之间,林泉秀美,溪涧幽深。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风景点中,有三秋桂子、六桥烟柳、九里云松、十里荷花,更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另有近年来相继建成开放的多处各具特色的新景点,将西湖连缀成了色彩斑斓的大花环,使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色,晴雨风雪各有情致。

  数年前,我曾和家人于阳春三月来到西子湖畔寻芳。那是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的季节。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那时走在堤上,我曾被眼前的景色所折服,也曾心醉神驰,产生过“窥谷忘反”“望峰息心”之念。我曾漫步到花港观鱼,湖边树上繁花点缀,花朵一串串地结满整棵树,如彩雾红霞,一路色彩斑斓,馥郁芬芳。往下看鱼红水翠,像碧玉与玛瑙的交融。火红火红的鱼密密集集挤在一起,宛若蛟龙绮凤,卧赏岸上繁花争艳。据导游介绍,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我有幸于2019年10月随同尊敬的董一菲老师来到位于西子湖畔的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学阶段立德树人·群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进阶式导读示范课与研讨会”。会议结束,我们陪同董一菲老师漫步于西子湖畔,虽然是再次来到西湖,但兴奋与激动之情还是溢于言表!

  正是秋天,遍布杭州城的桂花开满了树,空气香香的,沁人心脾。仔细品味,桂花的芳香是很宜人的,温婉,醇厚,仿佛一段温馨的陈年记忆,悠悠地飘来,淡淡地离去。西子湖畔的桂花樹的树冠是撑开的,从远处看,既像一棵巨大的蘑菇,又像一把黄绿相间的大伞,很是壮观。现在似乎明白了:在更古的传说中,在寄寓着无数中国人梦想的月球上,为什么生长着桂花树!

  啊!眼前悠悠的西子湖,就是白居易笔下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西湖吧!眼前浩渺的西子湖,就是苏轼眼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吧!眼前潋滟的西子湖,就是林子方心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西湖吧!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也许就是一首首诗,一幅幅图画,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吧。我坚信: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都会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也许,我对西湖的美的遐想,就是存在于诗人情意绵绵的诗词里;也许,我对西湖的美的感悟,就是存在于烟雨迷蒙中如梦西子的魅力中。我想,西湖之所以令人流连忘返,除了碧波荡漾,垂柳如丝的湖光山色,更主要的是这里积淀传承下来的源远流长的西湖文化,赋予了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具有了独特的灵性。

  文化,是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魅力和灵魂。朝湖面望去,船影点点,波光粼粼,那湖天山一色的景致,让人步履轻捷。这好山色不仅仅是指杭州西湖的自然风光,更是自然风光和人文经典相融相生的那样一种好山色,那应该是白居易的最忆是杭州,也应该是柳永的三秋桂子,那还应该是岳飞的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那更是于谦的要留清白在人间。

  杭州百姓箪食壶浆送别白居易的塑像,引来无数游客到此每每会驻足拍照,我也曾在塑像前伫立沉思了良久!论起白居易的功绩来,就应该知道这雕像绝非虚构,而是有章可循。西湖东北角,是白居易时建造的疏浚湖水的圣塘闸,今天仍发挥着作用。圣塘闸下,就是这组杭州人民惜别白公的“送别白居易群雕”。“合郡咸感德,离别情依依”,白居易履杭,政绩斐然,更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唐长庆四年五月,白居易离任回洛阳,杭州出现了“杭老遮车辙”的动人送别场面,这组群雕,就是再现了当年万众夹道,依依惜别“老市长”的情景。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别州民》中云: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由此看出在临别时诗人为在西湖兴修水利而颇感自慰,也为百姓的依依不舍而感动。是啊,一部西湖史,何尝不是一部杭州清官廉政史!列数那些青史留名的杭州官员,虽然他们各有建树,影响也大小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克己廉正,体恤民情。以民为本,造福百姓,从而也为百姓所世代铭记!

  是啊,也许杭州的每一片土地都曾写过清廉的诗篇,湖边的每一块青砖都曾刻有美好的传说。青山有幸埋忠骨,西湖惟留清风篇。当今天的我们在杭州的湖山间徜徉,在欣赏湖光山色之时,其实更多地是在追寻一种从古至今的人间正气,它代有传承,时有创新。它应该是历史和现实的交融,是人文和风景的交响,是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当代体现,也应该是有识之士心心念念的“西子湖头有我师”。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漫步西子湖畔,不得不赞叹环岸的柳树。这些柳树像是被某位天工巧匠精心裁剪过一番,柔美纤细的身段,翩然垂下,梳洗映照碧玉翠妆,偶尔被风儿轻轻一压,竟优雅地描出一道水痕,恰似“西子美人”弯弯的柳眉,或似那如裁的云鬓。又像被妙笔慎重地着色过,艳而不妖,媚而不娇,深而不暗,青而不浮,有浓有淡,亦庄亦谐,远看如软玉珠帘,近观似线条细腻。加之碧空碧水与其它绿树红花润色,真是妙不可言啊!

