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农业史的国家,同时中华民族是有着极其丰富的农业生产传统和灿烂农耕文明的民族。然而,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全球一体化的脚步,这个历史上早熟的传统农业国家正迈着稚拙的步伐,去追逐现代农业的踪影。当小农经济遭遇集约化农业,当手工耕作遭遇现代化农业设施,当单一农产品遭遇丰富多彩的进口农产品,昔日的农业大国显得如此这般地手足无措,中国农业如何由大变强,现代农业将何去何从?
舒尔茨先生在他的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又指出:“精通农业是一门可贵而难得的艺术。”把农业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层面,同时他又指出:农业不仅仅是农学的范畴,更应该放到经济学的层面从系统而宏观的角度去衡量。2008年,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在两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创意农业”这个概念,但当时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党的十八大召开,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此,一群有志于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共同发起并成立了新农学派。新农学派尝试转变传统农业单一的生产模式,创构以服务为导向的新兴农业形态——服务型农业。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新农学派将探索以美学经济理论、现代经济理论、战略资本理论、消费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创意经济为理论核心,即以农业、工业、服务业乃至智慧产业为跨界整合实践体系,其理论基础是瞄准世界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前沿,同时依托中国经典文化,着力构建创意农业新的理论创新体系,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理论核心是把附加值文化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利用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培育农产品附加值文化,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我们认为,创意农业是以“通过产业融合与创新,实现人人向往的新田园生活方式”为宗旨,最终为建设国家“以创新机制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远目标而努力的不朽事业。
所谓美学经济,是以美感体验和文化创新为核心内容、向消费者提供具有深度体验与高品质美感的审美过程、使消费者愉悦为目的以获取收益的新型产业。创意农业美学经济的本质在于:在创意农业美学经济环境里,农产品、农业生产景区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审美的环境,新型农民将由美产生的深度体验和心情的愉悦作为产品,以特定载体承载并进行销售。创新是创意农业的源头活水。创新是思想,是灵魂,对创意产业起着带动作用。没有了创新,创意产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意农业将创意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是将创意产业更加具体,更加专业,更加富于匠心,并以现代服务业的标准引领生产型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挖掘中国农业文化可以说是目前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因为中国具有极为丰厚的农耕文明遗产,可以发展成为极具生活体验性和文化亲同性的各类文化产品,我们同时还要参照世界先进经验。目前中国针对创意农业的研究与实践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一、都市型创意农业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城市生活将在两极之间展开,一极是城市生活,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快捷与方便,另一极则是在乡村田园中呼吸自然,释放真我。田园生活必将成为周末经济与度假经济的“新常态”。以都市型创意农业为依托的田园文旅产业蕴含着巨大发展机遇,“逆城市化消费”成为日渐上升的新趋势。近年田园文旅发展的特点首先是从单一观光型农业向休闲、教育、体验型农业发展。过去休闲农业多是以农业观光和农家乐为主,功能单一,层次较低。因此田园文旅在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和农家乐的同时,还开发了乡村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资源,增加了文化休闲、娱乐、演艺、养生、健身和回归自然的内容,从而使田园文旅向高品位、高层次、多功能方向发展。其次是田园文旅从自发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过去,田园文旅很多是自发发展的,沒有经过规划论证,经营管理不规范。近年来,各地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都重视规范化管理,制定了农业旅游和民俗旅游的评定标准,有的还对农家乐和休闲农庄制定了星级标准。依据标准定期进行评估,使休闲农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再次是田园文旅的发展考虑到了新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密切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村建设与整治,生态环境改善等各项工作开展,使田园文旅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都市型创意农业的主要开发模式:
1. 连片开发模式。
就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基础设施,带动农民集中连片开发现代休闲度假农业。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通过水、电、气、路、卫生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优势开发各种农业休闲项目,供城市居民到农业园区参观、休闲与娱乐。该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综合服务。主要类型包括休闲度假村、休闲度假农庄和农场、乡村酒店等。如北京市蟹岛度假村基本上都在采用该开发模式。
2. 村镇旅游模式。
许多地区在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将休闲农业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结合在一起。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点,开发休闲旅游。主要类型有整建民居和整建宅院型、民族村寨型、整建镇建筑型、新村风貌型。现已成为城市居民观光、娱乐、度假的休闲农业基地。安徽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北京门头沟爨柏景区等,就是利用农村古村落资源,修旧如旧,保留原始村落的风貌和农民的淳朴生活习惯,成为海内外乡村旅游的圣地。
