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村意表达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苑·经典美文 热度: 15878
李仙正

  ·/ 田园牧歌 /·

  江南忆,最忆耕读村落。

  初夏,带着多彩的神韵和夏日花草的芬芳,走进浙江省仙居县上横街村,漫游耕读村落,宛如巨幅江南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开。花鸟草虫,田园牧笛,青山碧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意境完美。

  步入村头,“耕读名贤廊”最先映入眼帘。于是,我们有的找空位坐在条凳上悠闲小憩,有的走动游览感受乡情民风,了解本土名贤人物。那种耕读传家的慢生活情调,返璞归真的旧时光彩色,回归自然的原生态风韵,尽显芳华。透过人体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官,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构成和谐完美的整体,充满生命意识。这时,我品尝到乡约的滋味,尽显原汁原味的耕读图。

  据《万历仙居县志》记载:“天下皆乡也,汇乡而成天下。问其乡之灵气,必以其人考之,而天下之大观备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名贤的高度肯定,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

  一抺抹浓缩的乡愁,一缕缕淡淡的情怀,似乎风轻云淡,又源远流长。静静的时光,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抹去了岁月的沧桑,依稀可见村庄的巨变,展示了耕读上横街的生命活体。前世与今生,旧貌与新颜,人文与物质。

  沿着村道,鲜明的白墙黑瓦、石头垒砌、夯土墙体等不同年代的民居建筑错落有致,交相辉映,默默地记录着岁月的痕迹;一路走来,亲水性很强的绕村沟渠淙淙流淌,纵横交错,遍布全村;横街中段的那眼“隔墙井”,设计了两个井口,用整块石头凿空六棱柱安装,象征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那是相传建村初期的遗物,让人触摸到祖先的智慧。

  行走上横街,快意心中留。先到“乡村驿站”看看,租辆共享单车骑游观光;累时再去“歇把起”歇歇,聊天、纳凉,听老人讲故事,和村人拉家常;闲时还到“三棵树”坐坐,那是乡村的书吧兼茶吧,一本书,一壶茶,安然自得的惬意时光滋养心灵,让生活慢下来……

  ·/ 半山溪声 /·

  春光静美,感染村落。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叫半山的地方很多,但被列入“中国传统文化村落”的村庄,仅浙江省黄岩区半山村一个。阳春三月,三三两两的梨树,一树一树的梨花,洁白如雪,明媚张扬地开在山村的院落内外,将江南风情的古村装点得春意盎然,风光旖旎。

  半山的美,美在村意表达。该村地处6000万年前花岗斑岩山体崩塌形成的现代冰缘地貌、山崩地裂地质遗迹的大裂谷景区出口,因藏匿于富山的半山腰而得名,故曰半山。据考证,半山村始建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当年,开基鼻祖金氏家族迁入此村,之后其他姓氏先祖择居而来。整个村落,一条绵长的山间小溪穿村流淌,几乎将建筑布局、区域地块劈成两半。山水相映,逐水而居,小溪孕育着两岸的半山人家,滋养着古村厚重的包浆,承托了岁月的痕迹。

  沿溪行走,一路亲水。唯独源源不断的流水溪声,这是大自然的呼吸,对生命的呼唤,透着醉人的琼浆玉液,流淌不尽的灵动元素,演奏着纯天然的交响乐。

  溪水因流动而存活,溪声因灵动而悦耳。如果音乐的最高境界是对治疗失眠症具有奇特功效,那么半山亦然。农家乐门前的大黄狗,歪着脑袋、枕着前肢呼呼大睡,把“哗哗”的流水声当成了催眠曲,验证了奥妙溪声的生命活力和神奇效果。

  半山古村不仅凝聚了昨日文明的光辉,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颇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诗意,还有一种静美的传感,沁人心脾,温暖心灵。只要来到此村,随便走走看看,无论古宅还是古道,古桥还是古树,访古还是问今,都能够让人忘掉疲惫、丢弃烦恼。

  拾阶而上,溪流产生较大落差,激流“哗哗”作响,高亢激昂;漫步平地,溪流水势平缓,似淙淙流淌,又似低声吟唱;过桥转弯,溪水清澈见底,形成蓄水的小池窟,偶尔出现回流的微波,静静过渡但溪声犹存;皓月相衬,意境深远而不同凡响,把人引向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虽然,半山的梨花“藏在深闺无人识”,在层峦叠嶂间点缀,不能袅袅漫漫,浩瀚似海,但半山淀积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见证了江南忆、最忆是古村的“活体”,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

  ·/ 山村访古 /·

  古村藏深山。

  离开喧嚣的城市,车轮亲吻着弯曲的山道钻进深山,眼前便是千年古镇宁溪镇的西北角——乌岩头村。

  一条小溪依村流淌,一座石拱桥映入眼帘,取名“永济桥”。那石桥像一位和蔼的老人,静静地守候在村口,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见证了岁月沉淀的痕迹,追溯着时光久远的幽深。清咸丰九年(1859年),在周邦月等首倡义举的感召下,山民纷纷响应,捐赠银两,结合当地建筑材料,应用“薄壳原理”的造桥技术,将易被山洪冲毁的木桥,改建成牢固的石拱桥,成就黄仙古驿道的必经之处,此举温暖了一方黎民百姓。

  沿溪上去,一块硕大的深褐色乌岩,守望着村落一方安宁、祥和、美好,犹如一位巨人,沉稳的双腿永立溪底,头部高出路面二三米,苔藓顺着腿部爬满全身。相传,当地先祖陈朝偶在村口的一块乌岩巨石上小憩,惊奇地发现此处三面环山,古木参天,溪流缠绕,云蒸霞蔚,契合民间风水理念,便得出这里必是家族兴旺之地,于是举家迁徙此地,而村庄就命名為乌岩头。

  村落深处,昔日的旧影已离现实非常遥远,可村落里的老宅院能够较完整地保留下来,保留着一个大家族群居文化的轨迹。层层年轮,时光老去。拐进左边是墙,右边也是墙,墙与墙之间,两边是古民居,中间留出了一条小巷,窄而深,幽幽的,沧桑的黑屋瓦,掩着斑驳的石头裸墙,石板或鹅卵石或泥土石头混合的小路,蜿蜒到家家户户门口。岁月的长河在裸露的石头墙上剥落,留下雕琢的痕迹,墙上的石块干净得不沾尘埃,石缝里偶见有绿色生长,诠释了生命力的顽强。

  村落仍然有百十间清代的古建筑保留下来,无不透着古朴的韵味。再往上走,脚下是石头铺设的长长小径,一直通向四合院。岁月斑驳的石头墙上,刻画的是年迈的裂痕,被雨水洗刷得更加干净。屋前一扇沉重的大木门,是谁不由自主地叩响了锈迹斑斑的门环,似乎敲响了沉睡的江南一角。入门探访,那是村落历史文化的缩影,乡愁的参照物。里面陈列着风车、三人水车、犁等大型农具,展示了锡壶、木桶、竹筐、盆碗盏等生活器具,摆放着八仙桌、五斗橱、木床等过时家具……整个院落简朴而宁静,悠久而亲切,古老而柔美。没有喧闹,没有浮华,远离浊世,散发着古香古色的气息,仿佛令人回到从前的生活,奢望做回深山老宅的主人。

  村落的墙脚边,两行栽种不久的乌皮翠竹,正在汲取天地养分,一头扎进土壤,低调成长,另一头迎向阳光雨露,蓬勃向上。用不了几年,一顶碧绿色的华盖就会遮住太阳、蓝天和白云,给大地投下一片阴凉。

  深山古村,乡野如画,引人入胜,物我两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