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因材施教;中职数学;教学工作;应用方法
数学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而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在实际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师都应当以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科学设置教学工作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目标。
一、新时期中职数学教学工作存在的基本问题
中职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以此来满足社会的实际用人需求。数学作为中职学校一门不可忽视的基础文化教育课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实际教学工作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院校及教师方面
从院校及教师的方面来分析,当前的中职数学教学工作普遍存在有教师教学观念过于传统的问题,所设置的教学案例太过老旧,教学方式也没有结合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工作需求进行创新。尤其是没有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和讨论分析的时间,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同时,针对于教学问题的设置上,难易程度相对较为统一。这就使得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得不到锻炼,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解不出来题的现象成为了数学教师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再加上院校没有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教学工作显得晦涩难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个人方面
从学生个人方面来看,中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都是初中毕业生,其自身的约束能力相对较差,对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且数学的基础能力也比较差,在学习方面没有一套良好的个人学习方案,无法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因而制约了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些都是新时期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突出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职数学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首先就需要关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1、数学问题的设置
在教学内容的优化研究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对教学案例的灵活设置问题,在实际选择案例时,应当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为基础,这样更能方便学生理解数据定义的具体含义及公式的具体应用方法。在选择问题时,教师应当提前备课,从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和试卷的成绩方面来分析,由简入繁的设置问题。比如,可以为同一道应用题设3个问题。每个问题的难度依次递增,但都是对同一个公式的灵活运用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是目前比较科学的问题设置方法,能够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解题时锻炼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2、互动教学模式
新时期的教学工作更加关注于以平等、和谐、互动式的教学工作为基础开展各项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工作中,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可以采取互动教学模式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3-6个人。主要按照学习能力来划分,让每组的数学学习实力都相对均等,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自主讨论研究的时间,通过这种方法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共同进步。
三、关注于师资力量的优化研究工作
1、教师的培训教育工作
想要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落实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必须要保证教师具有专业的教学能力,能够灵活制定教学的方案。同时,要关注于教师的教学素质问题,不能对学习能力差的學生产生歧视心理,要保证教学工作的公平性。这就要求各个中职院校应当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教育工作,这里还包括对多媒体技术的操作能力培训,从而为学生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此外,可以通过招聘创新型教师人才的方式,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2、对教材的优化设置
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备出适用教材,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将数学元素运用到学生的专业中。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活灵活现,变得生动;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数学是自己生活和学习当中的一部分,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真正目的。
四、创新数学教学考评体系的设置方法
1、学习档案的设置
基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相对比较低,自身的学习方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应当充分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原则,为每位学生设置个人学习的档案,将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记录在档案当中。并定期结合档案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交流。针对学生的学习优势,要给予表扬。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为自己设置学习的小目标,通过不断完成这些目标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师生互评方式
传统的教学考评模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其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的试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这种方法无法体现出学生的实际数学能力,因此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各个中职院校积极完善教学考评体系,在考核问题上,设置一些平时课堂表现的分数,而在评价问题上,应当设置师生互评模式,这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通过建立网络互动平台,让学生可以对教师提出合理的意见。以此来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论:因材施教在中职数学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宗旨,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互动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的布置教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院校还应当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和素质的培训工作,关注于教材的优化设置问题以及教学考评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设置学生的个人学习档案,并采取师生互评的方式,从而稳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哈娜提·吾拉孜哈力.浅谈因材施教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33):54-55.
[2]邓立新.论“因材施教”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4(1):150-151.
作者简介:
郑爱武(1966—),女,湖南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数学教育教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