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过一次难忘的面试经历。
几年前,我要给部门招一个新人,做一些基础的策划和运营工作。当时朋友推荐给我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我拿到简历一看,学历和实习经验都没什么特别,唯独有一项经历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曾担任李易峰百度贴吧的管理员,组织和负责过数十场李易峰粉丝见面会及接机活动。
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完美人选吗?
运营明星粉丝团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特别是粉丝群体庞大的明星,其难度不亚于给一个互联网公司做产品运营,其中涉及的沟通技巧、情绪管理、危机公关、多线任务分配与执行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技能。
我赶紧跟朋友说让她明天就来面试。朋友一脸迷惑,以为我也是李易峰的粉丝,找到了同道中人。
当我见到这位面试者时,却略感失望。
我本以为会遇到一个热情洋溢的年轻人,坐在我面前的却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姑娘。除了介绍自己叫小Q,别的都是我问一句,她答一句。
看得出来她有点紧张,我想缓和一下气氛,于是让小Q聊聊自己做贴吧管理员的经历。没想到,这一下子让她打开了话匣子。
小Q从李易峰出道讲起,滔滔不绝。比如自己如何与网友把贴吧从零做到百万用户,如何在网络上维护自家偶像的形象,如何组织线下生日见面会,等等。
一个多小时里,我听得一愣一愣的,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问她:“这些经历对你后来找工作有帮助吗?”
她迟疑了一下,说:“没有。”
因为追星太疯狂,家人开始干预,限制她每个月的零花钱,于是她就自己打工赚钱,接着去追演唱会。最夸张的一次是從上海追到昆明,3天没回宿舍,室友还以为她被绑架了。后来找工作也没有合适的,面试时没人愿意听她讲追星的故事。可她拿得出手的实习经历几乎为零,所以屡次碰壁。要不是我朋友看她跟我的要求比较相符,没准她还在家里投简历呢。
最终我决定让她留下来试试,先做一些简单的微博、微信运营工作。没想到她一个星期就迅速上手,两个月就能独立策划一些像模像样的线上活动,试用期过后,她已经不输公司里工作了三四年的老将。
离我最近收到她的问候,已经过去了3年。她现在是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市场部的小主管,成长飞快。后来我跟朋友开玩笑说:“幸亏她当年遇到了我这个懂行的,否则这么好的天赋就被浪费了。”
玩笑归玩笑,实际上对于很多狂热的粉丝而言,若能拿出自己追星时一半的劲头去努力工作,也许早就成功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追星”和“工作”一样,都需要热情、技术和毅力。追星追得好的人,在生活中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先说热情。
追星追得厉害的粉丝,早已全身心投入追星的伟大事业。偶像发微博了,偶像出新专辑了,偶像拍新电影了,偶像谈恋爱了……每一件偶像的小事在粉丝眼里都是大事。这种把偶像当成精神支柱、当成生命之光的热情,简直比发工资、打鸡血还有效。
再说技术。
追星绝对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工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追星的时代早已过去,抱团追星的时代已经到来。
单单了解偶像的生辰八字、身高爱好什么的,那只是刚入门。真正厉害的粉丝早已团队化协作。从对外宣传到对内管理,从活动策划到资源外联,其整齐划一的程度、组织工作的高效堪比任何一家小型创业公司。
最后说毅力。
在坚持不懈的毅力面前,任何困难都是渣渣。那些老板让加班就一脸不情愿的人,请看看人家粉丝怎么通宵达旦给偶像刷热评;那些碰到危机公关就如临大敌的人,请看看人家粉丝如何在偶像“人设”崩于前而不动声色;那些改个PPT方案就怨声载道的人,请看看人家粉丝怎么吵个三天三夜只为给自家偶像争个“C位”。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敢问有这样的热情、技术和毅力,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既然追星能激发出这么大的潜能,那为什么不把能量用在自己的个人成长上呢?
这不是说追星浪费时间,相反我觉得年轻时能为了自己热爱的东西拼尽全力,这很酷。我以前追周杰伦的时候也大致如此,所以对这种心境感同身受。
但追星最美好的地方并不在于看到自己的偶像成功成名,而是通过追星的这段历程,发现一个更厉害的自己——你都能给偶像剪生日会视频了,为什么不再多学一点,以后没准能去影视后期公司工作;你都能组织偶像见面会了,为什么不再多学一点,以后或许能策划更复杂的活动;你都能给偶像在地铁里贴宣传海报了,为什么不再多学一点,以后去找品牌商拉赞助完全没问题。
这些才是你追星时最大的收获啊!
有人能为偶像多争取几个镜头而据理力争,却很少有人能为说服客户而拼尽全力;有人能为见偶像一面去通宵排队,却很少有人能为自己的工作不眠不休。
多可惜啊!
如果把这些劲头都用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事业上,你早就不迷茫了。
谁年轻时没追过几个明星?追星的意义,在于这个过程让你找到了努力拼搏的动力,最后把它们用在自己的人生成长里。
毕竟,你自己的人生才最值得去拼,不是吗?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