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动物立体模型;教学示范;课程设计
一、动物造型模型课程概述
动物是艺术课题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和对象,但纵观当下国内高校的艺术教学体系,与动物相关的教学实践却几乎是空白;在动漫艺术发展过程中,动物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优秀的动漫作品几乎都离不开动物角色,而国内的动漫艺术创作中的动物形象元素则非常匮乏,优秀的动物动漫角色以及相关的模型衍生产品更是少见,动物模型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而开设的。
(一)动物造型课程的培养目标
该课程是动画学科动漫产品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课程旨让学生了解动物分类及进化常识,基本掌握典型动物类型的造型规律,熟练的进行相关动物模型的立体塑造的能力。动画学科背景下的动物模型课程区别于雕塑学科的动物泥塑之处在于,前者是基于动画工业生产及大众娱乐消费背景下的艺术造型教学,它在训练学生造型的准确性、细节的精致等刻画能力等方面較之后者都有更高和更明确的要求。
(二)动物模型的课程特点
1.学科涉及面广。动物模型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动物进化学、动物分类学及动物考古学常识、艺用人体及动物解剖结构学、人与动物结构比较、雕塑塑造基础、实物模型塑造教学和数字化模型教学等多个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代表性动物造型结构和三维立体塑造的能力。
2.实践操作性强。动物模型塑造是研究动物造型的形态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众多的结构术语,掌握造型结构的形态结构,这就需要学生养具有较强的体积塑造意识和空间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学生要既要了解每个形体的立体形态,还要有将局部有机合理的组合成立体模型的操作能力。
二、示范教学在动物模型教学中的必要性
教师的课堂示范就是以亲身的操作向同学们展示审美存在,激发起同学的专业冲动和操作勇气,用情境的真实性激励同学们去努力感悟专业语言的存在和研修体会到专业语言的优美;教师的课堂示范就是以鲜活的、生动的实操向同学们的艺术感受发出刺激,以时效的示范进程为传达方式,完成对同学们感悟专业技术、技能与技巧的认知;教师的课堂示范就是以亲身的演示方法引导同学们在专业语言表达上准确地、直接地体会专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用规范和标准来实现基础课程的训练目标,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师示范是用实操的示范的方式,把专业领域类的一般规律性的专业技能、专业技巧、专业语言和专业审美带到同学们的专业认知系统中。教师示范不仅是艺术教育的专属,也是所有教育领域用以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的重要教学方法。
首先,动物模型塑造课程研究动物结构以及立体塑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单纯的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等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动物结构及模型塑造课程对三维体积空间的要求,因此,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立体和直观的教学示范就非常有必要了。其次,造型艺术是实践为主的艺术门类,它需要学习者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和思考向现实转换的能力。美术教学,特别是立体模型造型教学具有手艺传承基本特征,也就是说,学生的技艺能力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也都依赖于教师对学生亲历亲为的演示和垂范,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手口相传的示范教学行为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关键核心作用,许多造型的技巧技法、材料特性、工艺流程都有赖于教师的动手操作示范。
具体到动物立体造型的教学来说,由于在动物进化学及动物分类学上严格紧密的关联性的缘故,动物结构的学习有很强的规律性可以遵循,换句话说,动物世界,千姿百态,无奇不有,要想将动物造型纳入美术学院的基础教学体系中来,教师首先就要从形态各异的动物造型中梳理并总结出便于教学实践的共性结构及造型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现场的依据上述典型规律在立体的泥塑或者三维数字模型之上对学生进行的示范教学就可以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良好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示范教学法在动物模型课程中的运用
(一)动物模型课程的示范教学路径
