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小校长16岁

时间:2023/11/9 作者: 幸福·悦读 热度: 15468
卡尔梅洛·卡路索

  她曾因缺课太多差点被退学,“可是那时我其实在麻省理工学习……”确认了自己对机器人技术非比寻常的热忱后,她决定向其他孩子传道授业。就这样,年轻的瓦雷利亚·卡尼那在父母的帮助下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学院。

  今年16岁的瓦雷利亚·卡尼那从11岁开始造机器人,现在亚历山德里亚市的圣米凯利镇上开创了教育应用机器人技术学校。

  在亚历山德里亚市的圣米凯利镇,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脱了鞋,走进课堂。16岁的瓦雷利亚是任课老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倒在软绵绵的抱枕间,或者在多彩的地毯上打滚,看看You Tube上的相关视频,甚至可以直接进行仿制。瓦雷利亚解释道:“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没错,但直接借鉴别人成功的范例不是更好吗?”你也是这么学习的吗?“我也这么学过。它有什么坏处呢?最错的想法是网络上只有不好的东西。于是,大人自以为是地要保护我们,导致孩子在数字时代的学习过程中频频受到禁令的限制。这当然有对的地方,但也不完全正确。因为所有人都在立规矩,以至于我们错过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我们心悦诚服,决定在屋里坐下。这里不像普通的教室,人的心情似乎也好些。没有椅子、书桌,说教起来也有更多人听吧?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和艺术家布鲁诺·穆纳里也印证过这一点:“除非席地而坐,否则没人能进入孩子的世界。”在这儿,人们似乎更具想象力。学校里有个叫“特宝”的吉祥物,它是瓦雷利亚赢得的一个奖品,是一个布做的机器人,但腿是歪的。“因为腿的问题,我拿到它的时候不禁感到失望,后来我反思,即便再小的东西也要做到精致——比如这个机器人的腿也必须是对称的。”

  墙上贴着火箭和星星,似乎宣告这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什么都可以创造”,最不能说的话是“我做不到”。教室是瓦雷利亚在父亲的帮助下从家中辟出的一块地方。爸爸鲁贝托是冰箱设备的小企业家,喜欢去遥远的国度旅行。旅伴则是睿智爱笑的妻子莉莲娜——夫妻俩在学校认识,克服了许多困难,后来还成为了工作伙伴。莉莲娜倒经常能运用上“信息学”,“我得跟您透露,咱这也是几年前才有的无线网。网络从亚历山德里亚市中心延伸至此算是创造了历史,虽然每次雷暴雨都可能造成断网。”莉莲娜说。

  就靠家中时有时无的网络,时年11岁的瓦雷利亚利用Arduino开源硬件成功组装了自己的第一个机器人。Arduino是伊夫雷亚市奥利威蒂公司发明的电子芯片,只有信用卡大小,但所有信息工程师都会使用到。“我是跟著英文的教学视频组装的,那时我甚至都听不懂外语。”那你是怎么做到的呢?“看字幕,看图像,有时候借助翻译软件。我花了10天时间,前面几天出了错,4天后我才明白过来。如果需要,我可以展示一下。稍等几分钟,我得给孩子们安排任务。”

  随后瓦雷利亚回到课堂,给4岁的莎拉和5岁的诺埃米布置了作业,让她们在纸上给圆形网格上色。瓦雷利亚向我们解释道,每个圈对应了罗贝托和丹尼尔制作的模拟器里的一个字母,最终它们会组成一个句子。“我们可以把它发到太空去。”她对孩子们承诺过。看着分别只有9岁和10岁的丹尼尔和罗贝托推算着“二进制”“html”,我和摄影师都有些恍惚。瓦雷利亚又解释说,这些是计算机代码,可以命令机器运动、旋转、发光和交换信息。“代码对工程师而言,就像化学家的元素周期表、作家的键盘。不要感到惊讶,也许有一天代码会替代英语。”

  瓦雷利亚·卡尼那设计了自己的学校,父母依照方案实现了她的想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