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林黛玉教你写诗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绘阅读 热度: 16827
文少年怒马

  

  有个奇特的现象,唐朝人有统计的诗,写了五万首,但教你如何写诗的书几乎没有,这堂课我请来了林黛玉老师。

  《红楼梦》里香菱学诗那段,就是一堂作诗课。香菱想让林黛玉教她写诗,林老师先讲诗词套路:“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紧接着,她又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作‘不以词害意’。”

  笼统来讲,写诗就两大要求:一是立意要新颖独到,二是格律要优美。

  其实,何止平仄、格律,如果“意趣真了”,连字数都不用管。用一首唐朝高考诗举个例子:盛唐某年初春,一个25岁的年轻人走进考场,他叫祖咏,那年是命题作文,题目叫《望终南余雪》。终南山在长安城南,从城内望远,正好看到山的阴面,山顶的雪还没化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祖咏来了灵感,超常发挥,他写下20个字:“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下雪不冷化雪冷,连温度都写出来了,真是一首好诗。

  命题作文都有字数要求,盛唐是不少于八句,中晚唐要求不少于十二句。祖咏刚要交卷,监考老师就提醒他了:字数差一半,要丢分的哦。祖咏年少轻狂:要那么精确干吗。

  阅读分享:同学苦于缺少写作的方法,不妨来借鉴学习《红楼梦》里香菱向林黛玉学诗那段,那真是一堂高效的作诗课。总结起来,林黛玉就说了四点:技巧、格调、要自信、要多练。技巧是基础,格调出高分,自信有真趣,练习不可缺。(特约教师:辽宁省鞍山市第六中学 何翠)

  幸好他遇到个识货的主考官,最后还是中了进士。不画蛇添足不凑字数,也是另一层的“不以词害意”。

  林老师的作诗课还在继续,她敲了敲黑板,注意,下面是高分题,她要讲格调了。她刚讲完写诗要“意趣真”,香菱就接了茬:“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但林老师说:“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林老师给香菱选了几本教材,首推的,就是王维。还有杜甫是近体诗大咖,李白是古诗大神,有这三个人,足够。紧接着,她还布置了一些课外读物: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布置完作业,还给香菱画了重点:“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首念一首。”

  光有天分也不行,还得多练。香菱那段时间,把自己弄得跟贾岛似的,经常苦吟。终于,林老师开始考试,也是一首命题作文:以月亮为主题,自由发挥;字数不限。

  香菱同学交卷了,这是一首范文级的七律:“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虽然不能跟盛唐比,但拿到中晚唐,也相当不错了,至少考个乡试不成问题。总结起来,林黛玉老师这堂课,就说了四点:技巧、格调、要自信、要多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