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假如超人不会飞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5209
诗人臧克家曾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题记

  圣母大学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你会为什么而活着?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思考真正的生命姿态应该是什么样的。17岁的我告诉自己,真正的生命姿态该是后者——有厚度、有灵魂,活出自己的价值。

  岁月静好的背后,总有人在负重前行

  在四川雅砻江县的森林中,一群年轻的消防战士逆行而上,走向灾难面前与火魔死磕,用生命捍卫一方土地,坚守着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职责,奏响了浸染着血与火的英雄之歌。大火毫不留情将三十条鲜活的生命化为乌有。

  风雨兼程中,这样的牺牲,实在太多了,这些平凡生活里的英雄,用生命的长城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给予,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坚守责任,什么是生命的厚重。

  《最深的水是泪水》是反映辽宁大连新港油罐区大火扑救过程的纪实文学,鲍尔吉·原野在创作时曾感慨说:“这是最艰难的一次写作。采访中,我的当事人不止一人、不止一次放声大哭,我不敢看他们,低下头,流下的泪水洇湿了采访本。”灾难现场,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执行任务、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生活中,他们是父母的儿子、孩子的爸爸、妻子的丈夫,也有七情六欲、心中挂念。我们为之动容,为之震撼,是因为他们默默地奉献与燃烧,从不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有多么惊天动地,只觉得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以至于忘记生命,冲锋在危险第一线。

  超人不会飞,但他们是英雄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从来都不在于显赫的身世、高贵的血统、超凡的天赋,而在于他们具有优秀的品质、顽强的毅力和超越庸常的情怀。”这种种超凡的品格,并非英雄与生俱来,而是每个在中华文明的熏陶和濡染下成长的炎黄子孙的共同基因。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英雄梦,每个人也都对英雄满怀崇敬。纵观历史,古有将责任与情怀完全融为一体的爱国诗人辛弃疾、屈原,今有竭尽余晖、心唯大我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毋庸置疑,他们的殊勋茂绩丰赡了生命的价值,名垂青史。

  历史长河还有许许多多留不下的名字和无数无名英雄。

  纪录片《冲天》开幕台词介绍了这样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在民族存亡之际,这些勇敢无畏的空军战士担起时代的重担,用鲜血为后世换来一片清澈的蓝天。这些平均年龄仅仅23岁的年轻生命只会变成冰冷的数字,难道他们不能称作英雄吗?

  那些如小草一般平凡,扎根土壤,却依然默默生长,将一生的绿色都奉献给大地的人;那些如蝼蚁般在城市各个角落奔波劳碌,却依然踮起脚尖触碰那束理想的光,咬着牙不放弃的人;那些日复一日做着简单而重复的事情,却依然平心静气,秉承着“工匠精神”追求极致的人。也许他们没有什么丰功伟绩,难道就不能称作英雄吗?

  假如超人不会飞,没有蓝色紧身衣,没有红色斗篷,他便不是英雄吗?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英雄壮举蕴含于平凡的工作之中。把复杂的事情做出条理性,把简单的劳动做出熟练性,把单调的工作做出极致性,用踏踏实实的劳动构筑英雄的阶梯。”社会需要的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真诚的建设者,建设美好的生活,也建设澄澈的灵魂。他们不需要鲜亮的外衣,只是用一颗简单的心装下自己平凡的责任,也装下了大千世界,装下了家国天下。

  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个体,都应该在这永不停歇的人生道路上,去奔跑,去坚守,去给予,去为脚下这片土地倾尽所有,只问初心,只问担当,无问得失,无问西东。

  作为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也承担着新的使命和责任,伟大的在祖国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屹立在祖国的东方,身为华夏子孙我无比自豪,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不过是生在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此时此刻我也在书写,书写一个17岁小男孩的未来,书写我们的青春之歌。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正如那些超人,他们不会飞,但他们是英雄。不忘初心,励志前行,在以后的路途里,我们也要像英雄一样,永保内心的光。

  作品二:另一个家乡/张博原

  有的路本不是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有些地方本不是家乡,住的时间久了,也就成了家乡。出生在齐鲁大地的我,领略过大明湖畔的秀丽,趵突泉喷涌的奇绝,可也许是住的时间太短,我对故乡缺少像父辈那样的归属感,而真正让我当做故乡的,还是那心中的四九城。

  北京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城市。在这里,古朴和现代并存。你可以惊叹于故宫和长城的雄伟壮丽,亦可以领略国贸CBD、王府井的车水马龙。但这些也只是吸引异乡客的地标罢了。对于老北京生活缩影的胡同,我似乎也没有太多发言权。看到这里。不免有人会问,究竟是什么给了你归属感?民以食为天,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爱北京的吃食。

  北京的吃食是雅俗共赏的。艾窝窝、豌豆黄、芸豆卷等宫廷点心数不胜数,它们精致而不失美味,给人的舌尖以甜蜜的回忆。可北京更加吸引我的,还是一些市井吃食。它们虽然看起来相貌平平,却给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脆嫩爽口,满满麻酱香味的爆肚,皮薄馅大的门钉肉饼,肥而不腻、蒜香满溢的炒肝……,这些吃食光是说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然而最吸引我的还是那碗炸酱面。青色的海碗里,白玉色泽、爽滑的手擀面配上七八样菜码,绿色的嫩黄瓜丝、红白相间爽脆的水萝卜丝、白胖胖的绿豆芽儿,圆滚滚的黄豆,翠绿的芹菜丁儿,各色菜码整齐的码在碗中。五颜六色的菜码之上,浓油重彩的炸酱是点睛之笔。炸酱是一碗面的精华,也是各商家招徕顾客的秘籍。多种菜码的交叠,使面的口感更加丰富。无论是数九寒冬还是三伏盛夏,一碗炸酱面都可以为饥肠辘辘的我带来一种满足感。每次远行回来,一碗熟悉的炸酱面,则让我感到亲切和放松,油然而生一种家乡的归属感。

  另外一个让我对四九城牵肠挂肚的,则是足球。作为一个多年的狂热球迷,北京国安自然是我的主队。每到比赛日,打开电视观看直播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从幼儿到少年,我已经陪国安队走过了十年的岁月。我的心始终与那些身穿绿色战袍的战士同在。我为一个个精彩的进球疯狂的呐喊,又为一次错失良机的射门而唏嘘不已。有些时候,我还会同成千上万的球迷一起涌入那心中的圣殿,北京工人体育场,为我们心中的英雄助威。我们摇旗呐喊唱响战歌,密切关注着场上球员的一举一动。每当我用几乎嘶哑的声音喊起那句“北京是冠军”的口号,我便觉得我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他乡已变故乡。

  身在另一個家乡,我感觉自己已经渐渐的爱上它。当一个异乡人有了这样的感觉。或许,他已属于这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