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身体条件的约束,残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经历过更多的折磨和苦痛,心理障碍较为明显。如何关爱残疾人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了我们学校关注的重点。本文分析了残疾人职业中专学校学生自信品质的缺失原因,探索关爱残疾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残疾学生;中专教育;心理健康;特殊教育
引言: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每所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残疾学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同样,残疾学生患上心理障碍的几率远远大于普通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感。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内心敏感,情绪波动明显,自卑心理越发容易显露。
一、残疾人职业中专学校学生自信品质缺失的原因
(一)外部条件。虽然中职教育去和普通高中都同属于高中教育阶段,但相对于普通高中而言,职业中专则显得有些不够正规,很多人对于职业中专带有一定的偏见,认为只有不努力学习的“坏学生”才会到哪里就读,无形中给中职学生安上了一个不好听的名头。而特殊教育中职学校与普通中职学校直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谓特殊教育,简而言之就是采用相对特殊课程、教材和教学设备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帮助特殊学生学习和锻炼,目的在于让特殊的学生积累知识,完善人格,掌握技能,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成为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但社会上部分人对于这类特殊学校和特殊学生仍有一定的偏见,以至于特殊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丧失自信心[1]。
(二)自身条件不足。残疾人属于社会的特殊群体,部分残疾人甚至是弱势群体,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身体上的缺陷,以至于他们与其他人有一定的区别。虽然大部分人对残疾人群体都是抱着平等的心理,并无歧视对待。但残疾人自身会对自己产生一定得厌恶心理,自卑感严重,且反抗意识强烈,不愿意去与其它人交流。残疾学生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自卑,他们对于自己的评价过低,带有强烈的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于是害怕去尝试,止步不前。加上残疾学生不愿与他人交流,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导致了他们自卑感越来越强烈。
二、殘疾人职业中专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重视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自信心
虽然我国重视关爱残疾学生,注重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许多中职学校并未做出实际行动,只停留在语言上的重视[2]。残疾学生自卑感为深重,不敢在课堂上直接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加上中职教育这一阶段学生的抗拒心理,心理健康课程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学校可以开设可单独进行对话的心理咨询室,让学生可以独自与老师直接对话,或者是以匿名的形式进行咨询,以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影响。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学生进入校园以后,教师就充当着学生父母的角色,给予学生关心和照顾。大多数残疾学生在离开家之前都是倍受父母宠爱的,亲朋好友也会因为残疾学生的“不幸”而对他十分容忍和宠爱,所以部分残疾学生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并不强。教师不仅要负责为学生解疑答惑,更要是残疾学生的朋友和家人,在学校给予残疾学生更多的喜爱和照顾,让残疾学生感受到外界的温暖和友好,以便于残疾学生敢于大胆的与外界交流,建立自信心。此外,教师要重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教师的示范作用对于残疾学生来讲十分重要。残疾学生的效仿能力远远高于普通学生,他们会潜意识去模仿那些他们尊敬或者喜爱的人,想要让自己能够成为那样优秀的人[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一个榜样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言传身教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让残疾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
残疾学生大多在家人的庇佑下长大,或者是蜷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成长着,与外界的交流相对较少,对社会的涉入并不深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会适应社会,敢于接受社会的各类挑战,能够完美的完成每一份工作,成为一个复合型专业人才。学校不是禁锢学生的牢笼,而是推动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机构,是学生积累知识和技能的场所。虽然残疾学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到特殊教育不能一直停在原地,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向外走,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性格。学校只是一个小圈子而社会是一个大圈子,让学生走入社会,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物,面对更多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让他们更加大胆的去闯荡,当“冒险”取得了一定的回报,残疾学生就会不断去尝试,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失败,更能磨练残疾学生的心智。在学校能够学到的知识只是残疾学生步入社会的基石,真正的挑战永远都在身后,只有勇敢去做,才能学到无穷无尽的知识。教育从来不是故步自封的,教育一直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特殊教育更是如此。中职教育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特殊教育的目的就是将这些特殊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专业人才。只有让学生走出校门,才能得到真正嗯历练,让学生走出自我,提升自信心,远离自卑感,学会独立处理事情。
三、结束语
残疾学生是特殊的,特殊教育也是特殊的。我们重视特殊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为了让每个特殊学生都能具备良好的心理条件,让特殊学生远离自卑,增强自信心,养成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4]。关爱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是学校的工作,也是教师的工作,同样是每个家庭和个人的责任,只有我们共同努力,为残疾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社会环境,才能帮助残疾学生大胆的如同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残疾学生本来是不幸的,更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每个人给予他们更多的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用我们的真心真情去感动他们,去拨动他们内心的心弦,让每个残疾学生都能够在美好的生活里健康生活,养成自信自立自强的性格。
参考文献:
[1]戴培新, 车蕾. 如何关爱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 数码设计, 2017, v.6(10):210.
[2]张进. 论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J]. 才智, 2018(25):27.
[3]李盛, 彭程. 舒心工程为职工解困——首都各级工会关爱职工心理健康在行动[J]. 工会博览, 2017(4):4-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