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魏劭农:设计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当代 热度: 15718
徐可 吴雪莲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2019毕业设计暨建院15周年特展

  2019.6.15—2019.7.10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艺术当代(以下簡称“艺”):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建立于2004年,今年恰逢建院十五周年,设计学院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什么?

  魏劭农(以下简称“魏”):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学院,它为自己确立的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人文设计,这不仅体现了华东师范大学深厚的人文传统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人文设计事实上也是中国设计走向未来的一个必然的趋势与选择。我们所尊崇的人文设计是一种将自然、科技与人文艺术融合在一起的价值理念。

  艺:“人文设计”概念在设计学院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和学生如何理解“人文”概念并将其精髓渗透在自己的教学和创作中?

  魏:我们所说的“人文设计”是为人和人的生活而设计,是对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体验的关注与情感的尊重,也是对传统人文主义的传承与批判。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对话,向自然学习,从自然中获取智慧和灵感。而科技是我们时代的特征,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去丰富设计的表现力和信息的传播力,给人以科技时代的全新体验与感受,而绝不是让技术成为限制和误导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工具。人文艺术更是设计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也是提升一个设计师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即审美判断力的最为关键的部分。人文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旨在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探索、理解设计的本质,理解人性,关注生活,对于视觉逻辑、秩序和尺度的分析与组织。

  艺:华师大设计学院办学至今,对于设计教育已有一定的经验,请谈谈你们教学结构的特别之处。

  魏:针对目前国内设计教育普遍存在的碎片化的设计专业知识传授方式、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文化视野与国际视野过于狭窄、设计价值观培养的严重缺失等问题,华师大设计学院坚持以需求、问题、目标、过程与结果为基本导向,创建了全新的“1+1+1”的设计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即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改革+国际化办学+以项目实践为载体的大学生双创平台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成果,无论是在学生作品的国际获奖、国际顶级专业大展的参展、本科生国际著名艺术与设计院校的硕士录取率,还是学生的创就业率、设计专利的获得、设计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学生参与学院重大的科研及设计项目人数等方面都名列国内艺术院校的前列。

  艺:设计学院在建院之初就以其未来发展的眼光与国际视野,与多所一流国际院校成立全球艺术与设计大学联盟(Global?Art&Design?Academy),形成教学成果交流、资源共享的国际平台,这个联盟的基本情况与运行机制是怎么样的?它给学院教学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此外,学院还有哪些国际交流项目?

  魏:“全球艺术与设计大学联盟”的成立意味着华师大设计学院拥有更加国际化的办学机制,首先体现在“2+2”双学位国际联合培养专业全覆盖;其次学生国际院校互换及短期交流项目,我们与全球五十七所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实际执行了学生互换项目,设计学院加入了全球最大的全球艺术与设计大学联盟Cumulus,获得了欧盟Erasmus、Joriss等专项国际资助项目,同时获得了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的资助;还有国际工作营+海外暑期学校的制度化建设,学院每年邀请世界各国的一线设计师举办十多个国际工作营,并定期组织海外暑期学校。

  艺:除了国际间的院校交流之外,时尚设计专业的毕业创作每年去米兰进行交流展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制?

  魏:这个专业方向也是中外联合培养“2+2”双学位项目之一。时尚专业学生的作品每年都会定期参加意大利米兰国际时尚设计院校学生毕业秀专场,我们学生的作品以其一贯的实验性、艺术性和未来感的设计风格与特色赢得了前来观看时尚秀的意大利时尚界专业人士和媒体的一致好评。

  艺:红点大奖被称为国际设计界的奥斯卡,设计学院的学生连续六年获得红点奖,有一年获得了六项红点奖,其中还获得了Best?of?the?Best,这是否是人文设计理念以及开放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成果与回报?此外,设计学院还获得了哪些国内、国际上的荣誉?

