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永平彝语罗婺话疑问句的韵律特征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5734
刀晗 王国旭

  摘要:本次实验借鉴石锋教授关于语调格局、韵律层级等概念的定义, 选择云南省永平县彝语罗婺话中的疑问句为研究对象。在统计梳理试验数据的基础上,从起伏度、停延率及重音声学表现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以期展现罗婺话的韵律特征。

  关键词:疑问句;韵律特征;起伏度;停延率;重音

  “韵律特征是语言的一种音系结构,与句法和语篇结构、信息结构等其他语言学结构密切相关。韵律特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语调、时域分布和重音,通过超音段特征实现。”①韵律特征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关注的是一种语言的调值起伏情况、调词调域表现、重音声学状况等多个方面,受发音方式、用语习惯和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语言也呈现出不同的韵律特征。

  学界对语言韵律特征的关注和定义,肇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罗常培、王均在《普通语音学纲要》一书中(1957)提出了“节律”的概念,即“语言中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间歇和音色造成语言的节律。语言的节律是人们为了准确的转达词句的内容,表现说话人的思想感情,以求达到相互了解必要手段。”②王洪君(1999)则认为,“韵律”关注的是音流中音质之外的音高、音强、音长等结构,韵律单位与层级“是指那些由不同的韵律标记定义的大小不同的单位,这些单位是靠自身的韵律标记而不是靠与句法单位的对应来定义的。”③王茂林(2011)又提出韵律的功能或者说作用是语音系统中不可或缺也是音段不可替代的,韵律可以帮助听话人更好地理解说话人话语的含义。④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始,我国西南地区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调查工作的展开,极大地推动了学界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进程,在对语言使用情况的统计和语言结构的分析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基于学界现有研究成果,从彝语罗婺话疑问句语料的整理入手,分类总结其疑问句的主要类型,解析其主要用法,进而总结其韵律特征。在对罗婺话句法研究做有益补充的同时,利用疑问句韵律特征的研究成果,鼓励各少数民族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有意识地保护本民族独特的语言风格与文化内蕴。

  一、实验说明

  (一)实验材料

  把永平彝语罗婺话疑问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语音实验。将其分为是非疑问句、特指疑问句、正反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等四个主要类型,據此选取语料。每种句型各选择两个句子,实验共计8个疑问句文本语料。

  (二)发音合作人及录音

  此次实验发音合作人一名,为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罗婺男青年。发音合作人以自然平缓的语速进行朗读,无特别强调,也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共8句疑问句语料,每个实验句重复说三遍。

  (三)录音地点和工具

  录音地点: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业录音室。

  录音设备:指向性话筒(Samson c03u),使用audacity软件录制语料,采样率为48000hz,采样精度为16bt,录音通道为麦克风单声道。

  (四)实验研究方法

  此次实验主要采用起伏度算法和时长停延率算法两种分析研究方法,具体说明如下:

  1.起伏度算法:使用praat软件自动提取基频数据,将句子分成3个调群(首-中-末)。在每一个调群中选取10个点,每一例句共取30个点,得到30个基频值,以此测量出发音人同一种语气句子的基频值。以赫兹(基频)、半音为标度,以百分比的方式得出起伏度Q值,并通过下标加以区分Q值的不同类别和位置。详细计算方法如下:

  从赫兹(基频)到半音的转换计算公式为:

  St=12*log(f/fr)/LOG2)

  (其中“f”表示需要转换的赫兹数值,“fr”表示参考频率,设为64赫兹。)

  百分比数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Ki=100*(Gi-Smin)/(Smax-Smin)

  Kj=100*(Gj-Smin)/(Smax-Smin)

  Kr=Ki-Kj

  (其中Gi为调群调域上线半音值,Gj为下线半音值;Smax为语句调域上线半音值,Smin为下线半音值;Ki为调群调域上线百分比,Kj为调群调域下线百分比,Kr为调群调域的百分比跨度。)⑤

