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总是在奉献的羔羊,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推动它走向这样一个结局:彻底为自己献身。因为它此前的奉献是如此之重,我们已无法承担。所以,在文艺作品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局面——勇于献身者,最后的结局常是彻底献身。
忠诚的爱——你就要甘愿做我的炮灰
许多人会感动于小说第一页的一句话——“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情”。听上去这是多么忠诚的爱。然而,当我读到这句话时却痛苦起来,我讨厌这个句子中对哈桑这种情感的赞誉。因为这让我想起最近常在我脑海盘旋的一个词汇——爱的炮灰。
有时,我们会甘愿做一个人的炮灰,觉得那样才有爱一个人的感觉;有时,我们会要求别人做自己的炮灰,以此来证明这个人的确爱自己。当阿米尔——抑或作者——在怀念“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情”时,其实就是在渴望哈桑做自己的炮灰。
那是阿米尔12岁哈桑11岁时,他们参加喀布尔的风筝大赛,这个大赛比的不是谁的风筝飞得更高更漂亮,而是比谁的风筝能摧毁别人的风筝,最后的幸存者便是胜利者,但这不是最大的荣耀,最大的荣耀是要追到最后一个被割断的风筝。这一次,阿米尔的风筝是最后的幸存者,而哈桑也追到了最后一个被割断的蓝风筝。阿米尔无比渴望得到这个风筝,因为他最大的愿望是得到父亲的爱,他认为这个蓝风筝是他打开父亲心扉的一把钥匙。
哈桑知道阿米尔的愿望,为了捍卫这个蓝风筝,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也想得到这个蓝风筝的坏小子阿塞夫和他的党羽羞辱。这时,阿米尔就躲在旁边观看,孱弱的他没胆量阻止阿塞夫的暴行,也不情愿跳出来让哈桑把那个蓝风筝让给阿塞夫。于是,哈桑就沦为了阿米尔的炮灰,他付出了鲜血、创伤和荣誉,而换取的只是阿米尔与爸爸亲近的愿望得以实现。阿米尔明白自己的心理,他知道胆量是一个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他的确在想: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
哈桑知道阿米尔看到了他被凌辱而未伸出援手,但他还是选择一如既往对阿米尔奉献自己。所以,当阿米尔栽赃哈桑偷了他的财物时,他捍卫了阿米尔的荣誉,做了阿米尔的炮灰。
对此,我的理解是,我们爱一个人,多是爱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越多,我们对这个人就越在乎,最终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我甘愿为他去死”。
他为什么甘愿去做炮灰
当知道了哈桑是自己的弟弟后,阿米尔去了喀布尔,从阿塞夫的手中将索拉博带回了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阿米尔求索拉博跟他一起去美国。索拉博一开始没答应,并说出了他的担忧:“要是你厌倦我怎么办?要是你妻子不喜欢我怎么办?”除了阿米尔,幼小的索拉博已没有其他亲人,他作为一个孩子产生这样的担忧不难理解。
在我看来,这更像是索拉博在替父亲说出他的心声。哈桑之所以做炮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担心阿米尔会厌倦自己,会不喜欢自己。这就很像一些家庭,那些最不受宠的孩子,反而常是最“孝顺”的孩子,他们在成年后为了得到父母的欢心会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以至于严重忽略自己的配偶和孩子的幸福。绝大多数孩子学会说的第一个词汇是“妈妈”,而哈桑说出的第一个词汇却是“阿米尔”。这个细节的直观理解是,哈桑将阿米尔视为最亲近的人,象征性的理解则是,阿米尔是哈桑的“心理妈妈”。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获得“心理妈妈”的爱,为了达到这一点,他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阿米尔渴望哈桑做他的炮灰,哈桑则主动愿意做阿米尔的炮灰。然而,任何一个人都不值得另一个人做炮灰。因为,奉献者的生命重量会压得接受奉献者喘不过气来,后者会发现,除非他给以同等分量或更多的回报,否则他心中总会有歉疚。
亏欠感是我们最不愿意有的一种心理,而如何处理亏欠感便成了左右我们人生道路的一个关键。更多人的办法是阿米尔的道路——贬低或逃避自己亏欠的人。
当躲着看哈桑被阿塞夫凌辱时,阿米尔觉得为了用蓝风筝赢取父亲的爱,牺牲哈桑是必须的,这就是贬低。通过贬低奉献者的生命价值,接受奉献者的愧疚感降低了。除了贬低外,阿米尔还选择了逃避。因无法面对哈桑,他栽赃哈桑偷了他的钱财和手表,最终导致哈桑離开他的家。
但他越贬低、越逃避,他的歉疚感就越重。所以,他最后又回到喀布尔,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救出阿富汗;所以,当阿塞夫将他打得死去活来时,他哈哈大笑。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罪人,因而渴望被惩罚。但哈桑只会继续付出,不会表达愤怒。他终于在阿塞夫这里得到他渴望已久的惩罚,他心里畅快至极,并感慨:我体无完肤,但心病已愈。
回到巴基斯坦后,阿米尔终于令索拉博放下疑虑,答应和他去美国,阿米尔说“我保证”。但是,当发现困难重重后,阿米尔一时忘记了“我保证”这句话,劝索拉博留在巴基斯坦的孤儿院一段时间。他忘了,进孤儿院后的那段历史是索拉博最不堪回首的日子。于是,不愿意再重温噩梦的索拉博选择了自杀。此后,尽管被救了回来,但他却陷入了奇特的自闭状态。
命运使得哈桑成了阿米尔的炮灰,作为轮回的一部分,现在阿米尔必须去做索拉博的炮灰,他必须以哈桑对待他的态度对待索拉博,才可能使得索拉博一点点地走出自闭,那时才意味着阿米尔的终极获救。
我向来只为一个读者写作:我自己
在我看来,第一流的小说必须具备一个特质:情感的真实。具备这一特质后,一部小说的情节不管多曲折、奇幻甚至荒诞,读起来都不会有堵塞感。《追风筝的人》就具备“情感的真实”这一特质。在这部小说中,高潮一个接一个,但不管情节多么令人震惊,它们似乎都是可信的,因为伴随着的细致的心理描写会令你感觉到这一切的发生仿佛都是必然。胡塞尼的这部小说对情感的描绘如此深刻而真切,令我不由怀疑这是一部自传。
我将《追风筝的人》列为第一流的小说之列,不仅仅是因为它具备“情感的真实”,也是因为这部小说的构思非常巧妙。前面提到,这部小说的高潮一个接一个,不断冲击读者的心灵。但用心的读者会发现,每一个高潮出现之前,作者都已经用隐喻和暗示的手法,预示了这些高潮的出现。并且,除了出神入化的心理刻画外,小说的情境描写也别具一格,既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具有鲜明的个人化。仔细阅读的时候,你感到一直是在以阿米尔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此外,胡塞尼的笔触既细腻,又有洞烛人性后而产生的沉浑有力感。
令人惊讶的是,第一部出版的小说便如此优秀,胡塞尼是如何做到了这一点?除了可能是自传的特殊原因外,胡塞尼在自序中的一句话还给出了另一个答案——我向来只为一个读者写作:我自己。
据我所知,这是第一流的小说家、导演和艺术家的共同特点。譬如日本动画之王宫崎峻便说过有同样意思的话:我从来不考虑观众。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