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真实的孟获也就被艺术的孟获掩盖了。
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孟获的生平事迹却淹没于历代正史,散落于乡俚民间。
历史上的孟获,三国时彝族首领,建宁(今云南曲靖)人,生卒年代不详。《三国志》本传以及后朝的官定正史中均未记述孟获其人,他的相关事迹仅在《汉晋春秋》和《襄阳记》等书中有零星记载。《三国演义》小说中“七擒孟获”是艺术家对有关历史添油加醋的虚构。历史上的孟获为南中豪强,深受当地人所信服,他本来臣服刘璋;刘备入蜀之后,南中孟获也因此臣服刘备,成为蜀汉的一部分。刘备白帝城殡天,居住在蜀汉西南边境的少数民族上层发动叛乱;越嶲(今四川西昌东)叟帅高定元杀郡将举兵称王;牂牁太守朱褒据郡不受调遣。益州郡大姓雍闿杀太守正昂,蜀汉政府另派太守,又为雍闿执送东吴。孟获追随雍闿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分三路征南中(蜀汉以巴蜀为根据地,其地在巴蜀之南,故名)。诸葛亮南征的三路大军中,西路军由诸葛亮自己率领攻击越嶲的高定,之后进击益州郡。东路军由门下督马忠率领,其战役目标为直取最东面的牂牁郡朱褒。而李恢率领的中路作为奇兵,由平夷县翻山越岭、长途奔袭迂回到益州郡,以期实现与诸葛亮大军的胜利会师,对雍闿叛军形成最后的战略合围。李恢大军长途奔袭之时,南中内部混乱,高定元部下杀雍闿,孟获代立为首领,成为最大的反叛力量。真实孟获并不是《三国演义》“七擒孟获”中所形容的那样的有勇无谋之辈,正好相反,他孔武有力、骁勇善战,而且性格豪爽,为人仗义,雄才大略,在军事上御下有方。他以南中三郡的云南、永昌和建宁为依托,广揽部落才俊,积蓄力量,时刻等待着崛起的时机。李恢攻入益州郡一带之后,原本要发生在李恢和雍闿之间的战斗,变成了李恢和孟获的遭遇战。李恢孤军深入,与孟获叛军接战后互有胜负,不得已据守孤城昆明。孟获乘机占据地利把昆明包围得铁桶一般。李恢的兵力不及孟获军马的三分之一,又没有诸葛亮大军的消息,形势十分危急。幸而李恢作为蜀汉的一代名将,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利用欺骗手段派亲信赴孟获大营麻痹孟获,说:“官军的粮食吃完了,打算撤退。我和我们中间有些人本来就是南方人,过去久离家乡,如今得到机会回来,不想再返回北方,想与你共同谋划大事,坦诚相告,只是望你们暂缓攻城,容我做些准备。”孟获相信了他的话,所以放松了守备。李恢于是乘机出击,才一举击溃孟获军的包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昆明保卫战”。斯战后,孟获则邀集各少数民族部落头人,重新厉兵秣马,准备与诸葛亮的蜀汉大军决战。
也正因为诸葛亮与李恢、马忠合兵之后反复权衡,觉得孟获在当地夷、汉人中威望都很高,于是才毅然决然对孟获采取“攻心为上”之策,定计将其生俘,并纵归使其再战。“七纵七擒”,乃后人杜撰。但孟获感于诸葛亮不杀的大恩大德,兵败师疲之后,乃心悦诚服,死心塌地归降蜀汉,当是历史事实。当年秋,南中四郡(越嶲、益州、永昌、牂牁)悉平。诸葛亮大量起用当地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把夷人渠帅移置成都为官,并任命孟获为御史中丞的高官。其后便将南中的牛马特产充实蜀国军资,全力以赴,准备北伐。自此近四十年,南方各郡,百姓安居乐业,生产恢复,赋税丰余,成为蜀汉的战略大后方。
