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江东流去

时间:2023/11/9 作者: 民族文学 热度: 15273
高深

  1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在西南蜀地,伴着岷江与峨眉雪浪汇入长江的雷霆咆哮,眉山有一座养花种竹的中等院落的小康人家,一个婴儿脚踢着襁褓的包布呱呱坠地。他就是北宋的大文豪苏轼。

  多年后,北宋最有见识的皇帝仁宗读到苏轼及苏辙的制策时,惊叹:“朕今日为子孙得两位宰相矣!”

  后来,苏轼既未做到宰相,亦未久立中朝。他的一生可谓祸患频发,南奔北走,周游四方,足迹到过天涯海角,而其诗文也流芳百世。

  读了苏轼才气横溢,挥洒自如的文字,我看到了一位以歌唱游走人间的诗词先圣。他的每一个脚印都留有诗词歌赋,凡路经之地,无不踏出文学的足迹。仁宗嘉祐四年(1059),苏轼举家乘舟迁往京师。然而初入中朝的苏轼,却遇到了熙宁变法。他作为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很快被外调杭州。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背运,也是他仕途的第一次低谷,却也是他攀登文学高峰的第一个机遇,命运催促他在宋朝文坛尽早些出头露面。

  他到杭州,正逢冬日,但仅仅是一眨眼的工夫便春光水暖,“西子”又变成深青浅碧的一湖秀水了。这种大自然的有序幻化无不渗透到苏轼的诗文之韵。他的写景咏物诗词,大都格调高昂,激发人们对生命的敬畏,满足读者的审美情操。他情意满满地写道:“城市不识江湖幽,如与蟪蛄语春秋。”这些人生快悦一直伴他离杭州赴密州的那个晚上。是夜,苏轼与三五方家置酒垂虹亭上。座中有以词美名天下的张子野,几个情趣相投的文人饮酒赋诗,不亦快哉。

  饱览了如画江山,苏轼不禁感慨人生无常,写下“君不见钱塘游宦客,朝推囚,暮决狱,不因人唤何时休”的名句。不曾料到,这样的命运不久竟落到了他自己的头上。那一年是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走到他仕途的第二次低谷,身陷乌台诗案,获罪下狱。

  因苏轼对新法一直持质疑态度,被贬湖州知州。他在给宋神宗的谢恩奏章中明为自嘲实为抱怨:“……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皇上放我到外地去做地方官,可谓恰逢其时,我本来就不情愿与朝中那些新贵们为伍……其实这大不了也就是文人的一句牢骚话,并无诽谤之意。但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一伙新进们捡鸡毛凑掸子,又搜集了苏轼其他一些诗文添油加醋,指责他对变法不满,诽谤朝廷,激怒了皇上。神宗感觉不大舒服,亦有怒意,便下令拘捕苏轼,立案待审。这便是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待审已四月余,一些为苏轼讲情的朝廷大员都先后遭贬外放。正当皇上对如何处置苏轼尚一时拿不定主意,却有传言:苏轼难赦,不日将判斩。这让已辞掉相位、身处金陵郊野的王安石坐卧不安。虽然三年前他仍在相位时,其弟王安国被人诬陷流放江宁,他不闻不问。两年前其子王雱遭人诽谤获罪,王安石忍气未语。可是这次为了曾经反对过变法的文友苏轼,却终于给皇上写了辞相后的第一份奏表,为苏轼辩护求情。王安石不曾为亲人求助皇上,却为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主持公道,人格力量打动了神宗,加之皇上一向景仰王安石的公道,他的话自然更让圣上看重,还有其他一些别的原因,神宗认为苏轼没有不赦之罪,只是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结了此案。

  经历了这番诬陷之后,名满天下的苏轼文章成了人们避之不及的灾患之物,载有他诗文的书被焚烧,刻有他诗文的碑石被销毁或搬走。但是,他怎么也不曾想到,神宗皇帝常常在用膳的时候,仍读着他的文字,因文字的精彩而常停箸忘食,大呼奇才!他也不会想到,那几年里,神宗几次欲起用他再入朝廷,终因当道者所阻而每每作罢。

