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孙犁家的旧对联

时间:2023/11/9 作者: 幸福·悦读 热度: 17253
王文静

  年关,读孙犁的《我也有欢乐的时候》,不仅读到前辈大家儿时的欢乐,更读出了蕴藏在文字中的古老春节文化。

  孙犁家的春节,是从贴对联开始的。当时的孙家,地处偏僻农村,贴对联的人家极少。只因孙犁父亲在安国县城做生意,身为商家,多少有些讲究,每逢年前是要贴对联的。

  孙犁父亲托写得一手好字的同事将对联写好,捎回家中的。童年的孙犁,已经读书认字。父亲捎回的对联背面都注明“上、下”两字。孙犁念完对联,再交给不识字的叔父。

  叔父承揽一切贴对联的杂活:打浆糊、扫门板、刷贴,依照传统习惯,分上左下右贴好。那些对联里,孙犁记得有一副为:“荆树有花兄弟乐,砚田无税子孙耕。”孙犁父亲认为这最合乎他家的情况了。

  上联“荆树有花”的典故,出自南朝梁吴均《续吴谐记》:汉代田真、田庆、田广三兄弟分家,决定把院中的紫荆树也分三段,各家一份。第二天砍树时,紫荆已枯死。田真见此情景,对两个弟弟说,树听说分为三段,自己枯死,我们真不如树呵,说完悲不自胜。兄弟仨决定不再分家,而紫荆树居然又复活了。

  后来,人们以“紫荆”比喻兄弟骨肉相连。“荆树有花兄弟乐”說的是只有兄弟和睦,家业才能兴旺发达。

  “砚田无税”是旧时熟语,表达对读书生活的向往。如清代伊秉绶《砚铭》:“惟砚作田,咸歌乐岁。墨稼有秋,笔耕无税。”

  孙犁父亲盼着身体羸弱、酷爱诗书的儿子读书明理,勤奋向上,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后,最差将来也能考上县邮政,端上文化“铁饭碗”吧。但他却未曾料到的是,他的开明和期待,为中国文坛培养了一位大家。

  摘自《羊城晚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