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之“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山水寻觅之“苦”、文化探索之“苦”和人生求索之“苦”。同时“苦”也是贯穿整部作品的主旋律,《文化苦旅》之中对“苦”的探索,其本质上是对自然、文化、生命的探索。
关键词:《文化苦旅》;苦;文化
引言
通过阅读余秋雨在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本文对这趟行走在历史与文化间的“苦旅”的进行深究。本文通过解读《文化苦旅》,追寻余秋雨先生厚重的文化意蕴,研究其中的“苦”,从而形成对文化、历史、命运的思考,对千古文化的传承、漫漫历史的溯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山水寻觅之“苦”
1 踏遍千山万水
作为中国当代文人中的一员,对历史文化探索的神圣责任感驱使余秋雨先生走上讲学游历之路,在这场山水之旅中,他逐渐感悟他所游历的山水并非单单是自然山水,更是他心中的人文山水。走过万水千山,他就开始思考历史历史、人生与我们所处世界的关系。
2 撰写丹心一片
余秋雨撰写《文化苦旅》的“苦”在于内心对历史、文化、生命的感悟,在于走过现实的历史古迹,又巡游在思绪的千古传奇中,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惊诧中,也在古今交错的叹息中。这种来自历史重压的苦,来自文化传承的苦,来自生命呐喊的苦,值得人们深思。
二、文化探索之“苦”
《文化苦旅》作为文化散文的翘楚,摆脱了传统游记的单一性,在《文化苦旅》看似游记的背后倾注了作家深刻的文化思考,行文主要围绕文化展开。余秋雨认为“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全书在文化探索方面的“苦”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浓烈的忧患意识、深刻的文化反思。
1强烈的忧患意识
《文化苦旅》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余秋雨面对文化流逝时一股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体现在先生在与文化对话时难以抑制的“苦”,这种“苦”不只是对文化逝去的无力之苦,更是对未来文化的拷问。一方面,他以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为荣,一方面又有在保护文化面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这种无力感。余秋雨的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也是作者首次将内心的“苦”记录在散文中,对于后来者却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
2深刻的文化反思
余秋雨站在历经千年的文物古迹前,用千年后的眼光探寻文化的沧海桑田,在他的《文化苦旅》中可以看到他对自己所走过的路、所见过的物深刻的文化反思,这也是在他的这场思想溯回的苦旅中对文化探索的反思之“苦”。这种深刻的反思体现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思考、对文化共性的孜孜探索。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余秋雨笔下,敦煌石窟也曾孕育不朽的文明,但却被王道士肆意地挥霍;阳关也曾见证过唐人的儿女情长,却消失在朔风中;天一阁也曾藏书万卷,而今却已颤颤巍巍。有很多曾经繁华,如今却只能在依稀残留的印记中找寻存在的痕迹。中华传统文化便是在这种生生不息、不断更新交替中形成,有繁花似锦的喜悦,同样也有化作虚无的悲痛,文化的流传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在文化兴衰变迁的同时担起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2)对文化共性的孜孜探索
余秋雨曾在自己的行旅生涯里结合国外多种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进行探索与总结。在文化的探索过程中,余秋雨所见识过阐释过的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世界不同文明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引起各界相关人士的重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本就是不断探索、不断融合的过程,在抱憾已经消逝的历史文明的同时,读者也应该认识到对于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任何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传承与发展。
三、人生求索之“苦”
1 文人人格——追求与摒弃
(1)受民本思想影响的文人
在古代,文人通过科举制实现人生抱负,但科举制自古与封建政治中心相结合。因此,无数文人深受民本思想的影响,故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无论位居庙堂,还是身处江湖,都心系百姓。这些文人也曾境遇艰难,却能在艰难中磨砺自己;也曾不被理解,但却能在困顿中保有坚韧。这种文人的“苦”是余秋雨所探求的文人人格中珍贵的一面。
(2)远离庙堂的文人
余秋雨笔下还有另一种文人,他们隐居山野,淡薄安逸,生活难以富足,却有着丰富的灵魂。余秋雨支持非官方文化的存在,他认为“深紫的色彩层层涂抹,够沉重了,涂几笔浅红淡绿,加几分俏皮洒泼,才有活气,才有活活泼泼的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需要像唐伯虎那样的浪子艺术家。文人人格中带有的洒脱飘逸与生命中的清苦与透彻相得益彰,这也是文人人格中另一重“苦”的含义。
(3)受儒释道思想影响的文人
余秋雨曾盛赞过身为儒将的岳飞,认为其所做政绩出自文化良知的激励。他认为儒家在文人治世方面的影响正是文人寻求人格完善的重要体现。总而言之,无论是主张作为的儒家,清苦避世的佛家,还是寄情于神仙的道家,都反映出中国文人在封建思想束缚下的“苦”,难以获得人格上的超脱与精神上的自由。
2 民族人格——失落与传承
余秋雨认为传统文化失落就是民族人格的丧失和精神的失落,而民族精神的實质就是人文精神。站在千年以后的今天,看着文明被肆意践踏的痕迹,余秋雨表现出无限的愤怒,他恨的不是无知的王圆箓,他恨的是那些明明知道文化的价值却不作为的中国文人,这种民族人格的失落与中国文人人格的缺陷密不可分。显然,民族人格失落的“苦”,对余秋雨而言是至痛的。
四、结论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第一次巧妙地将游记与文人之思相结合的成果,警醒了读者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但不能否认的是,他的文章中也有不足之处,行文感情来得浓烈,叙述又得过显夸张,有掉书袋之嫌;他尽可能客观地去回顾历史,却也免不了对一些史实的评价显得主观,有为说明论点硬凑的尴尬;他激励着人们不要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却并没有真正给出传承文化的有效措施,有后劲不足的可悲。但总体来说,对《文化苦旅》的“苦”的表现的研究,对未来文化发展、文人人格研究还有有着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暴刚.忧患意识:余秋雨散文的精神特质——从《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到《山居笔记》[D].吉林:延边大学,2002.
[2]耿丽华. 对文化人格的多元探讨——对余秋雨散文主题的文化解读[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68-17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