  不过,这未尝不是苏轼的福气,身在黄州的苏轼,在又一次人生的低谷中,其文学造诣却攀登上了巅峰。团练副使,实际上是个虚职,相当于软禁。他的好友马梦得不怕受牵连,帮苏轼申请了一块荒芜的营地,苏轼和当地百姓把它称为“东坡”。

  苏轼开始在“东坡”拾瓦砾、刈草、开荒、种田、写诗、作文。劳作之余,他渐有醒悟:我何必要在官场中受那些“荣辱得失”的摆布,为何不过自己从容豁达的生活?于是苏轼很满足地自诩“东坡居士”。他写过一首有名的诗:“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对逆境泰然处之,也充分显示出他的恬淡自适。苏轼除躬耕于东坡,会友于“雪堂”之外,早在家乡就有交往的宝月大师也差弟子前来探望。苏轼依旧喜欢谈禅论道,因有了另类的人生经历与磨难,他对那些禅机道理似乎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苏东坡不仅以居士自称,还写出了东坡集中最具灵性、最为通达的文字。

  2

  他外放的种种经历,阅读的宗宗心得,视野放飞辽远,胸襟博大宽广,人生丰盈,学养超群,他更了然一个学者的修身与治学态度。苏轼讲过一句治学箴言,那就是“厚积薄发”,激励了无数后辈。令人遗憾的是,“厚积薄发”这条成语,在诸多工具书中竟然被忽略不计,包括《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一类权威典籍。这不能不说是编纂工作的一个不小的失误。

  我查阅这条成语,是因为有过一次讨论。我在鲁迅文学院做过几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的班主任,一位资深教授对学员们说:“你们要勤奋读书,细心观察社会。苏东坡说过,厚积才能薄发。没有足够的阅读和积累,没有才高八斗和学富五车的本领,是写不出传世之作的。”这位先生的话,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我也完全能够理解,其义亦无可厚非。一些人与教授先生分歧的焦点就在:是厚积“才能”薄发吗?

  “厚积薄发”出自苏轼的《稼说·送张琥》。张琥是苏轼的好友,在他赴京城告别时,苏轼写下了这篇杂谈式的送别文字,以种庄稼作比喻谈做学问的道理。文章最后一句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十个字概括了苏轼人文生涯的经验,前两点关系到学人心态,后两点关系到治学修养。“博观”是指视野开阔,博览广采,求知似渴,读书似命;“约取”是指眼光独到,守住底线,沉潜低咏,去粗取精。“厚积”是指培植根茎,重视积累,完善结构,追求真理;“薄发”是指自我约束,落笔审慎,甘于寂寞,宁缺毋滥。苏轼提出的这四点,构成了他的完整的学术精神,只有在这些方面加强修炼,才有望成为大学问家。如果上述言论不谬,不难看出,“厚积才能薄发”是不合乎逻辑的。引用者把“厚积”和“薄发”误解成因果关系。这显然不是苏轼的本意。如果要說条件,“厚积薄发”是整体条件:只有“厚积薄发”,才能言人之所未言;写出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endprint

  3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描绘或吟咏松、竹、梅的诗书画,历代不乏。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恶劣的环境之中,才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节操;就如松柏在寒冬中依然屹立不动,故苍松被列为岁寒三友之首。唐朝白居易的《池上竹下作》曰∶“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节(后人误传为“解”)心虚即我师。”诗中隐喻竹茎中的空表示人要谦虚,竹节分明表示人要有节操。坚贞挺拔的竹子,被文人们喻为君子品格。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梅花则顶风披雪,寒中绽放。松竹梅三者都有风雪不凋的刚毅和坚韧,被世人称为“岁寒三友”,比喻人格的高尚。

  “岁寒三友”最早的“组装”者是苏轼。前面已经说过,北宋神宗年间,苏轼仕途背运,被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他靠好友帮忙自己开垦了一片旧营地,被当地人称为“东坡”,所以苏轼便自称别号为“东坡居士”,除栽种稻、麦、桑等农作物,又在田边筑起一栋小屋,取名“雪堂”。他在雪堂的四面墙上画满雪花,还在院子里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