桀骜不驯的孟获,担任蜀汉高官之后,对蜀汉幼帝和诸葛先生真诚拜服,五体投地。故而终诸葛亮之世,直到蜀后主刘禅降魏,他居官一生,均兢兢业业,造福乡梓,有大功于南方彝族与其他各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相互之间的大融合。诸葛亮病重,临终时特地召来孟获,当面嘱咐他说:“我虽死了,幼主阿斗仍在,你每年今日至少去看望他一次。”这天正是立夏时节,孟获是个直性爽快人,一经答应,就要做到,从此,每年立夏日都要往成都拜见蜀主刘禅。数年后蜀汉后主阿斗降魏;再后,晋武帝司马炎把阿斗掳到洛阳,孟获不忘诸葛亮所嘱,每年立夏日仍然带了亲兵护卫前往洛阳看望阿斗。此人粗中有细,唯恐阿斗被亏待,每次都要亲自用大秤称量阿斗体重,一再告诉晋武帝,如有丝毫差池,他是决不答应的。武帝见他如此认真,便想出一个主意,知道阿斗喜食粘甜,每届立夏,便命人早早煮了豌豆糯米饭给他吃,此时新豌豆上市,又甜又香,做成饭糯香可口,阿斗至少要吃两大碗,等孟获到来称人,都比上年重了几斤。而从此,立夏煮食豌豆糯米饭和称人便在民间传开,相沿成俗。
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孟获的英名永远鲜活在川、黔、滇等南方诸省汉、彝族的父老乡亲心中。孟获的籍贯和家世,多与南中大姓有关。现在云南昭通第三中学内著名汉代“孟孝琚碑”是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昭通县县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该碑记载汉代孟姓在历史上是南中的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除此而外,有关孟获祭祀的历史非常久远。据目前发现的实物资料,最早是唐代和宋代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西南诸省或建祠庙,或附祀土主庙以祠孟获者多处。仅西昌县石柱子土主庙、青龙寺、五显庙均设像祭祀。民间所供五显埴神,其画轴左侧第三层排列中有一孟获像,俗称“扫坛蛮王”。坐落在大渡河畔的石棉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四周群山环抱,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又被称为天然氧吧。这里民族风情浓厚,有着藏彝走廊之称。目前石棉县将打造另一旅游胜地——“孟获城”。据传,“孟获城”是三国时期孟获被诸葛亮释放后,率领残余军队一路北上,来到一个叫李特子(今石棉县栗子坪乡孟获村境内)的地方,孟获观察此地形,发现山势险要,森林茂密,易于隐蔽,易守难攻,是个绝佳的用兵之地,于是决定在此地驻扎,修筑工事,安营扎寨,孟获城由此得名。
拖乌山位于石棉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之间,以山顶为界,连接两县的是108国道线和正在兴修的雅西高速公路。半山腰上,居住着孟获村120户村民。对面十公里外的山下,正是孟获村村民们在2006年前居住的地方——孟获城。冬日的孟获城也不失它的美丽,村民们关牲口的篱笆小房“披金挂银”,牛羊在雪景中散步……这里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孟获城里有关于诸葛亮和孟获的传说。“打开孟获城,世上无穷人”。村民们无限敬仰英雄,都知道孟获城城垣下埋着无尽的宝藏和令人遐思的历史遗迹。“孟获城”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民族风情浓郁的彝家院落,保护完整的原始森林。四川省雷波县境内,至今也仍然留存着多处三国时期彝族首领孟获与诸葛亮从交战到讲和的遺迹,流传着汉彝英雄儿女大智大勇的故事,见证了汉彝多民族之间从冤家械斗到携手共进的沧桑巨变。雷波县马湘海龙寺庙里的孟获殿是汉族群众为孟获修建的庙宇,在全国独一无二,是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雷波县政府在旅游开发中注重强化文化含金量,大打孟获牌,以弘扬彝族悠久的传统文化,造福当地百姓。
若孟获英魂有知,看今日川、黔、滇西南诸省父老乡亲对他的追念,必定含笑九泉。
摘自《文史天地》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