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中晚唐之后成为我国佛教的主流。禅宗在我国流传深广,从古至今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唐宋文人诗词入手,探讨禅宗思想对古人价值观的影响,最终来探寻禅宗思想对当代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影响。
关键词:禅宗思想;唐宋诗词;当代大学生
禅宗又名佛心宗或心宗,自汉代传入中国,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禅宗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涉及人性的众多感悟,被古今世人所传颂。
一、唐宋诗词中的禅宗思想
佛教自西汉,从古印度、西域逐渐传入我国后,经过五、六百年的不断传播和发展,到唐朝时期达到了鼎盛。唐宋时期,禅宗思想在中原已经有深远的影响。
1.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号称“谪仙人”,他是“诗仙”。学界论李白的思想,一直以来认为他是亦佛、亦道、亦儒。他的诗句“金栗如来佛是后身”,可见他受佛禅思想影响之深。下面从李白在诗作中来看李白的禅宗思想,悟出的佛理境界,如《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
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此中积龙象,独许濬公殊。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
此诗前四句写敬亭山的美丽景色,后四句阐述佛理,寓佛理于景。李白称赞仲浚从敬亭山秀美的水月景色中悟出了佛法,掌握了佛家关于有无的真谛。[1]《般若经波罗蜜心经》里提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物质为表象的世界是空无所有的,而“空无所有”是依心起解的。“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在游山玩水中,他宁静淡泊,洒脱自然。
2.王维: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王维被世人誉为“诗佛”,其诗歌中到处渗透着深刻的禅宗思想。“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佛禅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主张对王维的诗歌创作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禅宗的修习要求达到“自性清静”“物我两忘”,因此,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描绘的正是那种空寂和闲适的意境。如《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的诗喜欢用“空”“寂”,没有纷争和喧闹,有的只是大自然的优美风光,正因为禅主张任运自在,随处领悟,反对拘束,一切都在本然之中。[2]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佛家“空”“寂”之美。我们可以看出他诗里的“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而是有生命力的“空”,但是世间万物又都是佛的显现,因此禅宗思想并不否认有,王维认为佛性正是空与有二者的合一,也是物我两忘的境界。
3.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他才高八斗却命运多舛,遭遇了“乌台诗案”,晚年更是被一贬再贬,一直到荒芜的海南,过着食芋饮水的艰辛生活。[3]苏轼的诗歌创作中,他博采儒,道,佛三家之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人生观,其作品中的佛禅思想正是了解苏轼及人生观的重要突破口。如: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本诗活用了《愣严经》中“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之意。”苏轼信奉禅宗思想使得他面对接踵而至的苦难有着一种乐观、旷达、宁静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二、禅宗思想对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影响
1.引导作用
当代大学生思想是不成熟的。例如大学奖助学金的工作,这项工作每年都给工作者添上几朵愁云。一些学生为了拿到奖学金真是花费了心思,屡屡出现测评不公平的事件;还有一些学生为了拿到助学金故意夸大自己家的贫困程度。这些现象发人深省!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佛禅思想让世人抛弃那些不合理的斤斤计较,专注于那些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切莫强求一些事。“滚滚红尘任他翻滚,繁杂世俗一笑了之。”人不必刻意去追求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事物,坦然的面对世间的荣誉和利益。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益禅宗思想去引导大学生的追求,使他们正确面对诱惑。
2.平衡作用
很多当代大学生存在消费无节制状态,他们心安理得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在学校蹉跎岁月,还幻想着毕业挣大钱。禅宗中“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里所说的山和水,已经不是本来的面目,而是经过认识,顿悟之后的山水,是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更有韵味和感情的山水。禅宗的这种思想让当今大学生重新认识到“万物都是平等的”,“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人人平等”是对的,我们都是万物的一份子,万物都是平等的,和同学们相处、和长辈相处都是平等和尊重的。“努力才能成功”是没错的,因为没有谁不努力能随便成功的,你要想期末考试不挂科,取得好的成绩,你就需要平时努力学习,最后安心复习。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适当利用禅宗中的这些思想去影响当代大学生,引导学生不断地调解自己的任性,使自己的行动更加理性、自己的思想更加的平和。
3.当今大学生要正确利用禅宗思想
禅宗思想当今仍然影响我们。人们解读佛家经典文本和诵读禅宗思想的诗词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佛性的过程。但是不乏有些大学生在解读佛家经典文本时出现误读,扭曲了文本的真实意图和作者的真实情感。这就需要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经典时要咬文嚼字、刨根问底,真正的理解经典文本,贴切的体会诗人词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同时,“念佛”“学佛”是为了“行佛”。行佛就是把所学的义理用到生活中,慈悲喜舍,六度万行。大学生可以运用禅宗思想化解现代人的心理问题,改善人际关系,树立阔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姜光斗.谈李白诗歌中的佛教意识[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2] 王欢.浅论王维诗歌中的佛禅思想[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2)
[3]施芳芳.浅谈苏轼诗词中的佛禅意趣[J].中学生导报,2019
作者簡介:
吴晶晶,1985.01 女 汉族 安徽太和人,安徽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施芳芳,1983.07 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务学院,行政人员,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刘阿磊,1985.09,男,汉语,安徽太和人,安徽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校级项目:本论文为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重点项目《诗词中的禅宗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究——以唐宋诗词为例》(项目编号:Awky2019022)的阶段性成果。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