  有一天,黄州知州徐君猷特地到雪堂来探望苏轼。他见雪堂周围荒凉寂寥,雪堂内满眼都是“白雪”,就打趣地问他日常起居:“您不感到太冷清、太寂寞了吗?”苏东坡指着院内枝叶扶疏的花木,顺口吟出两句诗来:“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思是说,风声沥沥,泉水淙淙,是两部最优雅的乐章,而四季常青的松树、枝干挺拔的绿竹、凌霜傲雪的寒梅就是雪中相伴的三位好友。徐君猷见苏轼虽身处逆境,犹能以“松、竹、梅”自勉,保持着正直坦荡的品德,便对他格外敬重与关照。自此以后,人们便依苏轼诗中之意,把松、竹、梅合称为“岁寒三友”,取其坚贞高洁的品格与节操。

  4

  在我国文学史上,词在苏轼的笔下一洗花间绮艳的词风,把宋词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尤其是他的词表现了气势磅礴的思想,和高超的人生悟境。苏轼把宋词从描写闺秀相思的局限中开扩了领域,可以议道论禅,可以描绘悲欢离合,可以畅谈人生哲理和生老死病等自然法则。他四十岁出知密州时,写《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有意以小词写壮志,使其从儿女私情、香艳柔媚中解脱出来。他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激烈人心,和另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胫而走,足以让苏轼大名流芳百世。

  那时欧阳修早已名满天下,被尊为文坛泰斗。他对任何人的文章,或一字之褒,或一字之贬,即足以关乎某学人之荣辱成败。当年一位学者说:文人可不知刑法之畏,不知晋升之喜,生不足欢,死不足惧,但怕欧阳修之贬损。欧阳修见到年轻的苏轼,回家就告诉儿子:“三十年之后没有人会再记得老夫了。”此后他一直力荐苏轼,终生为苏家的良师益友。

  5

  王安石抄了两页佛经,忽然想起了苏轼。昨日黄昏,驿站胥吏递给他一道札子:“相爷,明日东坡先生要路过金陵。”苏轼被贬黄州五年了。半个月前,朝廷就已经下旨,平调苏轼为汝州团练副使,想他这是前往赴任的。

  本来,从黄州赴汝州向西行为近路,苏轼却沿长江东行,再拐入运河,转往淮河、汴水,绕了好长的冤枉路,就是想路过金陵,专程看看王安石。已闲居八年的王安石正病卧在半山草堂中。听说苏轼绕路前来探望,他那颗长期孤寂苦闷之心骤然活跃起来,满怀着期盼。

  几次贬苏轼,王安石的内心是很复杂的。仔细想想,竟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王安石是个不太讲究生活小节的人,平日穿衣裳,邋里邋遢。他生活上虽不讲究,可在有些事情上却又很爱计较。

  王安石著过一本书,叫《字说》,对每一个字都作一番解释。因此,王安石平日喜欢与人探讨字的渊源。有一天,王安石又与苏轼闲聊,偶尔谈到了“波”字,王安石说:“‘波从水从皮,所以说,‘波乃水之皮也。”

  苏轼笑笑,说:“按相国的说法,‘滑应该是水的骨头了。”

  王安石很认真地说:“古人造字,都是有来头的,如四马为驷,天虫为蚕等。”

  苏轼朝王安石拱手道:“鸠字九鸟,相国可知它的出处?”

  “愿闻其详。”王安石真心请教。

  苏轼说:“《诗经》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那么,加上它们的爹娘,不正是九个吗?”

  王安石回到相府,脸色仍很难看。恰逢好搬弄是非的吕惠卿来访,问他:“恩相有啥不顺心的事?”

  王安石愤愤地说:“苏轼戏耍老夫!”

