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没有用的心理学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苑·感悟 热度: 13534
李松蔚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肯定会发出疑问——心理学?没有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们接触的心理学,往往是在书上、课堂上、文章里,会有一个权威站出来,告诉你怎么样是对的,是健康的,或者你现在这样是有问题的,更好的办法应该是怎么样。但我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经常对客户说的是:“我也不知道怎么样会更好,我不懂,我没办法,我做不到……”

  我是认真的,我真的不知道。一个人来到咨询室里,对我说:我想了解我自己。问题是你想了解你自己,你问我干吗?我难道比你还了解你吗?我们见面才五分钟,你就问我:“李老师,你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当然不知道了。

  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大多数时候是“听”,而不是“讲”。你出钱,我愿意听你讲,去理解你,你是主角。但是这里有一个错位,很多人花钱,是希望听建议,希望你是一个更“高”的人,可以给他一些东西,改变他。所以他说:“我怎么想一点都不重要,我是想知道,您觉得我应该怎么想。”

  我自己花了很长时间理解这个错位。我发现这不是心理咨询的问题,这是整个社会的一种思潮,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有一个员工,在公司做项目,老板承诺做完项目会给奖金,但是项目结束几个月过去了,承诺没兑现,但她不敢去问老板。她在一个现场咨询的场合,提了这个问题,说我该怎么要钱。有一个很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就问:你为什么不敢要,你到底怕什么?你害怕的时候在想什么?如果你真的去要,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你对心理学有了解,会看到这是非常标准的认知治疗。

  她就说:呃,最严重的后果是老板在心里diss我。

  这个咨询师就说:如果老板diss你,那对你又意味着怎样?就教给她一些方法,应对这种感觉。于是那个员工发现,好像也不会怎么样。咨詢师说:那你现在还害怕吗?她说我不怕了。咨询师说:那你现在敢不敢去找老板?那个员工说:敢!我明天就去找!——效果很明显,20分钟,她好像就有办法了。

  那个场合是不同流派的咨询师在讨论,我代表的是家庭治疗,所以我就去踢馆,我问那个员工:你刚刚说明天就去找老板,你明天真的会去吗?她说可能会吧。我问有多大的可能。她说不知道,大概10%……

  她其实每天都在想,明天一定要去找老板。但是每天都没去找。然后她就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她跟小朋友玩,被人家抢玩具,被她妈妈看到了,就说你怎么这么怂啊,妈妈一直推着她去抗争,她夹在中间非常痛苦。

  所以你看那个心理咨询师做的事,他以为自己在给一些正确的态度或者方法,但他其实又一次扮演了她妈妈的角色,说:你怎么这么怂啊,你要去争取。

  我说:如果你现在面对当时的妈妈,你要说什么?

  她说:你干嘛非要让我去争取,争取!我就是一个怂人,不行吗!难道一个很怂的我,就不配被爱了吗!你为什么就不能喜欢你女儿现在的样子呢!

  我说:所以你现在不去找老板要钱,就好像是在跟你的妈妈喊这句话,或者对你的咨询老师喊这句话,你的沉默是在表达“你们推不动我,我就是我”。

  你们推不动我,我就是我。

  这是我想分享的,最核心的一句话,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应该不应该。你觉得一个人是错的,那是你的事情,但是人家有人家的道理。

  有人说:可是你说这些有意义吗?人家本来是想找老板要钱,问你要一个方法而已,你并没有帮到她啊?你只是把她的问题合理化了,这不是阿Q吗?

  但你要知道,用传统的方法帮她,也帮不到她。因为我们已经认定,只有敢找老板争取才是正确的,才是好的。否则的话,就是有问题的,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怂,或者叫社交回避。但这是谁说有问题呢?是我们定义的。她认同了我们的定义,但是内心深处是抵触的。而这一点,导致了她的纠结。

  我是怎么帮她的呢?我问她,老板欠她多少钱?她说两万元。我说:好,两万元。所以你再做一个选择,是要两万元钱,还是要跟妈妈坚持你的立场?怎么选都OK,你选择后者,说明对你来说,后者的价值比两万元钱更大。

  她想了一下,说:李老师,那我换一种方式坚持这个立场,我可以跟我妈直接说啊,我想办法用语言表达。我没有必要跟钱过不去,对吧?

