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民族音乐审美趣味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8277
摘要:作为一种不同寻常的语言,民族音乐在表达上总能给予人充足的美学感悟。中国民族音乐,这个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优美艺术,现今,正以一种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艺术中,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独到的艺术气息与见解以及特殊的传统魅力。本文基于民族音乐相关理论,分别从标题美、结构美、内容美、旋律美、意境美、思想美六个角度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趣味进行探析。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语言;审美

  引言

  五千年前,中华文化开始生根发芽。中国民族音乐,这个占据中国文化特殊地位的一部分,可以说非常具有中国传统色彩、凝重典雅以及历史悠久的特点。和其他组成部分一致,民族音乐能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美学感悟以及内心思想,听众在听时心里会情不自禁地迸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与认同感。总之,民族音乐可以代表整个民族的真正精神特点,是整个民族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鼓舞源泉。廖尚果先生说,音乐是以美为地基搭建的一座建筑。由此可知,中华传统音乐不仅可以浓缩上下五千年各类人的思想,而且可以探究与创造美。

  一、中国民族音乐不同阶段的魅力

  (二)中国民族音乐在后工业化时代中的体现

  现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在发展民族音乐时总是不可避免地碰上市场经济的威胁,这就造成了人民评论音乐的标准发生改变,音乐在市场上的产品化与价值构成的商业化程度影响着人民评价音乐的质量。人在音乐发展中始终是艺术的主题,人民用民族特色文化来聆听、理解与欣赏音乐,不过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式改变了这种局面,变成音乐适应人,适应人们的要求,这种音乐才会在后工业时代有经济价值,所以,这影响了创造音乐时本该拥有的纯度。不过,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主流仍为中华民族精神,它体现为在后工业社会阶段所展现的积极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促使民族音乐不断地发展,这种层面的升华是是十分重要的。

  (二)现代的中国民族音乐

  现代的中国音乐艺术家不仅将目光投入到国外独有的音乐形式,也将目光放在了民族音乐上面,他们尝试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灵感,试图将传统音乐与民族音乐相融合,这不仅使现代流行音乐水平升高,也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载体的形式进行传播,比如歌手周杰伦的《青花瓷》等,借助含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歌词吸引听众,激发其感情,成为了流行歌曲中的典型。

  二、中国民族音乐独特的审美趣味

  (一)标题美

  对于中国文学题目意境深远的特点,传统乐曲很好的采纳了这一特点,言语精炼简洁,用高超的概括能力完美的将文字词句与美景情景相结合,以做到超乎其他的境界。那么为什么要采用如此高水准的标题呢?是因为标题是乐曲的重要组成成分,宛若门面一样,它意在将音乐的内容、效果和形象表达完美的描绘出来,因此只有用诗般高超的言语技术来描绘标题才能更好的做到这一目标。古典诗词文化深深影响着民乐,有的民乐标题甚至出自诗中,例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便有了《渔舟唱晚》;吕氏春秋中有篇有关知音的传说令人动容,便有了《高山流水》;《阳关三叠》则是由王伟《送元二使安西》而得。

  (二)结构美

  江明惇,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的博导,他谈到民族音乐的结构类型时是这样认为的:民族音乐结构分为七种,分别是“平叙、对应、起承转合、分合、起平落、层递、循环”。这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起转承和”,它作为代表性的结构类型,经常出现在四句式段落曲式结构中,例如一些接地气的山歌和劳动口号中经常出现。结构作为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民族音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如此,陕西民歌的代表艺术家杨璀觉得对于民族音乐来说,即使结构原则一样,但仍能产生不同的民族音乐作品。民族音乐风格迥异归根结底就是其内在结构不一,它使得民族音乐拥有多种多样的风格,对于民众审美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内容美

  像《寒鸦戏水》这首古筝曲就是生动形象的描绘了鱼鹰在水中嬉戏、追逐成群的情景。《出水莲》围绕莲花出水开展了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特质的描绘,赞颂了莲花君子般的节操。《梅花三弄》中大量展开了对自然界中梅花特质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曼妙,同时也赞颂了梅花高尚的品节,这也是为什么都说“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的原因了,它们与人格象征息息相关。

  (四)旋律美

  民族音乐能够体现民族个性,曼妙的音乐旋律则是最能将民族个性好好体现的部分,同时民族旋律的差异化更是能将各民族区分开来。民族文化是一个大的培养皿,其中就孕育了饱含民族情感的旋律,它深深地体现了民族情感的趋向,因此它和民族的文化习俗、精神思想、生产方式息息相关。中国拥有56个民族,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因此旋律多样,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又曼妙的旋律,使得中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

  三、总结

  总而言之,不同的文化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艺术美感,而这种美感恰恰是独一无二的。文化是流动的是变化的是活的,它有着无穷无尽的生命活力,而音乐只是众多文化中一颗小小的植物,但是它却是艺术中最能够表达情意的,能将我们的众多情绪和不同情感传递出来。我们国家的文化十分深厚,我国的民族音乐的种类十分繁多,内容是极其深刻而富有内涵的。

  参考文献:

  [1]于民等.中国美意识的探讨[M].北京宝文堂书店.2001

  [2]趙宋光.《旋律研究论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3]张前.音乐美学教程 [M].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4]周华龙. 探析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特征[J].中国民族博览,2019(01):137-138.

  [4]王英. 少数民族音乐赏析中审美要素的挖掘——以人音版教材《阿细跳月》为例[J]. 音乐天地,2018(01):8-14.

  [5]李壮壮. 少数民族音乐与城市音乐摩擦的“度”与“量”[J]. 贵州民族研究,2018,39(09):52-55.

  作者简介:

  姓名:蒋潇康;出生年份:1990;性别:女;职称:助理讲师;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音乐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