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从业者在当下似乎是一个很让人同情的身份——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冲击,纸媒受到的冲击最大,常有人带着既优越又同情的口吻跟我说:“我已经几年没看过报纸了,我身边也都没有看报纸的人了,手机上什么新闻都有“唉。”一声“唉”字意味深长,我懂,是让我早点改行,或早到蓝翔学门手艺备用。
唱衰传统媒体和奚落纸媒已经成为时尚,传统媒体从业者辞职时会充满情怀地踹东家一脚,新媒体从业者会一边扒着纸媒新闻一边喊纸媒快完了,新闻学教授充满忧虑地让学生转向新媒体,自媒体大伽们狂妄傲慢地声称“内容为王是个屁”——一两家纸媒的停刊更被这些论者兴奋地当成了论据。其实,这种观点肤浅无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命运其实是连在一起的。当下的危机是媒体普遍的危机,无论是新媒体、旧媒体,还是自媒体。
一些人只看到一两家传统媒体停刊,却看不到每天死掉的自媒体成千上万;只看到几家新媒体拿到了融资过得挺风光,却看不到无数新媒体艰难煎熬;只看到纸媒广告和发行下滑,却看不到凤凰无奈裁员、百度冻结招聘,看不到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相比去年大幅下滑,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越来越低。新奇的东西总能让人迷恋,公众的新媒体迷恋期和自媒体发展的泡沫期正在悄然消退,信息过剩之下甚至产生了厌倦,会有一个回归传统的过程。
当然,我这篇文章并非想谈媒体业共同遇到的危机,而是想谈在这个手机和网络附体的信息过剩时代,为什么还需要订一份报纸。
手机毁灭专注力,报纸让人专注与深思
手机和网络对现代人的一大伤害是,毁灭了人们的专注力,只要身处网络和手机环境,我们就很难保持5分钟以上的专注力,时间和思维很容易碎片化。所以虽然很忙,我每天都会有一小时的时间与手机和网络隔离,专注读书看报,从而避免让迷失于碎片化的信息陷阱和“自以为遍览了新闻,却只是粗读了标题”的幻觉中,没有专注阅读,对很多事情至多只是知道,而没有明白。
很多人对于“手机毁灭专注力”的危害还没有深刻的认知,就拿我来说,常有扔掉手机的冲动。想着要做某件事的时候,突然来了个电话,接完电话就忘了刚才想做什么事来着。刚准备在电脑上写文章,突然提醒有新的微信——看了一下微信,倒是想起刚才想做什么事了,可写作的思路又断了。手机阅读确实便捷,让人形成信赖,我们的专注力,正是被我们热爱的东西给毁了,以迎合我们的惰性的方式毁灭着人类的很多优秀品质。
如今很多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了,地铁上、饭局上、开会时、排队等候时,都低着头盯着手机屏幕——有时我在地铁上看书,好像倒成了另类,被一群看手机的人当成了怪物。其实,虽然手机浏览信息似乎很方便,但很难“专注”阅读,来了个短信,来了个电话,弹出一条新闻,QQ或微信闪了一下,注意力很容易就转移了,至多只能看个标题。在专注缺失之下,虽然获得很多信息,有了灵感火花,却没有思考,失去了对某个问题深入思考的能力。所以有学者批评现在的年轻人:读书太少而想法太多。
在手机上看新闻,虽然是從《中国青年报》上转载的,但拿着手机看和拿着一份报纸看,心态和效果完全不一样。报纸这种媒介有利于让人形成专注的深阅读,心无旁骛,拿着一张报纸,白纸黑字,完整文章,很容易让人沉浸于线性文字和逻辑之中,边思考边阅读,回过头去再琢磨,完整阅读没有中断。一个边听音乐边刷手机看信息的人,与一个在图书馆阅览室看报纸的人,专注度完全没法比。网络和手机阅读,诱导你只是看看标题,而报纸的形式则引导你看全面的内容。在网络上,很多时候只是被动阅读,是无思考的信息消费,而报纸这种形式则鼓励思考。网络和手机鼓励在此起彼伏的热点中快速消费,而报纸鼓励慢下来品味。多看书多读报纸,就是对手机谋杀现代人专注力的抗拒。
报纸替你从海量信息中
梳理有价值的新闻
手机和网络上的信息确实是海量的,但你不可能阅读所有信息,只是选择觉得有趣和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只消费很少一部分。所以,“海量”对你并没有什么用,对你来说多数都是垃圾;而报纸是一次梳理和选择,减轻了海量信息给你带来的判断和选择压力。
有人迷恋手机和网络上接收新闻的快,一有突发新闻,客户端立刻弹出。可这种快在全息时代真没太大意义,一秒钟内迅速刷遍全网,然后接下来你会从不同途径不断接收到你已经知道的信息。想要深入地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还得看第二天报纸上记者深入翔实且经过严格的把关以保障其真实客观的“特别报道”。当然,“快”和“慢”也并不冲突,第一时间通过新媒体了解到事件的发生,然后通过报纸了解现场准确细节和前因后果。
付费支持原创,不要用点击养懒汉
有人会说,即使当下新闻生产的主力仍然是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深入报道还得看传统媒体,但传统媒体的内容很快能在网上免费、方便地看到,何必再花钱买一份报纸?
