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在15世纪,注射器的构想就被脑洞大开的意大利人提出了,但是直到1853年,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注射器才被法国人制造出来。最早的注射器是白银做的,容量只有1毫升,小巧精致,和鼻烟壶、袖扣、隐形香囊一样是彰显品位的尖货潮品,在当时“以病为美”的欧洲上流社会颇受青睐。由于制作成本高,以及使用者令人難以置信的神经大条,早期的注射器是重复使用的,有的注射器甚至比医生年纪还大,是医生从他的医生师父或医生父亲那里继承来的。
经常在痛苦或暧昧的气氛下与形形色色的人进行肢体接触,使注射器产生了自我认同障碍: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吸进和排出液体是为了什么?恰恰在这时,吸血鬼故事在欧洲流行起来。与其在古老传说中的原型不同,经过文人再创作的吸血鬼成了风度翩翩的绅士、迷人而危险的尤物。合上初版《德古拉》明黄色封底的那一刻,注射器的灵魂宛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原来自己是个吸血鬼。
虽然自诩为吸血鬼,但早期的注射器其实很少吸血,更多情况下是把药物注射到患者体内。可这项工作只是注射器一张文明的假皮。
由于血液分析技术还没出现,早期注射器吸血的机会大多来自放血疗法。放血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疗法,差不多和偶像崇拜同时出现,曾被认为包治百病,虽然这一疗法在19世纪初就被证明是瞎胡闹,但是由于历史车轮可恶的惯性,还是拥有数量庞大的信徒。注射器问世不久,改良主义者就把它引入了放血疗法的领域,声称这种尖端科技可以使放血过程干净、得体、轻松、无痛(最后一条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在此之前,放血的工作主要由刀片和水蛭负责。
注射器在吸血时会陷入一种迷狂的情绪,时而沉醉:“啊,血!神秘而珍贵的血!血是生命之源!”时而阴险:“只有傻瓜才不爱惜自己的血液。你以为我吸血是治你病?其实是要你命。”据说导致放血疗法退出历史舞台的致命一击,就是一个注射器说漏了嘴。注射器的名誉也因此降到了最低点,随后遭到了大清洗。大清洗后,人们确立了一条原则:注射器只能使用一次,用后即焚——让火焰净化恶魔的灵魂。
只有少数古董注射器幸免于难,被锁在博物馆的玻璃展柜中,就像吸血鬼被封闭在棺材里。当年轻的参观者凑近时,注射器用贪婪的针眼打量他们蓝绿色的颈静脉,回想那奔涌的生命河流曾带给它们的青春和激情。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