  吕惠卿问了缘由,又给王安石添油加醋:“如此轻薄之徒,赶出京城算了。”结果,苏轼被贬到湖州做了刺史。

  湖州刺史三年任满,苏轼回东京交差另补。这期间,他已经感觉到被贬湖州是因为对王安石有不敬之故,所以,一回到京城,他先去拜见王安石,含致歉之意。

  不凑巧,王安石骑小毛驴闲游去了。

  王安石的管家就引苏轼到书房用茶。

  在书房,苏轼见到了王安石刚作的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黃花满地金……”读过,苏轼笑了。“菊花最傲寒,岂有被秋风吹落之理。”苏轼一时手痒,捻起桌上的狼毫,依其韵和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和罢诗,苏轼猛然醒悟:今天是来道歉的,怎么又与宰相“对”上了。他怕同王安石见面尴尬,便匆匆告辞,想找机会再与王安石解释。可是不久,苏轼却又被贬到黄州去了。想到这些,王安石心头涌过一种别样的滋味。他决定今天去秦淮河边与苏轼见上一面。他动了一个念头,倘若苏轼轻浮的毛病改了,仍推荐他到翰林院去做学问。

  那天,王安石从床上爬起来,披了一件粗布便服,在秦淮河畔会见了苏轼。苏轼苍老了许多,两鬓似乎已有银丝飘拂。王安石两眼有些酸涩,内心隐隐徘徊着歉意。

  苏轼也卸去了官袍,一身素装,他朝王安石揖手一拜,说:“轼今日以野服见大丞相,失礼了。”

  王安石一笑:“礼哪里是为我们这些人设置的!”

  苏轼眼里含着泪:“轼无德,自知相国门下用不着轼。”

  王安石默然。随携了苏轼的手,说:“我们去将山碧云寺吃茶。”endprint

  进得碧云寺,即见一棵合围古松下,已摆好茶几。茶是好茶,谷雨前朱家坞的碧螺春,饮了一刻钟的时分,众人就有些醉意了。

  王安石便放了茶盏,讪讪地说:“趁大好天色,我们不如一览江山胜景。”

  苏轼与了尘禅师走在众人前面,似乎陶醉在这山色之中了。这是一次诀别之晤,两年后王安石便一病再未起来。

  6

  宋代大文学家“三苏”中的苏轼、苏辙兄弟,感情甚亲,互为灵犀相通的知音。苏轼性情豪爽,天然率真出语惊人,也难免出语伤人。苏辙沉稳拘谨,内敛淡定,他是上天特意派来守护哥哥的使者。苏辙其实和苏轼一样聪明。他们是同科进士,监考老师给二人的评语:“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性格决定苏轼一生坎坷,苏辙的人生则简单平静许多,苏轼一次次外任、贬谪,苏辙留守家中替他膝下尽孝。

  苏轼在不适意的官场生涯中经常与弟弟分隔他地,彼此常透过鱼雁往返,书写内心深处的感怀。苏轼25岁去凤翔府就任“签判”时,弟弟子由则留在京师任职,以陪伴鳏居的父亲。兄弟生平第一次离别,此后他们每个月按时互寄一首诗,常用同一韵脚“和”诗。子由有感于彼此各奔西东,想起过去与兄长进京考试,途经渑池住在一所寺院中,两人曾题诗于壁上;光阴似箭,如今人事全非,感叹未来道路像一路积雪融化,泥泞不堪,难以行走!于是写下《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却唱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写“人生到处知何似”,认为人生如同飞鸟在雪地上停歇,偶尔留下的指爪与足印,转瞬间了无踪迹,又怎能辨别其方向?此次重经渑池,当年寺中那位僧人已经去世,立了新塔,壁上诗也荡然无存。不知子由还记得以前赴考时的辛苦情形?“路长人困蹇驴嘶”,当时马死在路上,换了一只跛脚驴赴京考试;人疲困,路远长,身边只有跛脚驴,可喜的是,人生路上一直有子由相伴啊!

