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培育策略
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准(2019年版)》,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如何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呢?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理性精神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而法治意识就是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自内心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而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态度和行动,直接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教育更加突出情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以我国国情为基础,那么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来建设。根据前文描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相较于课本知识的教育更加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务”。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一不可。所以核心素养教育是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如何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
1.借助时事政治,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
政治认同,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理解、认同、支持、拥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基本大政方针,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观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成为国家的建设者。例如,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学中,分析2019香港动乱,分析中西方教育对比让学生明白中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别,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和强化学生的政治思维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指引学生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之中,促使学生更好培养政治认同感。
2.借助辨论比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教师可以借助辨论比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让学生在维护或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比如,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辨论比赛: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老人碰瓷事件频发,一些人认为不应该扶老人,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扶老人?应该怎样扶老人?运用生活中人们争议的话题,提出问题。然后,从正反两面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辩论,并对学生提出问题,比如,所坚持的观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辩论,学生基本上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即要扶老人,还提出了很多策略,比如拍视频、找路人作证、报警等。通过一系列辩证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3.借助真实案例,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就是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真实案例,从而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例如在讲《征税和纳税》可以出示案例:王四在某电子商城购买了一款价值2000元的手机,交钱后他向店主索要发票,却得知这家店没有发票这一案例教师可以将案例讲述与分析的机会转交给学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的类似案例,分析店主与王四在行为上的对错与否,帮助学生形成依法纳税的意识与态度。最后,教师才对依法纳税的必要性、重要性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到这一行为是对自身合法权益、市场秩序、我国税法的维护,带动学生主动成为合法的公民,也培养了学生法治意识,增强了法治观念。
4.借助生活案例,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
公共参与意识,是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意识,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公民要正确处理权力和义务关系,有责任意识,敢于担当,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培养公共参与意识。例如,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案例,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并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村干部是如何选举的?我们应当怎样行使自身的选举权?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民主选举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民主选举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树立公共参与意识和法律意识。总之,培养高中生政治核心素养,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既重知识又重教育”的原则,积极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培养正确价值观念,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教学之中,需要在明确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学生。在核心素养教学之中我们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创设合适的教育环境、利用时事提升学生政治认同以及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我们要紧抓这四个关键节点,在政治教学中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具体实践,把知识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浸润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民参与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罗华莲.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7):97-99.
[2]赵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核心素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12):44-45.
[3]甄珍《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24期
[4]康跃进.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黑河教育,2019(03):26-27.
[5]袁耿.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落实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58-59.
[6]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2019.9.21.
作者简介:
梁宁,(1980-04-),女,汉族,籍贯: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庆县孔子学校政治教师。
(本文系广东肇庆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项目2018年度课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ZQJYKYKT37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