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儿童心理干预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作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鸭绿江·下半月 热度: 18649
摘要:儿童心理干预是儿童心理学中一门基础学科,它对儿童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培育策略。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只有改变完全以教师为主导“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因材施教,进行心理干预指导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进来,其学习的潜能、兴趣才能最大激发出来,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儿童心理干预;小学音乐课堂;新课程

  学龄期(6-12岁)的儿童普遍存在勤奋与自卑两个阶段现象,是开始需要认真学习的时候,并以此希望通过学习成果来證明自身价值, 如果这种价值得到肯定会产生勤奋感,反之,受到打击则会产生自卑感。所以,调节儿童情绪就尤为重要,而音乐又是一门容易让人极其愉悦的课程,所以可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加入儿童心理干预手段,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教学,从而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

  一、儿童的心理干预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作用

  在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递,比如教授歌曲时,采取“唱学”模式,即教师唱一句再让学生唱一句,这样忽视教学对象的实际问题,从而没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1.儿童的心理问题

  学龄期儿童的情绪已经带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仍然存在“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觉性不高、理解能力不够、有为难情绪”等诸多问题并伴随高级情绪正开始发展,从心理角度出发,任何一种问题和情绪的产生都具有生理和心理的价值,当这种问题和情绪时间持续时间过长或过分强烈时就会影响儿童的某些行为失常,所以对儿童的心理进行干预和解决就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2.儿童的心理干预与小学音乐课堂的关系

  儿童的心理干预与小学音乐课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这种新的课程模式,在实际的音乐教育中,提炼出和儿童心理学相通的地方,然后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一个创新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就会出现在课堂上,使音乐教育真正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生理规律,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

  二、儿童心理干预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方法

  1.游戏法

  在音乐节奏训练中,可以把健康的游戏运用到音乐课堂中,做游戏可以符合儿童好动爱玩的心理,又能克服为难情绪,理解能力不够的问题,如《火车进站》该节奏游戏要求拍出正确的节奏,做几张大型的节奏拍数纸牌,由两个小朋友为一组拿着,作为火车站,其他小朋友示人数情况而定,分组或同组排成一列为火车。游戏开始,当火车自由跑到火车站时,如“4/2拍”音乐响起,根据火车站上举起的节奏牌子上节拍数进行打拍,如果集体通过,则火车牌举起予以通过火车站,反之放下表示不能通过,活跃了课堂气氛。

  2. 欣赏法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很过音乐教材都以声像状态呈现,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欣赏教学法又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改变了只听音乐、看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比如:在教《闪闪红星》片段时,会为学生播放相关电影,让学生在电影中深深感受到歌曲片段的情感。欣赏法形象生动,使学生容易掌握所教内容,克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缺点。

  3.创新法

  培养创新精神是各学科的教育学的核心任务,音乐也一样,通过音乐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刚学到的音乐知识进行大胆想象迁移。比如低、中年级学生进行自编歌词,自编动作表演等。

  4.表演法

  儿童的心理天生爱表演模仿,也善于表演模仿,当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可以让学生慢慢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肢体、手势、表情、眼神根据歌曲风格等进行模仿和自我表演,在教完一首歌曲时,让学生担当相应的角色,可以是童话角色,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这种即兴表演不但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记住歌词和旋律,而且对音乐的乐感也有了较好的学习和提高。

  三、儿童心理干预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音乐作为是人类古老而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而音乐课堂教学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艺术教育手段,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愉悦式教学,它不像其他学科有着繁重的习题作业和升学压力,它有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它能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

  结语

  儿童干预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健全和创新型课程模式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在音乐课堂中解决了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郭红丽.学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法——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高校科技,2019(05):102.

  [2]刘文彬.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干预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05):172.

  [3]姚诗晗,李贵平.心理干预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7):280-281.

  基金项目:课题,儿童心理干预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阿坝师范学院2018年二级学院质量工程校级重点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儿童心理干预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编号:201807023。

  (杨哲,女,汉族,四川省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方向。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四川汶川, 6230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