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学校引导,发挥家庭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8230
付金存

  摘要:在新時期的新课堂教学发展过程中,发挥家庭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时代精神文明的体现,对凝聚和巩固社会人心力量有着尤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学校积极引导,并且发挥家庭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的引导示范作用。通过学校引导和家庭教育双方的共同努力,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他们内心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并引导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本文则主要通过学校引导和家庭教育两方面的结合来进行相关的阐述,具体论述两者合力应该如何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期的践行。

  关键词:学校引导;家庭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

  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具体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渗透,让学校在这个过程中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更加突出。同时,家庭教育作为我国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它日益被人们看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学校引导和家庭教育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们的积极引领作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则需要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来着力推进,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其含义进行相关的解说。学校引导,家庭教育,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期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阐述,以下便是相关论述的观点

  一、学校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知

  学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功能,充分展示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尤其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融合与渗透也日益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因此,学校要积极推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学习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来。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优秀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极鼓励这些学生们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去努力学习,并为之付诸行动的一种优秀的精神文化,值得每一个人去细细品味。

  二、家长要努力做好相关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和理念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家长要积极做好相关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父母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把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传给孩子,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认知,让他们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家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少不了父母的悉心照顾和教育引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更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家庭生活中要使自己的言行一致,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理念。父母的交往方式、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以及家庭观念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家长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来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努力做好孩子的榜样。在日常的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长要努力处理好家庭关系,尊老爱幼,相互理解,陪伴孩子,积极鼓励和引导孩子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付诸实践。

  三、积极推进家校合作沟通机制的建立,促进老师、学生和家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学校引导和家庭教育合力推进,要积极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沟通机制,在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架构起一座合作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老师要把学生在学校里的一切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等和家长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便家长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情况,而且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学校范围内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老师要极力做好教育和引导的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标准理念来约束和监督学生。因此,老师可以利用每次的班会或家长会等形式让学生家长和学生一起来深入学习并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及时做好相关的沟通教育。对于学校和家长而言,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主要基于学生个人层面,但同时也可以将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进行合力推进,让学生、家长和老师能够深入的学习并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内涵。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陶冶孩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对于学生家长而言,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大多数孩子的成长都来自于相关特定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针对本文所说的学生而言,社会环境中主要以学校环境为主,家庭环境则以父母为主体,两者环境的营造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家庭氛围的营造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能够更好的去陶冶和培养孩子们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能够在具体浓厚的教育环境的熏陶下去真正的认知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次内涵。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扩散到生活中的每一处,充分发挥环境对人所起到的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去陶冶孩子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综上所述,学校引导和家庭教育是合力推进的,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试验场:家风家教[J].道德与文明.2015(2).

  [2].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N].人民日报,2016-12-13(1).

  [3].彭舸珺,张秀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风家教的内在契合性探究[J].宁夏党校学报.2017,(5).

  注:本论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立项号:GS [2018 ]GHB143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