  所以她有了一个新的计划。她打算跟妈妈好好谈一谈,把这个心结谈开,她就去找老板要钱了。——这是她的选择,而不是别人告诉她,你应该去要钱。

  这就是我工作的方式。我现在是一个家庭咨询师。在一个家庭中,有各种各样的三观不合,大家的本能反应都是做加法,请一个权威过来,告诉你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但我要讲的心理学,是做减法,是告诉你没有那么多规则,你有你的道理,他有他的道理。你觉得我不对?OK,你肯定是对的。所以我这种人没办法打辩论赛。

  我去年在网上开了一门课,叫《洞悉相处之道》,讲的就是这个东西,就是说你放下了对错和规则,你要如何去跟那些不一样的人相处。我讲了整整一年,有一些人非常喜欢,说这个东西真的能帮到他们。但也有一些人说听不懂。他们还是非常依赖一个确定的,有规则的世界。对他们来说,你不要跟我说怎么样都好,那都是鬼话,你就告诉我应该怎么样,应该努力,应该往上走,给我一个模板,我照着做就会比较踏实。我们或多或少有这种愿望。

  但我的经验是,这个愿望迟早会落空。很多事情是我们控制不了的。对我来说,这个改变发生在我当了爸爸之后,然后我发现我根本没办法掌控另外一个生命。那时候我只有二十多岁,博士还没毕业,生活一下子把我推到那个地方,猝不及防,很失控。很多事情就是没办法的。年轻的时候觉得这也不应该,那也不应该,它应该是怎么样的,你觉得北京的房价应该降一点,年轻人真的好辛苦,可是它没有降;你觉得这个孩子应该听话一点,我都对你这么好了,你应该很领情,可是人家就是不领情。

  所以有时候别人问我:李老师,你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想法?这种思想好无力啊。我说不是我要形成这样的想法。我倒是想有力量一点,但现实告诉我,你只是想有力量,那只是一种幻想,打破幻想的第一步是去看到现实。

  现实就是,很多东西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你没有那么强大。好消息是,就算你没那么强,也是有活路的。甚至,当你放弃掌控的时候,会发现反而有很多新的方法。那些超出你控制的部分,是有力量的,是可以用的。

  比如說,我女儿有一段时间,吃饭很慢。而且你越说她,她会吃得越慢。你拿她没办法,那我就跟她说:来,我们比赛,看谁吃得更慢。她就很开心,然后我们俩就慢慢吃,最后她赢了。比了好几次,我一直比不过她。然后我说:那我们下次比谁吃得快,你肯定比不过我。

  她说:那不一定。

  下次吃饭她吃得飞快,她又赢了。

  我是在干预她吗?不是,我是承认我控制不了她。我没有把它看成一个问题,我把它看成一个资源。为什么?她吃得慢,这是她的自主性,她在制造自己的节奏啊,这就是我可以用的东西。

  按照传统的心理学,有用的心理学,它会被定义成一个问题。她吃饭慢,这叫拖延症,背后是一大堆原因。我们就想去治愈它。做思想教育,我们说你看,邻居家的谁谁谁,人家吃饭吃得飞快,你再看你,像不像话!对得起祖国吗?对得起人民吗?甚至,我们揍她,你再不听话,把你送去电击!……或者我们换一种思路,说,这个问题背后,是因为童年缺爱,所以是爸爸妈妈的问题嘛,爸爸妈妈应该上学习班,学习一下如何做父母。

  这些干预的后果是什么?她会觉得自己很不好。她可能确实会吃快一点,但她会觉得自己很不好。

  我非常不喜欢,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个性和主张,被当成一种“病”,一种需要干预的问题。我们日常看到的心理学文章,很多病根本是没有诊断依据的,是有的专家想当然地起了一个名字,比如“讨好型人格”。就算是有诊断依据的病,也只是一部分人投票投出来的一个判断。

  “这种情况要不要算它是一种病,那种情况呢?来,大家举手表决一下,有人每天上网超过10个小时,是不是一种病……”这些专家的意见也没有那么一致,也是会变的。几十年前他们认为同性恋有病,后来重新表决了,这不是病。所以说不清今天还有多少病,再过几十年,可能就会变成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要分享的,没用的心理学,本质上是承认一切与我不同的存在。所谓的病,或者问题,不如说是一种不被一些人接受的个性特点。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