  中秋到了,皓月银辉,清淡天和,苏轼醉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亲爱的弟弟,一别七年,坎坷沉浮,羁旅漂泊,支撑我的是你的亲情。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见或不见,你一定要健康、平安。你在,就是我的奇迹,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是苏轼送给苏辙的中秋礼物。无论岁月如何刷新,这首词总被思念者置顶。

  7

  宋哲宗八年十月,五十九岁的苏轼被贬谪到惠州,当地美景让他颇有些亲切感,写了一首见面诗:“仿佛曾遊豈梦中,欣然鹤犬识新丰,岭南万户皆春色,今有幽人客寓公。”时值深秋,苏轼看见驿站边的树木依然翠绿欲滴,便问迎接他的小吏是何树,小吏回答是荔枝树,苏轼大喜道:“有荔枝吃便可安居岭南。”

  有人说苏轼是四川人,应该嗜好辣食才对。他们忘记了,辣椒是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作为北宋文人的苏轼自然连辣椒为何物都无从知晓。

  苏轼被贬谪到惠州,惠州地处岭南,气候温暖,一年到头甜瓜香果不断,其中以出产荔枝、龙眼、柑橘、杨梅等超甜果类出名。在别人眼中的岭南烟瘴之地在苏轼眼中却是洞天福地,他到此如游鱼得水,大饱口福的同时心满意足地赋诗一首:“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

  有人说苏轼这首诗是故意写给打击他的权贵们看的,意思是你们把我贬到这瘴气弥漫之地是希望我死,你们瞧瞧老夫日子过得滋润着呢,至少天天有新鲜荔枝吃,你们想吃也吃不着!我以为苏轼的这首诗是真情流露,苏学士太爱吃甜食了,《清明上河图》里繁华的汴京六街三坊中有卖新鲜荔枝的么?好像没有。能吃到新鲜荔枝就是神仙,可以想象苏轼将“瓤肉莹白如晶雪”的荔枝送到口里时该是乐不思蜀了。

  因为有荔枝相伴,苏轼在惠州度过了甜蜜的三年,惠州给他的记忆是美好的,正如他在《定风波》里所写的那样:“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8

  元丰八年,苏轼到常州。同年宋神宗去世,哲宗继位,苏轼再度被起用。至元祐元年,苏轼已升迁中书舍人。不久,再升任翰林学士。元祐二年,兼任侍读。苏轼曾经留宿宫中被召见,宣仁太皇太后问:“你前年是什么官?”苏轼回答:“臣是常州团练副使。”再问:“现在是什么官?”回答:“臣现在是翰林学士。”再问:“为何突然升迁至此?”答:“遇到太皇太后、皇帝陛下。”太皇太后说:“不是。”苏轼问:“难道是大臣推荐的吗?”太皇太后说:“也不是。”苏轼惊讶地说:“臣虽然罪大不可言状,但不敢从其他途径进升。”宣仁太皇太后说:“这是先帝(神宗)的意思啊!先帝每次诵读你的文章,必定赞叹说:‘奇才,奇才!只是还来不及进用你而已。”

  蘇轼听后,不禁泣不成声,宣仁后与哲宗也哭了,左右在场的人都感动流泪。

  苏轼奇才在很多书中都有生动的描述,如《甲申杂记》记载,天下的公论,虽是仇敌也不能改变啊!御史中丞李定审问苏轼狱案,同僚都不敢过问。一天,李定在崇政殿门口忽然对大家说:“苏轼真是奇才呀!”众人不敢回答。李定又说:“虽已是二三十年前所作的文字、诗句,苏轼引证经传,随问即答,无一字差错,真是天下之奇才呀!”李定说完叹息不已。

  1082年的某一天,苏东坡途中遇雨,没带雨具。常人只有狼狈二字,雨点打在竹林里发出清响,谁人能不心寒?好一个苏轼,就这样写下宋词中我的最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用“不听”,而用“莫听”。

  不听,那种坚决,就要运用意志力,跟雨声抗衡。莫听,是你可选择听,但声音也只是外物,你的心可以决定听得到,听不到。着一“莫”字,境界就从容自主起来。“何妨吟啸”,那何妨不也是一种优游,反正落汤鸡的现实无法改变,倒不如吟起当时的流行曲。无法改变的事情,就让它自然存在吧。endprint