我总觉得,读者真没必要贪这个便宜。确实,在当下知识产权得不到完善保护的语境下,纸媒作品很容易被偷被抢,维权成本很高——纸媒生产了新闻,为一条新闻付出了巨大的生产成本,网媒新媒鼠标一点就转走了。如果网媒新媒总这样吃白食,新闻生产者拿不到阅读量带来的红利,红利都被转载者拿走了,那谁还愿意投入巨资去生产有价值的新闻呢?当下在生产者与转载者之间这种不平等的利益分配模式很难维持,生产者拿不到红利,生产的积极性会越来越弱,高质量的新闻产品会越来越少。
报纸的责任是生产优质新闻,读者的责任是花钱支撑生产者——不是心安理得地享用免费午餐,而是花钱买报纸去支持原创,付费才能看到高质量的新闻,让生产者而不是复制者受益,才能激励生产者生产高质量新闻。不去支持报纸,而是手机点击和浏览从传统媒体转载的新闻,是纵容着媒体业的不劳而获,支撑着“生产者为转载者打工”的不平等分配格局,在打击生产者积极性之下推动着新闻质量的低劣化。
读报培养独到和主见
每天几大门户网站的面孔虽然看上去不一样,但内容基本差不多,头条二条差不多,几个热点也是互相转载彼此复制,看一家网站就差不多了,内容严重同质。可报纸之间并不一样,个性非常明显,报纸气质迥然,新闻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新浪和腾讯有所不同,但这种个性差异,没法与《新京报》与《中青报》的不同相比。这就是生产者和转载者之间的差别(当然,一些门户也在尝试进行新闻生产,打造自己的核心产品),生产者有自己的主见,有独到的视角,有自己的新闻理念和专业追求,而转载者进行二次生产的空间就小多了,所以热点的选择很容易同质化。
依赖手机和网络去阅读信息,看其他人都能看到的同质信息,在同质中养成的是同质的平庸思维和均等化的大众思维;而读不同个性、有独特精神气质的报纸,在长期熏陶中则容易被培养出与报纸气质相近的个性。读一份报纸,不仅仅是读其中的新闻,更是与这份报纸工作的名记名编们的对话,读他们的个性与思想,并在思想上融入其中。
特别是学新闻的学生,有必要戒除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而多读报纸,长期关注某一份报纸,从纸媒中获得独到的见解,从集中着媒体精英和最能代表着新闻精神的纸媒中获得新闻营养,接受新闻报纸中所深浸的精神熏陶,并形成知识和思想的积累。
读报避免看中毒的新闻
牛奶中有三聚氰胺,新闻中也有。而新闻之所以中毒,很多就是在网络转载和传播中形成的,网络标题党就是一个让新闻中毒的过程。网络转载报纸新闻,忠实于原文原封不动地转也就算了,可很多编辑会自作聪明地对标题进行二次生产,将并不代表新闻原意的非核心细节,甚至违反新闻原意的片段提炼到标题中,形成很大误导。
这样的新闻太多了。前几天有人写了一篇文章,批评某家门户网站的标题党,列数“别人的标题”和“某网的标题”,让人看到了网络标题党的泛滥和毒素。没有谁比新闻生产者更了解某一条新闻的本意,纸媒的标题最能客观地反映新闻原貌。读报纸,就是读最原汁原味的新闻,避免在转载中被添加毒素。
“灾难文艺腔”越来越被大众排斥
发生事故和灾难后,媒体应该如何报道和评论灾难、文学如何表达灾难悲情,“反思”与救援是否存在冲突,“感动”和“歌颂”是否應有节制,成为每次灾难讨论中一个热议的焦点。总体来看,“灾难报道和评论应该说人话”已经成为共识,那种不合时宜地将灾难诗意化的“灾难文艺腔”越来越被大众排斥。每一次灾难,都会冒出一些“借灾难表演媚态”的文学奇葩,这种奇葩一出现便会成为众矢之的。
