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不舍皮相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当代 热度: 16239
不舍皮相——刘建华的2008—2018

  王晓松编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19年3月,中文简体

  “皮相”是一种艺术表述,有东方文化的意蕴。在艺术创作中,“皮相”是艺术家的思维可以依附的一种外观,即艺术家的理念和最终呈现作品的方式。《不舍皮相一刘建华的2008—2018》不仅是梳理刘建华十年来艺术作品的画册,也是他工作内容的呈现,更是他思考至今的“故事集”,本书生动地呈现出了一位艺术家的思想轨迹。

  刘建华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在景德镇工作和生活了十四年之久。他的早期作品多以陶瓷作为媒介,而正如刘建华所说:“在创作中使用单一的材料可能会产生依赖的感觉,用其他材料能够让你警觉、兴奋,有交流的心态。”他近年的创作逐渐转向综合媒材的利用与试验,他能够利用材料自身的特质表现当代社会特有的精神特征。“我希望在作品中追求一种精神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对于今天的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刘建华在不同方向的创作线索,是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媒介、技术和观念的抽丝剥茧中逐渐显露出来的。

  当艺术家将材料、语言、方式做当代转换,作品则是他们的表达,各件作品按照时间先后排列,形成了每个艺术家的思想轨迹。对艺术家刘建华来说,他的每件艺术创作都是实在的,而思想轨迹是抽象的,他将感性的体验与抽象的观念依靠材料的实在性获得了具体的生命力。

  著名美术史学家巫鸿教授在为本书撰写的导读文章中写道:“在传统工艺中,‘釉与‘瓷从不独立于‘器,三者的自然结合凝聚了器物的功能、质地与装饰,其千变万化的互动使瓷器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工艺美术品类。刘建华在《白纸》和《容器》中进行的当代艺术实验,是与这个传统的主动协商而非被动承袭。这些实验的内涵首先是对实用功能进行扬弃,同时与工艺美术中的瓷雕拉开距离,把艺术表现的对象从图像转到陶瓷本身。这些实验的另一内涵是对‘釉和‘瓷进行分离,从而凸显出每种介质的独立物质性和美学潜力。这些实验说明刘建华在探索‘陶瓷何以当代的道路上迈上了一段新的旅程。”(节选自《陶瓷何以当代?——劉建华的艺术探索及引起的思考》)

  本书同时收录了五篇重要的评论及访谈文章,以时间为轴呈现了刘建华在2008年至2018年间创作的二十六件作品,这不仅为不同的创作者和批评家的理解打开了方便之门,亦对艺术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创作脉络进行了细致且极富洞察力的剖析,并尝试将其纳入到一个更广阔的命题中进行再审视——即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得以借助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发掘,强化自身的原创性与实验性。刘建华对陶瓷这一传统材料的当代探索正为这一命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研究入口。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慢慢体会艺术的价值,探索当代艺术的观看方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