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打造人生的“007”等

时间:2023/11/9 作者: 幸福·悦读 热度: 16464
周 毅等

  打造人生的“007”

  周毅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电影市场并不景气,各大公司都为生存发展而忧虑忡忡。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同样陷入困境,为了寻找突破口,公司上上下下费了不少周折,但仍未见起色。这时,有人提议:是否可以用英国间谍007为原型,拍摄一部故事片在全球发行。提议一经提出,公司老板立即拍板并着手实施。

  剧本写好后,导演开始寻找演员,硬派小生肖恩·康纳利有幸成为007的扮演者。半年后,影片杀青。1962年,007影片《诺博士》在金球同步公映。气势磅礴的画面、悬念迭起的情节、激烈火爆的打斗立即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影迷。当年即创造了近六千万美元的票房,这在当时是个惊人的奇迹。两年后,公司又有人提议:为什么不能再拍一部007呢?当时公司内部不少人都反对,理由是:同样的影片再拍一部未必讨好,也未必能收回成本。公司老板却坚决支持这一建议。于是第二部007《来自俄罗斯的爱情》重磅推出后,又一次创造了辉煌。除了激烈、格斗、悬念之外,又添加了新的“佐料”邦女郎。当年,该影片为公司换回了近八千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直到这时,哥伦比亚公司才意识到:“007”是个卖点,是吸引全球影迷的焦点。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将007系列化呢?演员可以更换、剧本可以重编、情节可以推新。于是,英俊硬朗的邦德、美女香车的画面、悬念火爆的情节、充满智慧的想象成了007影片的标志。从1 962年的《诺博士》到2006年的《007大战皇家赌场》共拍摄了二十余部系列影片,几乎每两年一部。从肖恩·康纳利到罗杰·摩尔,从布鲁斯南到现在的丹尼尔·克雷格,一个又一个邦德形象深入人心;从一个邦女郎到同部影片若干个邦女郎,无不吸引眼球;从第一部六千万美元到最新一部的五亿美元,共创下了四十多亿美元的票房。可以说,007邦德影片开创了电影史上的神话,即便是《哈里·波特》与之相比也略逊一筹。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高明之处在于:将偶然问发现的“机会”和“闪亮点”无限制地持续下去。试想,如果拍完两部后就放弃,绝没有今天的奇迹。

  也许,许许多多的人都有各自的优势,也都有过瞬间的成功机会。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学会刻意地去打造人生的“007”,让成功变成“系列”。

  摘自《潮州日报》

  有一种歧视催人奋发

  刘春平

  1871年5月6日,一个叫做维克多·格林尼亚的男孩出生于法国瑟儿堡一个有名望的资本家家庭。他的父亲经营一家船舶制造厂,有着万贯资财。在格林尼亚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境的优越,加上父母的溺爱和娇生惯养,使得他在瑟儿堡整天游荡,盛气凌人。他没有理想,没有志气,根本不把学业放在心上,倒是整天梦想当上一位王公大人。由于他长相英俊,生活奢侈,瑟儿堡好些年轻美貌的姑娘都愿意和他谈情说爱。也就在这时,他受到了沉重的一击。

  在一次午宴上,一位刚从巴黎来瑟儿堡的波多丽女伯爵竟然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被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了视线!”这如同针扎一般刺着了他的心。他猛然醒悟了,开始悔恨过去,产生了羞愧和苦涩之感。从此他发奋学习,要追回过去浪费掉的时间。21岁时,他离开了曾使他堕落的家庭,留下了一封信,写道:“请不要探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地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出一些成就来的。”

  他来到里昂,拜路易·波韦尔为师,经过两年刻苦学习,终于补上了过去所耽误的全部课程,进入里昂大学就读。

  在大学学习期间,他苦学的态度赢得了有机化学权威菲利普·巴尔的器重。在巴尔的指导下,他把老师所有著名的化学实验重新做了一遍,并准确地纠正了巴尔的一些错误和疏忽之处。终于,在这些大量的平凡的实验中格氏试剂诞生了。

  格林尼亚一旦打开了科学的大门,他的科研成果就像泉水般地涌了出来,仅从1901至1905年,他就发表了二百篇左右的论文。鉴于他的重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12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多年以后,格林尼亚回忆起那段经历,他一点也不恼恨波多丽女伯爵,相反还十分感激她。他说,如果没有女伯爵的“歧视”,他绝对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有人说:“人生在世,最令人痛心疾首、最难忍受、也最难忘却的就是歧视。”其实,遭受别人歧视并不可怕,真正的可怕莫过于自己歧视自己。歧视既可以使人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也可以使人奋发向上,勇往直前。意志薄弱者被歧视淹没了生命的光辉,而坚强者则从歧视中寻找到奋发向上的支点,如火焰中更生的凤凰,把生命之花装扮得美丽芬芳。

  摘自《科教新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