“灾难文艺腔”有各种表现,总的说来,就是让人读着感觉非常不舒服,与灾难带来的悲痛氛围极不协调。看不到对受害者和遇难者的悲悯与同情,有的只是空洞的抒情,绕来绕去地用一堆滥俗的意象堆砌“感动”,用虽有气势却没有真情实感的排比句硬凑“赞歌”。不顾受害者及遇难者家属的悲痛,用抽象的大词和宏大的叙事遮盖个体痛不欲生的悲伤,用救灾的剪影将灾难诗意化。不是面向灾难,而是借灾难寻找自己的存在感,甚至把别人的灾难当成宣传自身的机会。那些文字听起来很文艺,却空洞无物,只有“文艺”而没有“人文”。
曾有网友总结过一些可套用的“文艺装逼句式”,包括:一定要幸福哦!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我们是糖,甜到哀伤。我听到风是香的,我看见雨是甜的。谈论孤独:熄掉灯,请让我守着寂寞搁浅。描写时间:年华散尽,光阴在你掌心镌下深深的纹。引用古典:你弹奏的肖邦,是我心底的霜。堆砌辞藻:像蜃楼般参透美眷,在荒芜里辗转斑斓。套用上这些句式和话语,就显得很文艺。就像那句引起争议的“感谢你无数次游过那悲伤的水域”一样,听起来很美很文艺,却脱离了灾难的悲悯而成为纯粹的文字技巧和修辞炫耀,没有任何人文和情感含量,没有人性的温度。
无须举例,每一次灾难中都可以找到很多与上述表现对应的报道、评论和诗歌。从这种“灾难文艺腔”的泛滥中,看到的是一些人失去了用人话表达悲伤的能力,看到了灾难表达的话语贫乏、思维偷懒和情感枯竭,很多时候失去了表达的本原,而成了带着某种利益追求的表演。当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灾难的真诚悲痛时,就成了一场消费灾难和表演悲伤的、无耻的文学竞赛。
前几天看到一个学生写的评论,感觉很难受。这篇针对近来某次灾难的评论,就属于我批评的“灾难文艺腔”,没有对何以发生灾难的追问,没有对灾难带来伤害的悲悯同情,无非是把一堆听起来很“正能量”的大词、大事、大手笔堆在一起,然后是堆砌力量、阳光、前行、激情、坚持、喝彩、勇气、温暖、祝福这些听起来很好的词,最后还借机宣传了一下自家的学校。
这篇文章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该校另一位同学还撰文批评了这篇文章。我在微信中这样点评:把一堆事情烩在一起抒情,从灾难、歌颂到宣传自家大学,如此大的逻辑跨度,不怕扯着蛋吗?一些学生,还没学会评论基本功把基本道理讲清楚,就写这种空洞、矫情、生拉硬扯、不知所云的宏大叙事。这种空洞无物的文章并非个案,我到大学去做演讲比赛评委时听过不少这种腔调的表达,可称之为“学生干部演讲腔”。灾难中凝聚人心需要“正能量”的支撑,但不是把一堆看起来很正能量的词堆在一起,就可以起到正能量的效果,需要将自己的心融于其中,用情怀的力量将这些词联系在一起,才能抵达另一个人心。
文章既然是写给读者看的,就应该让读者在面对灾难时产生共情共鸣。读者的情感触角是很敏感的,尤其是发生灾难时,触角更为敏感。是表达真情实感,还是表演悲伤,是动情、矫情,还是僵硬的煽情,读者一看便知。
有人排斥救灾的感动和对英雄的赞美,我倒觉得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总停留于对灾难的悲痛和愤怒中吗?我们确实被英雄的行为感动了,为什么不能感动呢?感动,就是在悲壮中寻找支撑和凝聚人心的力量,但如果用整齐划一的感动遮盖其他情感,将感动变成没有节制的、甩脱了灾难悲悯的文艺抒情,这种本来高尚的情感就被异化了。
曹林:作家,媒体人。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