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恰似水之于巧克力》两位女主角形象对比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6593
罗明慧

  摘要:如今,墨西哥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墨文化频频发生碰撞。《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民间著作之一。而《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是拉丁美洲近现代魔幻现实主义著作。两个故事虽然诞生的时代不同,但却都是在父权社会的大背景下。两位女主人公在悲惨的遭遇、个人命运、最终的结局有着共同点。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出发探讨两位女性的共同点。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恰似水之于巧克力》; 共同点

  一、时代背景

  《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唐初诞生的作品,那个时候正是武则天获得最高统治权,女性地位大幅提升的时期。世人开始反思礼教对女性的迫害,但由于世人阶级的局限性,他們不会也不可能去做出危机阶级利益的事。他们可以有限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却不会触及父权社会下男性的绝对优势和地位。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是墨西哥革命大背景下的产物。人民刚刚觉醒独立解放意识,忙于国家改革,而忽略了女性的解放。她们仍然收到不平等的对待以及压迫。

  二、两位女主角的共同点

  两位主人公出生在父权制时代。这意味着在自己的婚姻方面她们没有选择权,只能无条件服从父母的决定。尽管如此她们也只能做出一些微乎其微的抗争,例如伤害自己。英台和蒂塔都曾通过绝食来表示不满。在英台得知她的父母将她许配给马文才后,非常生气,在与父亲争吵无果,她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不吃不喝。至于蒂塔,她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来捍卫自己的发言权。蒂塔表示自己不会再听从埃琳娜的决定,却被埃琳娜毒打。于是她爬上了阁楼一天一夜都没有再下来。其实根据戈麦斯的观点绝食和自杀是有区别的。自杀是自愿决定剥夺生命的一种行为通常以死亡为目的。另一方面,虽然绝食也是一种自愿行为,但结果却不是人们想要的。实际上,他真正的目的是他的压迫者改变他所质疑的决定。但是,如果决定没有改变,绝食就可能发展为自杀。蒂塔和英台将自己的生死交到父母手中,让封建礼教的执行者们选择救或不救她们,但从结果看来这些人是冷血的,他们只遵循铁的准则,却不肯以一颗柔软的心去尊重和维护自己子女的自由和幸福。

  在父权制时代女人生活在男人的权威下和监督下,并必须符合男人的社会价值观。那些不愿屈服于男性控制,为自己的身份和要求独立而奋斗的妇女被认定为“疯子”。英台要求归还收到的嫁妆,而她的父亲却斥责她:“她疯了。”蒂塔批评埃琳娜时也被贴上了病人标签。她不愿再听从埃琳娜无情的命令并表示不会再做,但是,埃琳娜毫不客气地说道:“好吧,既然她疯了,就带她去疯人院。我们不会留着一个疯子。”封建伦理的执行者有责任立即平息任何反抗的爆发,以维护其立场。只要持不同意见的人出现,他们就可以进行更正,无论是以和平还是暴力手段。尽管父母有错,但封建伦理只保护其捍卫者,无视善恶。 结果,女儿们的思想受到控制,行为受到限制,自然欲被破坏,因此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一次又一次,她们错误的自我认知使他们走上了悲剧的道路。

  她们还受到空间上的压制。例如:学校,祝英台理应不被允许去上学,而应该呆在自己的闺房,就像蒂塔很少有机会离开厨房,摆脱家务一样。公共场所是阳刚的世界。妇女只能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进入,她们遵守潜在的原则。这项无声的统治将妇女置于父权制文化压迫下,将社会空间边缘的地方确定为她们的最终目的地。

  三、食谱与诗——她们重要的感情载体

  在不得不抑制内心情感的情况下,她们发明了更多富有创造力的方法来传递自己的感情,两位女主角分别都有寄托思念和情感的载体那就是食谱与诗。这两样东西不仅仅是她们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的武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窗口,对自由爱情的追求的讴歌。

  祝英台其中一首诗如下:

  吾宜速归宿,乃尔连理枝 。

  红室双烛照,妆家伴随之。

  诗的大意为我要快点找个好归宿,和你共携连理。在的洞房花烛夜,红红的新房两根蜡烛相映照,嫁妆也随我而来。运用连理枝来比喻夫妻恩爱。她用藏头、藏尾诗的方式,含蓄地表达出对梁山伯表明自己是女儿身,并传达了自己对他深深的爱意。藏头:吾乃红妆,藏尾:宿枝照之(照之是梁山伯的字,意为要嫁给梁山伯)。

  蒂塔则是透过记录食谱记录了她一路以来的感情。玫瑰花瓣鹌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蒂塔在制作这道菜时,对鹌鹑产生了同情,她认为自己就像待宰的鹌鹑,被剥夺爱情的欲望,就等于让她死去。这时她就开始反思埃琳娜对她残忍的待遇,促使她萌生反抗的念头。对蒂塔来说,烹饪艺术已成为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忙碌时,她可以忘记痛苦的事情,她为自己爱的人准备饭菜感到愉悦。菜肴是她和佩德罗之间交流的通信代码,并为她的生活增添了色彩。除此之外,她总是在做饭时反思自己的生活,这促使她即使生活在父权制环境中也有勇气建立自己的独立性格并实现自我觉醒。

  四、魔幻的结局:在读者心中树立她们永恒的形象

  两个作者都给了他们的故事一个魔幻的结局,蒂塔吞下火柴燃烧起来,英台和山伯化为蝴蝶。如果这两个故事仅仅以悲剧结尾,那么就是为封建社会服务,并告诉抗议者他们的绝望结局,但以如此魔幻的方式结尾会起到鼓励后人继续奋斗的作用,并且还给了读者一个慰藉,更是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一个顽强抗争直到最后的女性形象。告诉每个女性都应该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这样的结局中看出中国人和墨西哥人的生死观。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俗称“轮回”的说法,即在所有生物死亡后,它们的灵魂会找到新的载体(人类或其他生物)来形成新的生命。在中国认为蝴蝶是一个美好的象征,是春天的使者。变身蝴蝶意味着重生,即使英台为爱付出了生命,但作为交换,她变成了蝴蝶,并永远与梁山伯在一起。

  而根据墨西哥人的说法,存在两种死亡类型:一种是肉体死亡,另一种是被人遗忘,后一种才是真正的死亡。蒂塔写下了美味的食谱,并帮助她的侄女摆脱了家庭规则和残酷的命运,蒂塔的故事将被传承并受到赞扬,它永远存在于她的支持者的记忆中。只要她的食谱存在,她的故事就将永远被铭记在心,让她能够继续斗争。也就是说,死亡不是英台和蒂塔的最终归宿。由于这种信念,人们才敢于坚持战斗而不必畏惧死亡。

  参考文献:

  [1]韩秋红,浅析《梁祝》中祝英台的形象[M],文学教育,2013。

  [2]张恨水,梁山伯与祝英台[I],长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