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7804
魏忠林

  摘要: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的课程,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对数学没有什么基础,学习起来难度很大,如果教师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施教,必然会降低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数学课堂上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学数学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中,本人基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构建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一年级;课堂教学;趣味性;学习兴趣

  引言:

  数学以其应用的广泛性与实用性,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小学一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数学,对数学的学习大多数是陌生的。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与智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好玩好动是这个年龄段的固有特征,对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小学数学是否具有趣味性则成为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培养兴趣的关键。因此,对小学一年级数学开展趣味性教学,是当前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开展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数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天真无邪的年纪,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想象。小学数学是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数学思维的重要课程。数学趣味性教学不仅可以引起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探索,使学生能够深深地被数学学习所吸引,从而不断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二)促进课堂气氛的活跃,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上最主要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多强调对课堂学习纪律的遵守。因此,学生在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的同时,自主思考的能力也在不断地降低。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开展小学一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活动,不仅能夠促进数学课堂学习氛围的活跃,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关键意义。

  二、一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开展现状

  (一)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深远

  数学学科以其固有的逻辑性、抽象性、概括性等理性思维思考方式,成为小学教育中的难点以及重点学科。小学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到思维和智力的局限性等固有因素的影响,对小学数学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部分数学教师学一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开展不够重视,尚未意识到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因此,目前,小学一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不甚乐观,许多教师仍然未能摆脱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

  (二)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不够合理

  教师在开展一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活动中,由于对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设置不够合理,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没有将“趣味性”很好地与之相融合。反之,导致趣味性教学活动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纪,由于趣味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够合理,加之教师对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趣味性学习没有进行恰当的指导,因而,导致学生过分地注重数学中的趣味性,从而忽略了趣味性与数学学习之间的重要联系,使趣味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失去了意义。

  三、优化小学一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活动的策略

  (一)引入游戏,激发兴趣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并不缜密,对于书本上的数学知识不感兴趣,也就导致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如果对学习严加要求,甚至会事与愿违,让学生对数学感到畏惧。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丰富多彩的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娱乐的同时还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的好习惯。举个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去超市买文具,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教授学生10以内加减法的时候,让学生扮演买家和卖家的角色,比如铅笔1元,橡皮2元,小刀3元,格尺4员,笔记本5元,之后拿10元钱购买这些文具,通过实际的加减运算,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本质和特点,这样比单调的加减算式更有效果。

  (二)加强合作,锻炼思维

  一年级学生本身好奇心比较强,并且贪玩爱动,所以在课堂上常常注意力不集中,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合理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展开组内的合作,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与其他同学相处,并且良性竞争,因为现在的孩子都娇生惯养,唯我独尊,通过分组合作,能够改掉这些缺点,实现共同进步,一方面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另外,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总结和评价工作,在全面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不足,从而及时改正,这一过程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让学生了解和知道简单的逻辑关系,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氛围,主动参与

  由于一年级学生活泼爱动,所以教师需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主动引导和参与学生的活动。比如丰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不再主动灌输,而是鼓励学生去探索,让学生手脑并用,比如可以使用一些火柴棒,让学生计算10以上的加减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喜欢上数学的学习。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语气、手势和肢体语言等带动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展开学习活动,而且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的表现。由于小学生年级小,心理承受能力弱,教师一定要呵护和关心小学生,当学生取得小小的进步时,就要及时表扬,可以给予小红花或者小卡片等,让学生享受进步的喜悦,这样能够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学习,在班级形成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束语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节课堂气氛,增加趣味性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热爱数学学习。在数学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更加精有趣,这将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邓延永.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J].學周刊,2014(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