  语句起伏度用Q来表示,Q值的类别和位置用下标加以区分,计算公式为:

  Qx=Kx-K(X+1)

  (其中,x=1,2,3……是词在语句中位次序列数;K是词调域的相对百分比数值。)

  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并绘制统计图,更加直观地展现各句的调域状况和起伏度情况。

  2.时长停延率算法:使用praat和Excel等软件进行计算统计。首先分别测量出每个音节声母及韵母的时长,由此计算得到每个音节的时长(声母包括成阻、持阻的闭塞段,句首声母的闭塞时长统一增加10ms);其次把每个句子中的全部音节相加,继而得到句子的全部时长,从而计算出音节的平均时长;最后分别计算每个句子中各个音节的相对时长,计算公式为:

  各个音节的相对时长=某音节时长/本句音节的平均时长

  (若相对时长>1,则发生了音段延长)⑥

  二、实验结果分析

  (一)罗婺话疑问句的起伏度分析

  在表1中列出了发音人8句罗婺话疑问句词调域表(%),表2为疑问句语句调群起伏度Q值平均值。

  由表可知,罗婺话疑问句中的实验句大部分变现均为句末跨度较大,只有选择疑问句(2)和正反疑问句(1)为句首跨度大。在是非疑问句实验句的词调域中,调域跨度表现皆为句末跨度>句首跨度>句中跨度,全句跨度情况为:是非疑问句(1)值为10.9,句(2)值为9.4。正反疑问句实验句的词调域则表现为:正反疑问句(1)跨度大的是句首,其值为6.6,其次则是句末值为2.5,跨度较小的是句中值为1.6;正反疑问句(2)调域跨度呈现出句末跨度>句首跨度>句中跨度。特指疑问句实验句两句,词调域跨度都呈现出句首至句末跨度数值的逐渐增长,即句末跨度>句首跨度>句中跨度。选择疑问句实验句(2)的调域跨度为句末跨度>句首跨度>句中跨度,全句跨度值为10.4;实验句(1)的调域跨度为句末跨度>句首跨度>句中跨度,全句跨度值为7.9。

  所有实验句全句跨度百分比皆为100%,句中调域都小于句首和句末调域。

  Q0为起始点,分别指句首词调域上线、中线和下线的实际数值;Q1为句首词的百分比数值减句中词的百分比数值所得的差值;Q2为句首词的百分比数值减句末词的百分比数值所得的差值;Q为全句起伏度,即句首词的百分比数值减去句末调群的百分比数值所得的差值。

  通过表格可知,除是非疑问句实验句外,Q0的上线分布比较集中,分布范围为84.8—100,其中特指疑问句句(2)上线值为84.8,其余上线数值皆为100,相差15.2;是非疑问句两句实验句Q0上线差距较小,分别为44.8及52.1。Q0的中线分布较散,范围为35.5—92.1,是非问句两句中线差距较少,差值只有0.5,下线分布也较散,范围为46—84.1。

  Q1值显示,除是非问句外,其他疑问句上线值皆为正值,说明说明以降为主,其分布范围为20.8—47.6;中线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句(2)为负值,即出现上升趋势,句中调群是上升的;而正反问句句(2)、特指问句及选择问句中线值为正值,分布范围为23.9—51.4,即以降为主,可见句中调群是下降的。所有实验句除特指问句外,Q1 上线的数据明显低于下线数据,这表明句末调群调域有明显的扩展趋势。

  据表2中的Q2值显示,是非疑问句、特指疑问句及选择疑问句句(2)的上线均为负值,分布范围为-59.8—-11.9,说明以升为主,正反问句及选择问句句(1)上线为正值,即以降为主;下线均为正值,分布范围为3.9—51.3,以降为主。所有实验句Q2上线数据均明显小于下线数据,这表明语调问句句末调群调域呈明显的扩展趋势。

  表中的Q值显示,是非问句Q值以负值为主,即有逐渐上升趋势,表明语调问句的音高整体上是上倾的;正反问句、特指疑问句、选择疑问句中的大部分 Q 值都是正值,表明语调问句的音高整体上是下倾的,整个语句调域自句首至句末呈逐渐扩展趋势。

