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左传》;被动句;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一、 《左传》的被动句
(一)被动句的定义:主语和谓语动词在形式或内容上构成被动关系的句子,即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受事者。
(二)《左传》被动句的特点:
1、在被动句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受事者而非一般情况下的施事者。
2、被动句有两种大的类型。一般类型的被动句的显著特征是句中会有诸如“被”“为”等标志性的介词或助词来表示被动;但存在于《左传》中的还有大量无明显特征的特殊的被动句,只能根据上下文意来被识别,这种特殊的被动句被称为意念被动句。
二、《左传》被动句的举例与说明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式
(1)“庄公十九年·初,王姚嬖于庄王,生子颓”
(2)“襄公二十五年·示陈文子,文子曰:‘夫从风,风陨,妻不可娶也……困于石,往不济也”
《左传》中,介词“于”经常在被动句中出现,其作用通常被看作事引入谓语动词的施事者,在句子里充当介词。如例(1)中,受事者“王姚”+谓语动词“嬖”+介词“于”+施事者“庄王”构成了一个先秦汉语中的被动句;而“于”的作用不仅限于引入施事者,还可以引入处所,构成“于+处所”的被动句。例(2)中的“困于石”就表达了“被困在乱石中”的意义。
2、“为”字式
(1)“定公四年·左司马戌及息而还,败吴师于雍澨,伤。初,司马臣阖庐,故耻为禽焉。谓其臣曰:‘谁能免吾首?”
(2)“襄公十年·栾黡欲伐郑师,荀罃不可,曰:‘…战而不克,为诸侯笑…”
《左传》中,“为”字出现在被动句中的数量不及“于”的出现数量。其形式多为下两种:
①“为+谓语动词”。此式如例(1),“禽”之前都没有施事者,但读者仍然可以从上下文意中理解句意。此形式中,“为”作为动词的辅助者出现,即为助动词。
②“为+受事者+谓语动词”。如例(2),“为”做动词“笑”的介词,与宾语“诸侯”组成介宾短语。此表达形式所体现的被动义较前者更明晰,但有时易生歧义。如襄公三十一年 “必为季氏忧”,此句中的“为”就不是介词,表达的就不是被动意。正是因为此形式在歧义上的生产性强,后来产生于战国、流行于汉魏、在《史记》上频繁出现的“为+施事者+所+谓语动词”的形式就取代了这种“为”字句。
3、“见”字式
“僖公二十年·君子曰:‘随之见伐,不量力也。”
《左传》中,“见+谓语动词”这种古老的被动形式非常少,笔者仅寻一例。
(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僖公二十二年·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2、“宣公十二年·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这种句式与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的明显区别就是不具有语法上的结构特点,表示的被动意义只能通过上下文意来理解。例1中的“公伤股”是“僖公的大腿被打伤”的意思。而在例2中,用的是“可+谓语动词”来表示被动,例2是“船之中的断指多得能被捧起来”的意思,虽然在例2中的“可+动词”表示被动的形式在《左传》中频繁出现,但这不是一种被动句的固定形式标志,因为在“可+谓语动词”这个形式中,“可”大多是被拿来表示“能够”、“可以”的能愿意义,而无法被拿来做介词或助词去表示被动。
(三)小结
《左传》中的被动句,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先秦汉语中被动句的发展历史。在春秋早期的隐公、僖公等时代,表达被动主要依靠无形式标志的意念被动句,同时“于”字形式和“为”字形式等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因其表达能力、语气较强而出现在文献上并逐步在书面上取代了意念被动句。而“为”字形式在日后的战国时代发展为表示被动的“为+所”形式。然而,由于“为”字形式和“于”字形式易引发歧义的原因,表意能力更强的“被”字形式也在战国出现并延续至今。可以看出,古人在文字肇始到文字成熟的这段时间里,表示被动不需要通过专有的形式体制来完成,实词“见”等以其固有的意义就能够达到表被动这一目的。而随着表意需求的增长,古人又拿介词“于”字等在句子中加强结构以表被动,但“于”、“为”等词在语法上是有多种用法的虚词,易于产生歧义,古人就拿“被”字等来专门表达被动。自战国到现代,被动句式的发展史就是“被”字句式的巩固史。
三、与现代汉语的被动句比较
汉语发展到现代,被动句较之以《左传》为代表的先秦时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亦保留了很多共性。
(一)与先秦被动句一样,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也分有无标志。现代汉语被动句对于古汉语被动句最大的共性就在于继承并发展了古汉语中的“被”字句,并在此基础上将“被”字句发展出了多种形式,例如:
1、“受事+被+施事+谓语动词” 教室被我们打扫干净了
2、“受事+被+谓语动词” 车子被偷走了
3、“受事+被+施事+所/给+谓语动词” 他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多样的形式丰富了“被”字类型的被动句,使“被”字句在人们的使用中的表达功能加强。因此,以“被”字句为主的标志形被动句在被动句中的占比极具扩大。
(二)从先秦到现代,被动句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在结构型的被动句中,充当引出施事者和谓语动词的介词和助词的数量减少,从“于”、“为”、“见”等缩减至只剩“被”,而前者只出现于成语或固定句式之中。这说明汉语中的被动式在现代以“被”字式为固定形式。
四、认识
汉语是一种独特于世界上其他语言的孤立语,仅能通过语序和虚词而无法通过字词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义,这一特征使得无论先秦汉语还是现代汉语的被动句都会呈现两种类型:借助语序来表达被动的意念型被动句和借助介词、助词等虚词来表达被动的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发展。为了是汉语能被人们方便得使用,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史就是定型史:字体由别异发展为同一、字音也随着官话和普通话的推广而统一,被动句的古今发展就是如此。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楊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王抒情.以《左传》为例探讨被动句的流变[J].语文学刊,2013(12):13-15.
作者简介:
廖文定,男,1998年2月5日,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绵阳,学士。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