  西湖碧绿的水荡起千层碧绿的波,碧绿的柳摆起万条碧绿的丝绦。几种绿色倒影在湖里,交织成一片,把深藏着的幽幽亭阁、突兀又平和的山石以及那一澄如洗的天空映得碧绿,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远处群峦叠嶂,草木丛生,雷锋塔若即若离地在半空屹立,断桥也若隐若现地倚在绿杨荫里。无风的时候,西湖自有它的安逸;起风的时候,西湖则蓄满灵性。

  有景必离不开人,西湖边的人们也从不曾沉寂过。很多书法爱好者泼水挥豪,认真地演绎着各种形式的“地书”,习练书写技巧。围观的人们了解着汉字的书法架构,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是爆发出啧啧的称赞声和热烈的掌声。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掌握这一门艺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西子湖畔这道独特的风景线,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对书法的兴趣,以及沉着冷静的处事方式的可贵。的确,字如其人,一个写出来的字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个人的习惯、性格、品行等。江浙名府楼外楼,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建筑默默矗立在西湖边上,灯火辉煌的泛着斑驳陆离的倒影,不时传来阵阵呼朋唤友、觥筹交错的热闹声响,依稀延续钱塘自古繁华印象。大大小小的游船、快艇、轻舟满载游客来来回回,漫步湖畔的人络绎不绝。

  更没有想到的是:西子湖畔的大树上竟然有松鼠!它们身材清秀,容颜可爱,眼睛炯炯有神,着一身华丽的呈棕褐色的皮毛外套,魅力十足。一根非常神气的毛茸茸的大尾巴随时翘到背上,变换着造型,很机灵很可爱!它们机智灵活,坐着津津有味地吃着游客递给的食物,姿态优美,神情专注。它们用灵活的前爪牢牢抓住食物,放到嘴边啃食,技巧不凡,一个坚果分分秒秒就能搞定。吃完食物,还不忘用前爪向喂食它的游客作揖,惹的围观的人们不时的开怀大笑。松鼠们也很自觉,吃饱了就在树枝上穿梭,间或和同伴嬉戏打闹一番。它们的存在和活跃,使西子湖畔又增添了些许的灵气和活力!

  我们徐徐向前,登上一座小桥,临风凭栏,远眺白堤,一端是孤山,一端是断桥。苏堤尽头即时雷锋塔脚下,据说塔下矗立着千年白蛇的塑像。望一眼远处的绰约的断桥,仿佛还能看到白素贞一袭水袖长裙撑着油纸伞立于断桥之上,也仿佛还能听到许仙怯怯的问道“姑娘打哪儿来,往哪儿去”。那一段远去的故事被西湖水润湿,浸泡,烹煎又唇齿留香。问世间情为何物?千年蛇妖永远无悔。也许,雷锋塔倒,西湖水干才是世间最幸福的等待吧。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暮色开始苍茫起来,右前方是一座座连绵的黛色群山,远处是闪耀着霓虹彩灯的现代建筑,水波轻轻地荡,看起来仿佛是块未磨的铜镜,五光十色的光斑映在湖里,被水波托起,轻快地摇曳着。夕阳西下,西湖的万顷碧波,便铺上了一层璀璨夺目的金红,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气势;又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风韵;还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意境。

  湖面上偶尔划过几只小游艇,间或有几艘画舫,多半是服务游客的。船的前后两头大多有盏盏明亮得恰巧能看见船身的渔灯,船大多慢悠悠地摇着,颇有些“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味道。湖畔寻一处长椅,静坐小憩。此时,西湖水仿佛尽收眼底,湖上游船点点,随着风儿摇曳,烟波桨声里,不仅令人发出“何处是江南”的叹息!桨声灯影里的西湖真美!西湖就是一幅墨染的江南画卷吧,画里杨柳叠烟,湖光映翠。

  西湖之景,让我不知不觉沉醉其中。啊!到处是美景,到处是美画。以前总是羡慕别人是画中之神,殊不知今天的自己也成為了画中之人了!正如杨万里所说:岸上湖中各自奇,山殇水酌两相宜。只言游船浑如画,身在画中原不知。

  西湖不但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而且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们浑然陶醉在“人间天堂”的神韵魅力中,不仅感叹:西湖能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简介:

  付超,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博雅名师,中国好老师。任教于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实验中学北校区,语文组长,教科室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学部注册教师,诗意语文工作室“光影流年”栏目负责人,执行主编之一。曾获得过多种荣誉称号,多次执教国家级市县级公开课并参加演讲比赛且获奖。撰写的文章或诗歌及指导的学生作品多次发表在各级报刊杂志和公众号上,有作品收录到《大国传世诗人》《中国当代实力作家散文集》等多部文集!主持或参与多项全国市县级课题及多部教育艺术类文集的编写,多次受邀进行公益讲座。个人专著《我从远方赶来,恰好你也在》。2018年被评为山东省德州市高层次人才。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有着诗意的语言,温馨的情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