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张爱玲笔下的“黏转”,乾隆也爱吃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苑·经典美文 热度: 13923
李舒

  我最爱读张爱玲写吃的文章,因为吃里满是乡愁,那种馋意是扑面而来的,只有一样,始终不解。

  这便是“黏转”。

  张爱玲说得语焉不详,“是从前田上来人带来的青色麦粒,还没熟……我姑姑的话根本没听清楚,只听见下在一锅滚水,满锅的小绿点圈圈急转──因此叫‘黏(拈拈?年年?)转,吃起来有一股清香”。

  这种神奇的食物是什么?我猜了很久,总是猜不出。直到有一日,和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的老专家苑洪琪老师聊起,她一语点醒梦中人:“所谓黏转,就是碾转,乾隆皇帝也吃过!”

  天哪!穿越几百年,同一样食物,忽然在一位伟大的皇帝身上,找到了答案。

  原来,大麦区的贫农们,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只好忍痛把尚未成熟的麦穗摘下一些来救急,制为“碾转”,这当然是一种无奈的奢侈,算是寅吃卯粮。“碾转”的做法,是把青嫩的麦粒以碾石滚压,饱满的淀粉汁与嫩绿的高纤维,被滚压成一绺一绺绿色的小“螺丝转儿”,故称“碾转”。

  乾隆皇帝曾经专门为“碾转”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碾转》,全诗的最后两句是:大官供碾转,雕盘聊一试。纵逊玉食腴,爱此田家味。

  苑老师介绍,乾隆皇帝作这首诗,是在乾隆三十年四月十日。当时他南巡江南,回京时经过山东夹马营。当地官员送了新麦做的碾转,乾隆尝过之后,大为欢欣,称赞“纵逊玉食腴,爱此田家味”。

  乾隆皇帝对于民间的农家食物,一直有独特的好感。每年春季榆树发芽的时候,清宫要食榆钱饽饽、榆錢糕、榆钱饼。乾隆不仅自己吃,还将此供奉神祖,宫内御膳房做的榆钱饽饽也会分送后妃、皇子们,赏给王公大臣们品尝。

  初夏食碾转,端阳节食粽子,重阳节食花糕。你很难想象,这位看起来品位不高的皇帝,其实比他的父辈更热爱这片土地:黄瓜蘸面酱、炒鲜豌豆、蒜茄子、摊瓠塌、春不老、芥菜缨、酸黄瓜、酸韭菜、秕子米饭、黏馓团子……本来都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民间粗食,却上了皇帝的餐桌。

  苑老师介绍,乾隆皇帝吃碾转,也许另有一层含义,为了体察百姓疾苦。这个习惯一直到嘉庆年间依然延续,嘉庆十九年进士、翰林院编修吴振棫在他的《养吉斋丛录》里面提到:“碾转、榆钱饼,北方民间常食之。宫中亦每以进供。乾隆间,有御制诗。”

  这样一想,忽然发现,我其实是吃过碾转的。我的家乡南通,虽非北地,但亦有此物,名唤冷蒸。冷蒸,又名麦蚕,麦穗初熟,捋下穗头,去掉麦芒麦壳,筛簸干净,然后将青麦粒放铁锅中用文火翻炒,麦粒青转黄时起锅,趁热上石磨碾成细条状即可。

  冷蒸上市,只有十天,麦子一黄,就再也看不到。一般吃冷蒸,总在四月到五月之间。在南通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有人挎着一个小小的竹篮,上面用凉凉的毛巾覆盖着,轻轻地揭开,露出一篮子翠油油的绿色。

  如皋有一句俗语:“乡下人吃不到热烧饼, 街上人吃不到热冷蒸。”我从来没吃过热冷蒸,苑老师说,北方人民的碾转,倒是加热后吃的。在我的印象里,冷蒸最大的特色,是扑面而来的一股清香,像抹茶,有点幽冷的那种。但吃到嘴里,口感却是实韧,微微苦涩,回味无穷。

  而河北山东一带,则把碾转蒸熟之后,以蒜汁儿调味。

  不知道乾隆皇帝吃的是哪一种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