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小学语文也在“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下,逐渐衍生出新的授课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分析说明了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背景与创新意义,试图探讨该模式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目前,互联网技术并广泛用于教学,课堂改革也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发展模式和方向,需要教师深入探讨其创新策略,从而打造更高效的语文课堂。
1.“互联网+”教学背景
当前,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逐渐融入各行各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工作带来便利。其中,教育事业借力“互联网+”,得到很大的改变。小学语文属于基础课程,其改革过程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在应用这一高新技术时,应当把握其中创新元素与课本的结合力度,以最适合小学生群体的教育方式呈现。
而“互联网+”是指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也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该创新技术能够打破传统教育形式的桎梏,打造互联互通的大平台,为教育事业提供良好辅助,如丰厚教学资源、新颖教学方式以及专业教学建议等。这种主打融合的教学新发展方向能够更好地支撑小学语文教学,满足其对活泼课堂与深度课堂的需求。正是在“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2.打造创新“互联网+”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作为基础课程,小学语文要求梳理夯实学生基础、提高语文能力并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而将小学语文课堂同互联网结合起来,正是有利于实现这些目标。
首先,“互联网+”语文课堂能够以丰富的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深度。以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为例,教师在教授“日”,“月”等象形字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向小学生展示更多的象形字,或每一个象形字的演变动态过程,使学生既了解到课本内容,又能学习延申知识。这样的语文课堂既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又能在学生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使其乐于接受新的语文知识。第二,提高语文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但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好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培养能力。“互联网+”语文课堂的另一大优势便在于灵活的授课时间,学生课后依然可以随时上网观看课程,合理安排预习与复习。
3.课堂创新策略
有了新技术支持,语文课堂能够更加生动,而教师需要时刻把握创新課堂的策略,在正确方向引导下推动小学语文课堂建设。
3.1甄选教学资源
充实有效的内容是课堂的灵魂。借助“互联网+”,教师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文件等,但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所获得的内容进行筛选,保留适合班级学生需求的资源加以利用。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趵突泉》教学为例,网络能够提供多个版本的课程设计,包括图片演示、生字词教学、语言特色分析等不同版本。教师可以根据当前教学进度进行选择,同时突出课堂创新性。如当前教学进度为第一次课,则教师可以借鉴图片介绍教学法,通过向学生展示趵突泉四季不同的照片,给学生进行印象教育;若当前为课程分析,教师则可以采用重点为语句赏析的课件。如《趵突泉》的语言特色集中表现为生动想象,清新自然,以“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为例,该句中“冒”字三连足以体现原文的文字力量,而某一版本的课件对该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排版到解说突出该句,则教师可以借鉴该课件,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走进老舍。
3.2调整课堂安排
传统语文课堂以老师为主导,这是出于对学生学习状况和能力的考虑,而如今借助互联网所产生的全新课堂模式则很好地修正这一问题,即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能够开展一定程度的自我学习并进行学习展示。学生可以提前收集课程相关信息,做好预习工作,并准备好学习疑问,在课堂上向老师求助。如此一来,教学效率将得到提高。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为教学案例,该课文的文体为文言文,初学具有一定理解困难。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行思考,提高其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提前布置相关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备课,分享自己学习文言文的技巧。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两小儿辩日》中的文言字词并非难事,如“盘盂”一词。通过查阅资料,学生很快便能理解其意义,并习得正确发音。熟读课文能够令课程开展事半功倍,教师不必花费多余的时间在教习字词上。另外,学生在预习后能够提出相关问题,如“孔子不能决也”一句中“也”的作用。
“互联网+”支持下,小学语文课堂能够呈现全新的教学答疑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是值得推广的。同时,学生在该模式中能够锻炼自己的信息整理能力,提高自学效率。
3.3 加强师生交流
“互联网+”语文课堂并非让网络代替教师,相反,教师更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为课堂增加互动氛围和人文情怀。有效的师生交流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情感发展,更加深入语文这一感性课程。比起以互联网为师,更应当将其放在工具的位置上,即借助互联网平台,促进师生互动。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为例,该课题为“小小推销员”,旨在通过情景交际锻炼学生的对话能力。比起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对话,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更具有教学意义。教师可以借助直播平台收看学生周末进行口语社会实践的进程,并给予实时指导。通过观察学生敬语的使用及对产品的介绍等,判断学生的日常交际用语的掌握程度。
另外,网络平台如QQ等也能够为学生课后提问提供机会,教师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发布、批改作业等,提高办公效率,为学生减负。
结束语:
由此可见,“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能够展现出全新模式。教师能够借助该模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师生互动交际,同时借助合理恰当的教学资源向学生提供有内容有水平的新型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兴玲.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31-32.
[2]图雅.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势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132-133.
[3]丁慧.“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