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的故事一直被世人所称道,并传为千古美谈。唐太宗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去世时,唐太宗十分悲伤,流着泪说自己失去了一面宝贵的镜子。然而世事难料,魏徵死后不久,唐太宗就怒砸了魏徵的墓碑,变脸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魏徵,河北人,曾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在审问魏徵时问道:“你为什么为李建成出谋划策,与我作对?”他神情自若地说:“如果太子早听从我的意见的话,就不会有今日之死。”李世民见他说话直爽,颇有胆识,不但没怪罪于他,反而对他委以重任。
有一次,唐太宗准备对关中地区16~18岁的男子实行大规模的征兵。魏徵极力反对,他说:如果把水抽干而捕鱼,今年是能捕到好多鱼,可是到明年就捕不到鱼了。如果把森林烧了抓野兽,那么到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抓了。如果现在连16岁的青年也要征来当兵,那么势必会造成将来劳动力减少,农田荒芜,赋税无源的后果。唐太宗采纳了魏徵的谏言。
还有一次,唐太宗在部分臣子的怂恿下,准备到泰山封禅祭天,以彰显自己的德行。魏徵很直白地劝告唐太宗:“隋末以来,全国战乱频繁,大片土地荒芜,各地受到的严重破坏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如果皇帝去封禅,必然会带大批官吏和卫队,那么一路上将给老百姓造成多大的负担呀!”唐太宗由此想到隋朝灭亡的教训,立即取消了封禅计划。
即使唐太宗在大怒之际,魏徵也敢据理力争,毫不畏惧,所以唐太宗有时也会对他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去秦岭山中打猎,行装都准备好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徵问及此事,唐太宗笑着回答:“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干脆打消了念头。”
唐太宗好玩,有一次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看到魏徵远远地走过来时,就赶紧藏在了怀中。魏徵装着没看见,故意拖延奏事的时间,致使鹞鹰被闷死在唐太宗怀里。
然而,唐太宗对魏徵大胆直言的行为,并非心中未存芥蒂,可以说是既爱又恨。爱的是魏徵大處着眼,为国着想;恨的是魏徵不留情面,常常“犯上”。魏徵死后不久,唐太宗就发现魏徵以往的两大“硬伤”。由于魏徵死前秘密推荐的杜正伦因罪被罢免,侯君集参与谋反被斩首,唐太宗开始怀疑魏徵这位老实人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后来,唐太宗又得知魏徵曾把谏书给记录历史的褚遂良看,更加怀疑魏徵是故意博取清正的名声,心里很不高兴,并下旨解除魏徵长子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竟亲自砸掉了魏徵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却以此为终,令人叹息。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