  (二)罗婺话无标记疑问句语调词调域时长停延率分析

  观察罗婺话无标记疑问句语调词调域时长停延率的特点,综合分析疑问句韵律词停延率的表现,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表中通过加粗字体和下划线,标示相对时长大于1的韵律词。

  通過表格不难发现,各声调的疑问句中最大停延均集中分布在句末韵律词,正反问句句(1)及两句选择疑问句的最大停延位于句首和句末;句中表现统一,均未延长。 总体来看,疑问句语调的句中停延最短,句末停延最长,句末平均停延率最长也是疑问句时长的重要标志。

  (三)罗婺话疑问句的重音声学表现

  本部分旨在考察罗婺话疑问句的重音情况、整体的音高走势,以及在句中不同位置时重音的不同表现情况。实验使用了praat软件,参考praat频谱语图提供的图形特征,对实验材料进行分析,以8张音波图呈现罗婺话疑问句音高及重音的走势情况。

  图1表示是非疑问句(1)重音及音高,图2表示是非疑问句(2)重音及音高。根据实验分析发现,在罗婺话是非疑问句中,重音和音高的模式基本为高重高调(H+H),低重低调模式(L+L),即音高上升音量也随之增强,音高下降音量也随之下降。句首呈现高重平调,在语调边界二者皆呈现骤降,句末呈现重音及音高都逐渐下降的趋势。

  图3表示正反疑问句(1)重音及音高,图4表示正反疑问句(2)重音及音高。在罗婺话正反疑问句重音及音高图中,在句首都出现高重音,句末都呈现低重低调,重音整体走势为逐渐下降趋势。

  图5表示特指疑问句(1)重音及音高,图6表示特指疑问句(2)重音及音高。在特指疑问句重音及音高图中,高重都出现在句中,句首呈现高重平调,句末调和重音逐渐降低。

  图7表示选择疑问句(1)重音及音高,图8表示选择疑问句(2)重音及音高。选择疑问句中,高重音集中在句首,句首呈现平调高重,句末到句首的重音走势为波动下降态,句末音高和重音都逐渐下降,为低重低调模式。

  三、实验结论

  罗婺话疑问句中起伏度实验结果表明,是非疑问句音高整体上是上倾的;正反问句、特指疑问句、选择疑问句语调问句的音高整体上是下倾的。全部实验句整个语句调域,自句首至句末呈逐渐扩展趋势。句中调域都小于句首和句末调域,这说明在罗婺话中,句中调群为了句末调域的疑问语气达到最大化,形成音高上的差距从而形成听觉上的更为强烈,进行了收敛。

  罗婺话疑问句语调停延率实验结果表明,最大停延所出现的位置均集中分布在句末,句末的平均停延率最大是疑问句时长的重要标志。

  罗婺话疑问句重音实验结果表明,在是非疑问句中,高重集中在句末;正反疑问句及选择疑问句高重集中在句首,特指疑问句高重集中在句中,整体语调皆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综上所述,笔者选取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彝语罗婺话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其中的疑问句,在分类整理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其主要韵律特征进行了择要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将更加深入探究罗婺话在韵律结构上的特点,并进一步拓展到不同的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同韵律结构特征。

  注释:

  ①杨玉芳,黄贤军,高路.韵律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04):546-550.

  ②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M].:商务印书馆,1957.

  ③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④王茂林. 汉语自然话语韵律模式研究[M].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

  ⑤郭嘉,石锋.英汉陈述句和疑问句语调实验对比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1(09):5-11+60.

  ⑥石锋.语调格局:实验语言学的奠基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81

  作者简介:

  刀晗(1994—),女,傣族,云南西双版纳州人,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王国旭,男,彝族,云南昭通镇雄人,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属2019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永平彝语罗婺话疑问句的韵律特征研究》(编号:2019Y0226)成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