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锦│句
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3.一聚一散最伤神,还不如不聚的好,所以向来喜散不喜聚。
《红楼梦》是一部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曹雪芹的家世从鲜花着锦之盛一下子落入凋零衰败之境,使他深切地体验了人生悲哀和世道无情,也摆脱了原属阶级的庸俗和褊狭,看到了封建贵族家庭不可挽回的颓败之势,带来了幻灭感伤的情绪。他的悲剧体验、诗化情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全部熔铸到《红楼梦》里。《红楼梦》开卷第一回有两篇曹雪芹自序,自述写作缘起、写作经历和心得体会,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原则。他既不借助于任何历史故事,也不以任何民间创作为基础,而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字字看来皆是血”,渗透着作者个人的血泪感情。作品“如实描写,并无讳饰”,保持了现实生活的多样性、想象的丰富性。形形色色的人物关系,显示出富贵之家的荒谬、虚弱及其离析、败落的趋势。他所写的人物打破了过去“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写法,使古代小说人物塑造完成了从类型化到个性化的转变,塑造出典型化的人物形象。
书名:《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国籍:中国
职业:小说家
代表作品:《红楼梦》
主要成就: 曹雪芹(约1715年—約1763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家道衰落后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可以说这是他最伟大的贡献。《红楼梦》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术界围绕《红楼梦》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与谈论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红楼梦》需要推荐吗?不需要!千古奇书《红楼梦》自带光环,“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需要推荐吗?需要!《红楼梦》因其厚重让众多读者“敬而远之”,尤其是在“碎片化阅读”流行的当下,不少人因“无暇细观红楼里家长里短”过其门却不入。如果经典作品成为网络所言“人人都知其经典,要推荐给别人读而自己坚决不读的东西”,那么我们怎能从先贤创造的博大宝库中采撷精华呢?
未读《红楼梦》,人们常误以为这是一部爱情小说,讲宝黛钗的“三角恋”罢了;也有人看到了政治斗争的内容,将其定位为政治小说;这样理解《红楼梦》未免太片面了。
《红楼梦》是曹雪芹为我们留下的一幅封建末世极其生动而真实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描绘风月繁华的封建大家庭到头来恰似一场幻梦破灭的长篇小说。小说写到的东西太多,如建筑、园林、服饰、饮食、礼仪、戏曲等等,综合体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小说如此“厚重”,需要作者多才多艺、倾尽全部生命和心血来创作。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基本完成了书稿。可惜在之后的传阅过程中,八十回之后的书稿遗失,《红楼梦》遂成残稿。后经乾隆朝高鹗(证据不足,现写为无名氏)补足,小说才得以完整面目示人。续书虽使《红楼梦》“全璧”,但也削弱了原著的悲剧效果,为不少红迷、红学家所诟病。
《红楼梦》的构思非常奇妙、精细而严密,这也是吸引读者不断探索咂摸的地方。情节的设计、人物的言行、诗词曲赋的运用都置于全书的有机大结构中,“草蛇灰线,伏笔千里”。文中安排了很多伏笔,例如第五回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写到的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暗示了她们每个人的命运与结局。而书中“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千红一窟”(千红一哭)、万艳同杯(万艳同悲)等谐音设计,更是以假存真、实录世情,把“一把辛酸泪”用“满纸荒唐言”表达了出来,让读者不由得在一种神秘感中探求故事背后的深意、奥秘。
曹雪芹的家族在其幼年时由盛转衰,《红楼梦》就是在他亲身经历的生活素材基础上创作的。有人认为贾宝玉即曹雪芹,也有人考证贾宝玉的原型是纳兰性德。而我们认为,贾宝玉是曹雪芹在自己生活的基础上,提炼新素材而创造出来的全新人物形象。贾宝玉的形象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他反对封建传统观念,厌恶读书人热衷功名、走封建仕途之路。尤其可贵的是他的“水泥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还有他朴素的平等思想,对下人从不以“主子”自居,而是给予关心和关爱,这是极其可贵的民主主义新思想的萌芽。
除贾宝玉外,曹雪芹在书里塑造了大大小小四百多位人物,这些人物面目各异,有优点也有缺点,作者如实描绘、从不讳饰,体现出作者有别于传统的高超技法。
《红楼梦》因其巨大的价值而享誉中外,无数读者将其奉为精神家园,开始对小说进行阅读和研究,成为红迷、成为红学家。而他们的努力也让红学成为一门显学,这也是世界文学研究史上极少有的现象。
真可谓:一本《红楼梦》,梦里多少乾坤;无数解梦人,迷踪几回探秘。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