1.对比学习,触类旁通。作为除了人物之外最重要的艺术课题,谈起动物和动物结构,在喜爱熟悉的同时学生会感到生疏和无从下手,那么如何能在传统的以人物为主的美术基础教学体系上完成对动物结构的了解和掌握呢?从生物进化学的角度探究,由于行走方式及其他生活习性的相近性,我们不难发现人物和动物特别是人类的近亲陆生哺乳类动物在身体构造上具有许多相近的结构。以学生熟悉的人体结构知识为依托,从解剖结构以及形体结构两方面将二者的结构进行比较,在对比的学习过程中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动物的基础结构知识。
2.抓住共性规律,举一反三。动物世界,千姿百态,无奇不有,要想将庞杂的动物造型纳入美术学院的基础教学体系中来,教师首先就要从形态各异的动物造型中梳理并总结出便于教学实践的共性结构,化繁为简,教授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动物造型中掌握共性规律,触类旁通,从而构建动物模型学习的基本路径。
(二)动物模型示范教学方式
1.以泥塑为教学示范形式构建动物模型教学示范的基础。毋庸置疑,泥塑课程是所有立体造型课程的基础,泥塑教学示范自然就是动物模型示范教学的基本形式和基础。按照触类旁通,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首先,基于人与动物高度关联性和类似度,开设艺用人体与动物解剖结构比较教学示范课程---人体与动物结构比较示范课程,从人物与动物艺用结构的对应性入手,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解剖结构与具有代表性的动物结构一一对比塑造,进行实物模型制作流程演示,在动态的立体塑造模型演示对比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触类旁通,能在原有的人物结构知识基础上深入了解和初步掌握动物的结构知识。
选取在造型学习上具有典型代表性动物种类(选取在造型教学上具有提纲挈领和典型特点的动物)进行泥塑示范教学,分别开设《食草动物模型-牛》、《食肉动物模型-狮子》、《食草与食肉动物动物结构比较》等示范课程,旨在通过类似课程的开设,教授学生以点带面,提纲挈领的掌握动物模型塑造的一般规律和共性知识,从而掌握常见典型动物的基本塑造方法和技巧。
动物的表皮质感千姿百态,有毛类、无毛类、粗糙型、细腻型等等,为了逼真和生动的表现出对象的形象特点,动物模型塑造教学对学生细节表现能力要求很高,种类繁多动物的皮肤质感及毛发的立体表现的泥塑塑造尤其有赖于教师直观高效对毛发和质感的泥塑处理技巧和方法进行示范。
2.基于三维数字模型的交互式教学示范。通过多种数字技术方式的组合和优化,以maya、3dmax为基本技术平台,辅以多种其它技术方式,如madbox\zbrush等,尤其是融合photoshop等二维技术,使二、三维技术彼此支撑、互为借助,实现数字多技术混成,开发动物解剖及形体结构的数字化交互式教学示范模型库,选取陆生哺乳类食草及食肉动物进行三维数字结构模型建构,从艺用解剖的的实用角度选取对模型造型影响较大的骨骼及肌肉进行建模,最终建构出可以自行组合拆解的数字化虚拟动物结构模型库。该示范模型库能够将传统的灌输式方法改变为“边做边学”的自主性学习,学生在虚拟空间的数字化交互式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将动物解剖学、立体造型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一些知识和实践操作巧妙的结合起来按照结构规律地将相关动物的骨骼肌肉结构组合和拆解的互动练习,使学生“听、看、做”结合起来,直观立体地掌握动物结构知识和规律,从而开辟虚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示范教学法教法的应用
1.集中示范和个别示范的结合。动物模型课程的集中教学示范主要针对动物基本塑造规律的塑造演示,个别示范则适合针对学生在皮肤毛发肌理、动物角牙等局部问题的教学。
2.示范教学授课方式的多样化。利用慕课、微课等网络在线教学形式充实和丰富传统课堂的示范教学的授课方式,提高示范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以慕课、微课为代表的在线资源建设示范课程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利用翻转课堂将《艺用人体与动物解剖结构比较》等课程前置,调动学生对动物结构造型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课堂示范教学蓄力。
结语:动物模型作为一门知识性、实践性和技巧性要求较高的课程,教师亲力亲为的教学示范是保证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因此,示范教学的手段、方法以及系统性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纵向横向对比比较、总结归纳共性规律、创新示范教學方式以及虚拟数字化交互模型库的引入都是较为行之有效的动物模型示范教学的方法总结。
作者简介:
张伟鹏( 1979- ),男,河南人,四川美术学院, 研究方向:动漫衍生产品与理论研究。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传统技艺融合数字技术的人体与动物立体造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7SKG13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