  魏: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设计学院的学生不仅获得了德国产品设计红点奖,还获得了包括IF奖、一分钟影像国际大奖、全国美展设计金奖等在内的数十项国内外专业设计大奖,获得总计二百多项设计专利。学院学生的作品多次入选包括威尼斯双年展和米兰三年展、圣埃蒂安设计三年展在内的国际顶级展事,并先后在纽约、罗马、都灵等地举办了学生作品展。

  艺:学院开放的教学理念也使学生们不仅成为设计师,还成为艺术家,高入云、钟云舒等就是上海近年来涌现出的青年优秀艺术家的代表,非常活跃。部分学生作品入选您说的如威尼斯双年展、米兰三年展等国际顶级展览,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也积极参与上海的静安雕塑公园的艺术大展,作品品质较高。设计专业与艺术专业在设计学院中的占比是怎么样的?学院还曾经举办过艺术奖项,由费大为老师主持,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魏:设计学院并未将培养艺术家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因为艺术家是无法教出来的。但是毫无疑问,设计学院将培养每个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贯穿始终,并且提倡自由创作的精神和创作的实验性。我觉得培养一个拥有专业知识却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判断力的人,对社会实在是一种危害,更不用说是以学校的名义成批地培养了。事实上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只占到了设计学院学生总数的10%左右,但是这个专业的存在确实对学院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确实邀请过一些国际上顶尖的艺术家和策展人来主持学院举办的艺术奖项,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和奖项,以更加多元的国际视野来观察和评判学生的创作能力。

  艺:设计学院建院十五周年,您觉得学院在科研上取得的突出成果有哪些?教师的教学成果不仅仅是项目成果,還有大量的学术著作,有的甚至列选国家重点图书项目,为学院的学术建设奠定基础,这类的学术著作有哪些系列?

  魏:建院十年来,学院教师编辑出版了近百部专业教材,其中多部为国家规划教材。学院设有城市与乡村更新设计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设计文献研究中心,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五年来,学院完成并出版了以《大辞海》(设计分卷)、十卷本《工业设计中国之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为代表的一大批学术专著,共计五十七部,发表了百余篇专业学术论文,其中包括C刊论文四十八篇。中英文版的学术专著《上海制造中的设计》参展法兰克福书展,获得中外学术界的好评。师生共同完成了包括世博会主题场馆城市足迹馆、中华艺术宫改造设计、上海河口科技馆、上海东外滩规划设计、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西班牙阿维莱斯、法国里昂城市旧区改造等一系列国内外重大设计项目。学院还承担了新一轮中国城镇化建设中自然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上海近现代商业文化视觉传播系列研究、中国近现代工业设计史论研究、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创意产业研究等二十多项重大科研课题项目。

  艺:在十周年的展览上,学生的作品被评价为:充分体现了学院所倡导的人文设计的价值理念以及专业基础与综合素质并重,思考能力培养与实践经验积累并重,文化视野与艺术感觉优先,强调面向未来、尊重自由创作及对完美设计品质追求等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此次展览如何体现设计学院十五年的发展变化?

  魏: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十五岁了,我们用一个特殊的展览来为他庆生,在这里展示的不仅有设计学院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也有历届校友的作品以及学院从不间断的教学改革部分成果。从中可以看到我们的教学特色:实验性的创作意识、艺术和审美感觉的培养以及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同时也昭示了我们的办学宗旨:学习、成长、贡献,学会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在不断的自我认知中成长进步,服务人群贡献社会的人生价值观,通过一生不断的自我完善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从中获得人生最重要和最持久的快乐与幸福体验。

  艺:设计学院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魏:我们学院的核心理念“人文设计”要求我们以更具有穿越感的眼光和眼界去看待设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们要以批判现实的态度和眼光去解决各种现实的问题,不论社会经济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担起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责任,但是这种传承绝不是引导人们以复古的方式回到过去,而是要将历史和传统融入不断更新的当下的人们的生活与情感中去。更为重要的是,设计是一种对于未来生活及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的判断和引领,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需要设计师们以多元文化价值认知和判断的角度与眼光去为人们提供更加多元的生活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可能性。

  艺:您担任设计学院院长已经十多年了,作为院长,您觉得您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

  魏:设计教育成功与否,远远不只是取决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是取决于是否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创造的激情。唯有追求至善至美、崇尚独立思考、创造思维、自由创作、品质追求与责任担当,方为设计教育之道。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