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并非每人都适合赚钱

时间:2023/11/9 作者: 幸福·悦读 热度: 14749
鲁先圣

  元代高明的《琵琶记》有一句著名的诗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世间有多少人生应了这句诗啊。

  我有两个朋友的经历,用这句诗来解读是再贴切不过了。这两个朋友都是我在1992年认识的。那个时候﹐我们都刚刚从不同的地方来到济南,李是从济宁来的,是我的同乡,也是我的大学小师弟;柳是从菏泽来的,当时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为什么到济南来?目的都是一样的,希望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施展才华,实现理想。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三个人相识以后,经常在山东剧院旁的一家小酒馆聚会畅谈,我们常常为自己的人生方向顺应时代潮流而激动不已。那个时候,他两个都还写诗,李有一次在当时影响很大的《黄河诗报》上发表了一组诗作,还特意请我们喝酒。可是不久,我们3个人的人生方向出现了变化,李不仅仅在一家报社做了广告部主任,而且自己办了广告公司。柳在一家引导农民致富一类的杂志做编辑,也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两个人的公司成立的时候,都请了很多当时济南文化界和新闻媒体的名流,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我不仅仅都在邀请之列,而且还分别被聘为两个公司的艺术总监。我不知道艺术总监是做什么的,听起来头衔很高,就诚惶诚恐地说,这个我恐怕做不了吧?他们两位几乎是同一个语气对我说,就是让你常来喝茶喝酒的职位。说实话,我真的十分高兴,在济南,我有两个好朋友做了老板,而且还对我尊敬有加,争着给我一个没事来喝茶喝酒的职位。特别是性格豪爽的李师弟的说法更令我常常想入非非:大哥,我们有了钱,做什么?买别墅,买名车,写好诗,到时候你有一份!

  他们的公司办起来以后,我分头去过几次。我想,朋友的公司办起来了,而且还给了我职位,我总得常去看看,不能光等着到时候摘桃子吧。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感觉出来什么,但是后来每一次去都很失落,原因是我发现我们已经不是先前那种无拘无束的情景了,他们很忙,我看得出来他们陪我说话都是在挤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我同他们在价值观念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我们的共同点越来越少了。

  见面的尴尬,使我去得越来越少。我是一个知趣而爱面子的人,我感觉自己在人家那里已经是多余,常去实在有蹭饭吃的嫌疑。后来干脆就不去了,联系也就渐渐地断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关于他们的消息,开始几年我还零星地从媒体上或者从朋友们的言谈中间了解一些,后来就一无所知了。特别是这些年,我离开了原来供职的媒体,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读书写作,也没有心思去打听。

  可是就在不久前,一件事情令我震惊。我的一个老乡的文化艺术发展公司招聘员工,非要让我去把关。我去负责面试,没有想到前来应聘的人中竟然有我的朋友,曾经风风火火办广告公司,请我做艺术总监的柳!

  什么也不用说,他失败了,一脸的憔悴和失意,穿的都是那种很低档的衣服。我立即留他吃饭,向他打听李师弟。不料他竟然说:他还不如我,他不敢再出现在这个城市里,他欠下了一大笔的债务,逃跑了。我说,失败了,为什么你们不告诉我?柳只是摇头苦笑。后来说,今天是偶遇,如果不是这样,我不会主动见你,我失败了,没有脸再见老朋友了。

  我告诉柳,明天就来公司上班,我会详细向我的同乡兄弟介绍他的才华和经验,让老乡给他一个相符的职位,重新再来!

  告别了柳,我立即到李师弟家里去。我觉得我必须立即去,他现在应该最需要朋友的。开门的是孩子,多年不见,已经认不出来了,但是我说我的名字,他知道,他还说常听爸爸说起。我一时很感动,师弟并没有忘记我这个朋友。师弟的夫人正在忙着什么事情,见我来了,眼睛竟然立刻红了,后来竟然失声痛哭。

  平静下来以后,我问师弟的情况。她说,每天都有来讨债的人,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我说,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他的情况,他可以到我家里去,我也可以推荐他到朋友的公司去。她说,他最想见的人就是你,从书店里把你新出版的几本书都买来,时刻都带着身边看,还教育孩子要看你的书。可他说没有脸再见你,他失败了。

  见了一次面的柳再也没有露面,他没有按照我的话老朋友的公司上班。师弟也没有按我交代他夫人的话来找我。我不知道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但是我却无法拒绝自己的伤感。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去赚钱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去当老板的,人家能做的风生水起轰轰烈烈的事业,你去做也许就是一团乱麻了。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优势,走对路子。

  明月无边,但是,明月之下却并不都是你的风景。

  摘自新浪博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