3. 休闲农场和农庄开发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已不满足于简单的逛公园休闲方式,而是寻求一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利用节假日到郊区去体验现代农业的风貌、参与农业劳作和进行垂钓、休闲娱乐等现实需求,使农业休闲度假的社会需求日益上升,使我国众多农业科技园区由单一的生产示范功能,逐渐转变为兼有休闲和度假等多项功能的农业园区。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型、园林观光型、农业科技型、务农体验型,如北京“番茄联合国”、上海“多利农庄”等。
4.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休闲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乡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代表作品有云南民族村等。
5. 产业带动模式。
休闲农园首先生产特色农业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通过休闲农业这个平台,吸引城市消费者来休闲娱乐与采购,从而拉动产业的发展。在这类园区,游客除休闲旅游,还能带回农业深加工产品。如国家级龙头企业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其生产基地类似观光工厂,以“景观化工厂、艺术化生产”为宗旨,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把都市休闲农业和农业产品加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都市型农业新典范。
二、园区型创意农业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人增地减和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要保障和增强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必须突破农业生产人均资源紧缺、生产规模狭小、组织化程度不高的传统农业经营制度的瓶颈约束,发展现代农业,通过适度规模的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通过发展形成资源集约、成本节约、与农民共享收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是我国现实情况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和供给能力、保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持续稳定增收、提升区(县)域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
我们可以预测,农业由分散向集约转变,农业由一产种养殖向二产工业化生产延伸,引导传统农产品原材料生产和产地销售模式转向农产品加工和终端市场供应链渗透,是摆脱农业发展依赖财政补贴、保障农产品流通顺畅和价格稳定、农民从市场中真正获利的唯一出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农业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农业新兴经济发展热点。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抢占这个经济发展制高点十分关键。
三、品牌型创意农业
目前,创意农业规划的经典品牌案例当属艺薯家品牌系统实施案例。
最近,国家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前总理温家宝也曾经说过,把小土豆办成大产业。实质上两届政府均把马铃薯放到了国家食品安全的高度,因为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而在服务型产业链方面缺乏创新。因此以马铃薯食品作为主打的轻餐饮品牌“艺薯家”产业链,从发展之初就确立了三个方面的发展方针:品种专业化、品牌现代化、品质标准化。
第一,品种专业化。从马铃薯种植基地的选择、田间的管理维护到马铃薯品种的选择,以及对消费者的產品教育,都必须做到科学、专业。因此“艺薯家”选择了“马铃薯之乡”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及北纬41度的黄金种植区,建设“艺薯家”马铃薯种植基地,从绿色安全环境的生产种植源头来保障食品安全。
第二,品牌现代化。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已经到了产业链末端的重点建设期了,也就是说“产业市场化”的建设时期。打造“世界主餐,中国味道”的“艺薯家”品牌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形象体现上,还是在品牌定位以及品牌的诉求方向与方式上,都在积极与人们的现代化需求进行着紧密结合,让马铃薯在消费体验上更时尚化、年轻化。我们倡导的马铃薯饮食文化,让“艺薯家”成为了走出大草原的创意农业品牌,通过未来百厨万店计划,将开创中国创意农业一道亮丽新风景。
第三,品质标准化。农业品牌的建设与发展,最核心的基础就是农业产品的品质基础。而人们常提到的“食品安全”,归根结底,主要源自“农业产品安全”。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是一件大事,解决好土豆的种植、验收、销售和深加工等价值链条中的各个环节的标准化问题,是马铃薯食品生产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认为,农业也时尚,农业也优雅,农业也文明。创意与农业的结合,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带来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增收。农业需要创意,创意让农业拥有了时尚气息,更改变了农业生产结构。创意农业的开发实际是传统农业的延伸拓展,这一延伸并不仅仅局限于农业单一产业层面上,而是需要整合多层次产业链,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从而成为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创意农业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呈多样化,传统的农业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创意农业用文化元素提升其产业附加值,通过创意满足了人们精神和文化需求,从而提高了消费需求,开拓了新的消费空间。因此也就实现了农产品和产业的增值,让有限的农业资源变成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无限源泉,让广大农民因创意而扩大了增产增收空间。
21世纪随着信息革命的迅猛到来,农业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传统的农业边界在不断延伸,亟待呼唤消费者与生产者紧密关联的新农学知识体系,运用创新思维来让大自然满足人类的需要。未来,创意农业将在新农学理论指导下,继续探索创意创新的实践,吸引更多的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到整个创意农业的生态环境链条之中,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换一种创新思路,多一些创新方法,摸索一些创新模式,用现代知识体系和国际视野缔造创意农业的美学经济,一起打造社会主义农业的美丽新田园!
马达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