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志愿服务;图书馆;服务能力
1. 图书馆引入志愿服务的必要性
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志愿服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实现途径的总要求相一致,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以志愿精神为原动力,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活力特征与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器。因此,在图书馆这个公共文化场所里,通过志愿者的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文明和正能量,不仅可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友善、更和谐,改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而且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引入志愿服务是图书馆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
1.2 图书馆补充人力资源的需要
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不断提升其服务水平,不断扩展其服务内容与服务范围,尝试各种服务方法和服务模式,但囿于人力资源有限或人员水平有限,无法满足读者对于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人力资源问题制约着图书馆的发展及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图书馆作为非营利机构的人力资源新模式。实践证明,志愿者可以完成大量繁杂的工作,比如新书加工、上书理架及借还书等,可以节约专业馆员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投入更精细化、深层次的信息挖掘和服务工作,有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2 图书馆转变观念与改善服务的需要
志愿者既是图书馆的义务馆员,又是图书馆的读者,这种双重身份使之更了解读者,更容易与读者沟通,更便于向读者宣传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服务信息以及图书馆利用知识,带动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同时,利用志愿者的这种双重身份,可以更方便地搜集并反馈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使图书馆能够有针对性的改善独自服务。由于志愿者的志愿性,他们工作主动性强,工作热情高,且更具创新性,可以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同时,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还可提高图书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有利于馆员转变观念、改进服务。
2. 图书馆引入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
2.1 志愿者的招募
首先,图书馆志愿者招募活动应该有汁划、有组织地制定招募计划。在进行志愿者招募之前先要在图书馆内各部门进行调查,了解哪些部门需要志愿者,需要多少名志愿者,志愿者主要从事哪方面的服务,划定志愿者的岗位。其次,发布招募信息,实施招募,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招募,通常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社会招募,招募岗位简单,技术性不强的志愿者,这种岗位可以由大部分人做,没有特殊的技术要求,或经过简单训练就可以胜任工作。二是目标招募,这种志愿者需要一定的技能,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图书馆可以采取和各大中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联系,如信息管理专业、档案学、情报学等与图书馆相关专业,为其院校学生提供志愿服务机会。
2.2加强培训指导
志愿者培训工作决定了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志愿者上岗前必须接受系统的培训,主要内容有:图书馆基本知识的学习,通过举办短期见面式培训,尽快让志愿者熟悉、了解图书馆的一些基本业务知识,根据志愿者的情况,举办长期系统的专业性培训,定期给志愿者安排深层次的培训,如信息服务、参考咨询等方面的专题培训,让志愿者的素质全面提高;服务礼仪的学习,这里涵盖了与读者交流的艺术,本人的仪态、礼节,提倡微笑服务,以及正确的义务服务观念等。中国青年志愿者誓词:"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培训的形式應该是多样的,可采用资深馆员授课、岗位实习等多种形式进行。务求课程设计有吸引力,对志愿者有增值提升的作用。激发其参与、投入服务的热情和持久性。
2.3重视评价激励
志愿服务虽然是一种义务的奉献行为,但精神层面的肯定与鼓励非常重要,志愿者的行为、工作成绩需要得到图书馆以及读者的正确评价。图书馆应该建立科学的志愿者服务评价和激励机制,定期对志愿者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图书馆应经常组织志愿者座谈会或经验交流活动,加强服务典型案例的总结与宣传;对志愿者服务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采用恰当的激励方式,适时予以鼓励和表彰。通过表彰活动公开表扬先进,为先进的志愿者个人或团体颁发奖状、奖章、纪念品等,以此鼓励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吸引更多的志愿者走进图书馆,服务于图书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读者。
2.4 建立志愿者人才资源信息库
为了保证有效开发和管理志愿者资源,公共图书馆应建立本馆的志愿者人才资源信息库,对每一次招募报名的人员,按相关信息项目分别建立档案,并注意适时补充他们在培训和服务环节中表现的信息,建立志愿者人才资源信息库,图书馆就能在实际工作需要的时候,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快速查找到适合的志愿者,投入服务,从而也保证了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在图书馆行业中引入志愿服务,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构建健全的志愿服务体系,利用好志愿者这一人力资源,可以增强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对推动区域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图书馆行业应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传播志愿文化,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牛勇.图书馆志愿服务:从传统模式到智慧模式[J].图书与情报,2018,183(5):107-111.
【2】何芳.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2):137-138.
作者简介:
刘晓燕,1982年生,山东泰安人,中共党员,中级职称社会工作师,现任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图书馆馆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