  苏轼当时只拿着竹拐杖,穿《倩女幽魂》内那种草鞋,从头到脚尽湿,没有骑马。但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从负面自嘲发掘出乐趣,雨中持杖穿轻便草鞋,比骑马还轻便。

  雨停了,金句来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境界较低的是,好了,雨停了,身干了,雨后自有晴天。苏轼却更通透无碍,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凭心境自乐,于是,晴也不是晴天,万法无常之变已与他心境无关。

  苏东坡43岁发生“乌台诗案”后,历尽九死一生的磨难。几位友人和弟弟都为他挺身而出,子由甚至上书皇帝希望代替哥哥坐牢,无奈苏东坡仍被羁押在开封监狱。他和儿子约定,平时只送菜和肉,万一有坏消息即送鱼,以让他有心理准备,而这番约定他人不得而知。一次儿子外出,子由烹煮鲜美鱼肉送至狱中,苏东坡不知这是弟弟的心意,误为“坏消息”的暗示,一时万念俱灰,以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因此写下万般绝望的诀别诗《狱中示子由》:“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乌台诗案十余年之后,兄弟二人同游河南郏县,发现此处与家乡四川峨眉山相似(又称小峨眉山),于是约定以此作为终老归宿。苏东坡65岁卒于江苏常州,儿子遵照遗愿运父灵至郏城县安葬,子由也在哥哥逝后两年老去,儿子将他们兄弟葬于一处,合称“二苏坟”。夜夜明月,这对兄弟把酒论诗,永不分离。手足情深,令人动容。

  9

  苏轼在宋朝官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几起几落。这一生让他后悔的事情不少,唯独在亲民这个大节上,他无怨无悔。苏轼性情豪爽,洒脱不羁,天然率真出语惊人,也难免出语伤人。但亲民爱民,可能亦是他不受朝廷待见和屡遭挫折的重要原因。

  因为他多年在地方上任职,跟老百姓较为贴近,用今日之言即是“接地气”,能体会到朝廷的每项政令,都会牵动老百姓的生活甚至死活。他一度反对新法,说新政不便民生,朝廷且操之过急。新政推行十年,受到些许挫折,司马光主掌政务后,随即废弃新法,苏轼又以新政已推行十年,百姓渐渐有些习惯了,如另砌炉灶,无疑是再一次折腾,苦的仍是百姓。就这样,苏轼的政治生涯中便里外不是人,因而一再遭遇贬谪。

  苏轼是大诗人大词家。他的许多诗虽明白如话,反而表现出深邃的意境与浓郁的感情。他的诗多有“苏氏”的天赋,更是他亲民“接地气”的收获。据《竹坡诗话》记载,苏东坡出任黄州刺史时,有一位姓何的名士请他小酌。席上酒肴甚丰,其中有一盘油果,吃起来酥脆可口。苏轼很喜欢,边吃边笑着问:“这东西叫什么?”主人回答道“是家妇亲手所做,无非想出个新花样,没有什么叫法。”苏东坡说:它穾出在一个“酥”字,我看就叫“甚酥”好了。从此,黄州地方,一时以大做“甚酥”而出名。后来,苏轼又去一家姓潘的家里做客。主人慕其大名,殷勤地为他酿了些甜酒。苏轼连喝几杯这种糯米“错”着水的饮料,觉得醇香甜美,很是喜欢,说这种“错着水”味道很美!好客的主人见他喜欢,就装了一坛子,派人送到他府里去。一天,苏轼公事完毕,出门野游,在花前解下腰间的葫芦,独自饮酒遣兴。他忽然想起那位名士家的“甚酥”和潘家的“错着水”,于是便写成小诗一首,分别派人送去。诗是这样写的:

  野饮花前百事无,腰间惟系一葫芦。

  己倾潘子“错着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两家看了苏轼的诗,忙备上“甚酥”和“错着水”,让来人带去。故事中,苏轼爽朗、直率的性格,跃然可见。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名噪文坛的大诗人,与民如家人或手足,互不见外,大诗人并能以民间口语入诗,而且平易、风趣,更值得后人借鉴

