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语汉字词源于汉语,对中国学生习得韩语词汇有非常明显的正迁移作用,但因有些韩语汉字词在运用上和汉语词存在许多差异,因此也存在负迁移影响。本文主要列举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使用韩语汉字词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分析了母语对韩语汉字词习得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几项教学策略。
关键词:韩语汉字词;母语迁移现象;教学策略
中韩两国同处东亚文化圈,交流频繁,文化和习俗上有很多相似性,语言关系极为密切,韩国语中许多词汇来源于古代汉语。1443年颁布《训民正音》以前,韩国使用汉字,现代韩国语中仍保留着大量的汉字词。据统计,韩国所有的韩国语词典中收集的汉字词都在总词汇量的50%以上,可见汉字词在韩国语词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汉字词掌握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韩语水平的提高。
一、韩语汉字词常见使用错误及母语迁移
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对固有词和外来词来说,虽然受母语正迁移影响,学生记忆韩语汉字词更容易,但在具体运用中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经总结,最主要的错误有词义误用、中式韩语和自创单词、词性偏误、搭配不当等。
(一)词义误用
词义误用是学生使用韩语汉字词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错误,主要出现在同形异义词中。其原因是韩语汉字词和汉语词的意义不完全一致,学生如未掌握这一知识点,在运用中就很容易发生错误。如:将“爱人”误译成“??(爱人)”。又如: 将“??”误译成“火车”。韩语汉字词“??”对应的汉字标记是“汽车”,但实际意思是“火车”,学生在使用时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容易出现词义误用。
在学习韩语同形词时,受母语正迁移的影响,学生在理解和记忆单词时相对容易。但部分韩语汉字词和汉语词的意思并非完全一致,尤其是词义发生变化的词,即同形异义词,造成了学生词义的误用,这是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这类词的词义作对比,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减少负迁移影响。
(二)中式韩语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翻译句子时,经常出现中式韩语现象。如:将“黑板”误译成“??”,这个词虽然是“黑板”的意思,但韩语中不常用这一说法。学生之所以会误用,是因为“??”所对应的汉语标记是“黑板”,母语负迁移造成了中式韩语的出现。又如:将“散步”误译成“??”。“??”虽然是“散步”的意思,但韩语中也不常用。学生之所以会误用,是因为“??”所对应的汉语标记是“散步”,母语负迁移造成了中式韩语的出现。因为韩语汉字词和汉语的发音相似,学生在选择词汇的时候,更倾向于使用汉字词,而非固有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减少中式韩语的出现。
(三) 自创单词
自创单词也是学生在学习韩语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如:将“矿泉水”翻译成 “ ???”。之所以会这么翻译,是因為“ ???”对应的汉语标记是“矿泉水”,而实际韩语中并没有这个词汇,这是母语过度迁移造成的偏误。又如:学生根据汉语知识,受母语影响,将后山翻译成与汉语标记“后山”相对应的单词 “??”,而韩语中并没有这个词汇,“后山”对应的韩语应该是“??”。 类似这种的单词还有很多,对于此类错误,应该让学生培养查字典的习惯,对没学过的汉字词应该先查字典确认该词是否存在,而不是凭空创造。
二、韩语汉字词的教学策略
根据上述分析,学生在学习韩语汉字词时,发生偏误主要是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影响。针对中国学生学习韩语汉字词时出现的这些错误,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中,使用对比教学法;课后要求学生使用词汇改错本进行巩固练习;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可通过雨课堂等软件进行作业检查。
(一)对比分析法
在讲授韩语汉字词时,运用对比教学法,指出汉字词所对应的汉字,使学生掌握两个词的异同,从而减少母语的负迁移,更准确地使用汉字词。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对于韩语同形同义词和异形同义词,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其对应的汉字。同时,为了避免词性误用,教师还应对动词形容词进行特殊的解释。(2)针对同形异义词,教师应将授课的重点放在意义的对比分析上。
(二)错误分析法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教师在讲授韩语汉字词的过程中,可以布置相关的翻译题、造句题以及作文题。教师修改完学生的作业之后,要求学生使用改错本对出错的韩语汉字词进行标注,以避免以后出现同样的错误。学生在整理犯错知识点的过程中,可逐渐摆脱母语负迁移影响,进而更准确地使用韩国语。
(三)作文练习
除了运用对比分析教学法和改错本以外,还可以通过写作文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使用韩语词汇。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首先,教师依据学生的韩语水平挑选主题,让学生写一篇文章。然后教师进行修改,修改过程中重点标注词汇使用的错误,如词义误用、词性偏误、自创汉字词、中式韩语等。标注完成后,要求学生自行查字典进行修改。教师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出错的词汇进行重点讲解,并要求学生整理到错题集上。最后,下一堂课上点名提问学生出错的单词,并要求学生对出错的单词进行详细的解释。
三、结论
汉语对同形同义词主要起正迁移作用,在教学当中应尽可能地发挥这一作用,提示对应的汉字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应注意词性的不同,避免词性偏误。对同形异义词进行讲授时,应巧妙运用对比分析法,将韩语汉字词与相应的汉语词作比较,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此外,学生使用汉字词时出现的错误主要有词义的误用、中式韩语和自创单词。其原因主要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本文针对韩语汉字词教学,提出了三大策略。本研究只是初步探讨了母语迁移对韩语汉字词学习的影响以及教学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对学生学习韩语汉字词以及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钟梅玉,母语迁移对韩语汉字词学习的影响及相关教学策略研究,2017.5
[2]陈璐,韩语汉字词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2016.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