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父子应是忘年交

时间:2023/11/9 作者: 幸福·悦读 热度: 16648
冯骥才

  儿子考上大学时,闲话中提到费用。他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的学费。”

  我和妻子都吃一惊。我们活得又忙碌又糊涂,没想到这种事。我问他:“你哪来的钱?”“平时的零花钱,还有以前过年时的压岁钱,攒的。”

  “你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钱呢?”我不解。

  他不语。事后妻子告诉我,儿子说:“我要像爸爸那样,一切都靠自己。”于是,我对他肃然起敬,并感到他一下子长大。那个整天和我踢球、较量、打闹并被我爱抚地捉弄着的男孩儿已然倏忽远去。人长大,不是身体的长大,不是唇上出现的软髭和凸起的喉结,而是一种成熟,一种独立人格的出现。但究竟他是怎样不声不响、不落痕迹地成长,忽然一天这样地叫我惊讶,叫我陌生?是不是我的眼睛太多关注于人生的季节和社会的时令,关注那每一朵嫩苞、每一节枯枝、每一块阴影和每一片容光,关注笔尖下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和每一个词语的准确,因而忽略了日日跟在身边却早已悄悄发生变化的儿子?

  我把这感觉告诉给朋友,朋友们全都笑了,原来在所有父亲心目中,儿子永远是夹生的。

  对于天下的男人们,做父亲的经历各不一样,做父亲的感觉却大致相同。这感觉一半来自天性,一半来自传统。

  父亲,天经地义是家庭和子女的保护神。天职就是天性。至于来自传统的做父亲的感觉,便是长者的尊严,教导者的身份,居高临下的视角与姿态。

  我们就在这一半天性一半传统中,美滋滋又糊里糊涂做着父亲。等到儿子一旦长大成人,才惊奇地发现最熟悉的变为最陌生,最近的站到了最远,对话忽然中断,交流出现阻隔。

  原来,每个父亲都会面临重新与儿子相处的问题。如我,就试着开始一点点向儿子走近。

  当我看到了他独立的世界和独立的人格,也就有了与他相处的方式。对于一个走向成年的孩子,千万不要再把他当做孩子,而要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男人。

  我开始尽量不向他讲道理,哪怕这道理千真万确,我只是把这道理作为一种体会表达出来而已。他呢,也只是在我希望他介入我的事情时,他才介入进来。我们对彼此的世界,不打扰,不闯入,不指手画脚,这才是男人间的做法。我深知他不喜欢用语言张扬情感,崇尚行动本身;他习惯于克制激动,同时把这激动用隐藏的方式保留起来。

  儿子,在孩提时代是一种含意。但长大成人后就变了,除去血缘上的父子关系之外,又是朋友,是一个忘年交。而只有真正成为这种互为知己的忘年交,我们才获得圆满的做父子的幸福,才拥有了实实在在又温馨完美的人生。

  摘自《广州日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