  宋朝洛阳的牡丹天下有名。牡丹花盛开时,地方太守多要举办盛大的万花会。宴会的场所,用牡丹花作屏帐。甚至在屋的梁柱及斗拱上安装竹筒贮水,用来插花,人们一抬头,满眼都是鲜花。而扬州则盛产芍药,蔡京任淮扬知州的时候,也仿效洛阳的做法,举办万花会,且年年依循旧习,老百姓相当困扰。元祐年间,苏轼到扬州任职,刚好也遇上花季,办事的官员向苏轼报告这多年的惯例,苏轼裁夺停办。消息传出后,所有人都为这个体贴民意的决策欢欣鼓舞。苏轼写信给王定国:“办一次花会要用成千上万的花朵,办事官员,借机从中谋取私利。我已将它停办了,虽有点杀风景,但也省去许多不良后果。”民众认为这是英明举措。

  苏轼到钱塘时,有一庶民状告某人欠绫绢账款二万钱,久拖不还。东坡传来这人,问他何故。那人答道:“我家以制扇为生,不幸,家父刚刚过世,且今年雨水绵绵,天阴湿凉,没几人买扇子,连本钱也回不来,所以还不了债,我不是存心拖欠当老赖。”苏轼仔细看了看欠债人,觉得不像骗子,便想出一个帮助这人的招法:“你将扇子拿来,我帮你把它卖掉。”那人把扇子拿来,苏轼选了二十把白色夹绢的扇子,当即挥笔书画起来,不多时,扇面上尽是草书、行书,山水、竹石等书画作品。他告诉欠债人:“你快点拿去卖,卖了钱还你的债务。”那人抱着这些扇子,十分感动,致谢告辞。没想到刚出府门,就有一些消息灵通人士,争着要以一千钱一把的价钱买这些扇子。瞬间扇子卖光了。来晚的人,没买到,悔之不及。这个卖扇子的人就这样还清了拖欠的债务。整个钱塘人都觉得苏轼行了一件善事,许多人感动得流下热泪。

  苏轼爱民,也表现在勤政上面,对杭州人贡献很大,西湖上的苏堤,就是他的功绩之一,那是利用疏浚西湖后所得的无用的湿泥土建成,既省去运输的费用,又方便了交通。西湖不但是杭州的景点,更是杭人生活的活泉。但到宋代,由于人为和自然变化等原因,西湖被水生植物淤塞,湖水将有枯竭的危险,苏轼前后两次任职杭州,相距十五年,而这种淤塞情况日渐严重。他担心,若再不治理,若干年后,西湖就可能消逝了。因此西湖应立即疏浚淤泥,刻不容缓。问题是這样一项工程,需要相当多的人力物力,不是地方所能负担得了的。而宋代的财权又都集中在中央,要得到这笔预算,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缓不济急,而且也不一定能争取到。要不就只好转嫁到百姓增收税项上,或是以劳役方式代替,两者的任何一种都要增加百姓的负担。苏轼除了进行一般例行的疏浚,并将淤泥用以修筑长隄之外,开放原来的水域供百姓租佃,以种菱角。种菱角要先清除原先的植物才可以下种,防止封塞,而在收成的时候,又可带走部分淤泥,租佃收入还可以用作下一年疏浚的经费。苏轼利用他的智慧,不向朝廷要钱,也不增加百姓的负担,却发展生产,改善了民生,也增加了地方的财源,可谓一举数得。杭州人感念苏轼的作为,历史给了这位读书人很高的评价。

  责编手记:

  苏轼的宦海人生,他与王安石等人的交往;他与苏辙的兄弟深情;他在一而再的贬谪的打击下,始终保持着乐观宽容的心态,每贬一处,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他勤政爱民、造福一方,比如,由于他对西湖的疏浚,不但保住了西湖的生态,而且还成就了著名的苏堤景观……此文的种种叙写,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的、立体的苏轼。无论是作为中国历史上文化大家的苏轼,还是作为官员的苏轼,对今天都有诸多的启示意义。

  责任编辑 陈 冲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