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丽江精神文化的庄严颂歌

时间:2023/11/9 作者: 民族文学 热度: 15285
和克纯

  《丽江礼赞》登载于《人民日报》2012年4月21日,是白庚胜先生长赋《纳西颂歌》的续篇。它是以赋的形式讴歌故土、赞美丽江各民族精神的具有很高价值的又一力作。《丽江礼赞》以“央央如!”赞叹开启,“山水甲天下,形势动风雷。”概括描写了丽江的山形水势冠盖全球的独特风貌。“东连巴蜀迎紫气,西望印缅觉梵呗;”则描写丽江各族聚居的区域东面连接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巴蜀,西面与佛国印度缅甸遥遥相望,仿佛感觉从寺庙里传来教徒诵经的声音;“滇洱引南缘,碧海洗铜钺;”滇池洱海为云南腹地,这里曾产生发达的青铜文明;“卫藏列北疆,云影绕唐碑。”叙述古时的丽江县巨甸铁桥遗址尚存唐代吐蕃文碑,碑文记述有滇藏文化交流之盛事。“扪鬼历井,巨灵腾空雪纷飞;”《丽江府志》称丽江处在鬼星井宿之下,白雪皑皑的玉龙大雪山高耸其间;“掣电盘龙,金江挽岸绿风吹。”描写丽江各民族主要聚居在江环雪山数千里,千里金涛,万顷碧波的金沙江畔。这里山清水秀,绿柳成荫,肥田沃土,美丽富饶,气候宜人,是人类最理想的居住地。“迪怒大楚保,雄峙千嶂共持卫;”指丽江与迪庆、怒江、大理、楚雄、保山五地地理位置相连,在经济上有明显的区域互补优势;“古玉永华宁,史乘万古同光辉。”指丽江市下辖的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县行政一体,命运共同。“问五湖四海六合中,钟灵毓秀安匹美?”“询高天厚土大千里,精华萃采焉成垂?”“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作者用设问,巧妙回答了这天下人间没有一处能与丽江的风光相媲美。由衷地赞美了家乡——丽江冠盖全球的大自然秀丽之风光。不仅照应文章的开头,而且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第二段,以“堂堂者!”起句,追溯上古。“炎黄最博雅,丽郡诚包容。”称颂博大的华夏文明的同时,赞美丽江人的包容精神。“族聚纳彝白傈普,教兴儒释道毕东。”描述了丽江土著民族以纳西、彝、白、傈、普米为主,另还有汉、回、藏、苗、傣、壮等十多个。这里可当作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多民族和谐相处的范本;丽江宗教多元,有本土宗教儒教、佛教、道教、毕摩教、东巴教等多种宗教相互包容,和合共荣,追求文化上的理想境界和守护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的民族文化与精神。“业举渔林牧,财源农商工;今昔薪火传,中外一炉熔。”概述丽江各族人民在建设和发展渔林牧、农商工各项事业中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共同繁荣、薪火相传的优良风尚。“夷汉互尊,风清气爽神贯通;雅俗成趣,土风客俗韵无穷。”丽江这个边僻的民族地区很早就已形成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尊重、相互影响、团结友爱,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就连民风习俗也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土洋结合、雅俗成趣的多元和谐文化。“十月太阳历,序秩物我生机隆;营盘夕阳照,风过他留慰遗塚。”十月太阳历为彝族历法,世界独有,用它推算的年月节庆,与当地的物候气象十分相符,为百姓的生产生活提供科学依据;永胜小营盘,古时曾为他留人驻守营地,已历经数百年的历史,他留人(为彝族支系之一)独特的文化习俗仍然放射着它的光辉,其明清坟冢至今保存完好,他留人的文化有它独特的地方。“志澜沧屯军有余响,毛祖卫所指润东;纪土司开边著伟业,木府滇川文武功。”据方志记载,澜沧卫为明代所建,用意是驻军屯边,防止边患民变,澜沧卫建树的功绩至今仍在传颂;毛太华一族曾卫戍永胜,其后裔之一支徙湘后至十九代有伟人毛润之出世;据方志记载,丽江境内曾先后由蒗渠阿氏、永宁阿氏、丽江木氏、永胜高氏等领建土司府,为边疆巩固、民族团结做出过重大贡献;木府乃木氏土司行政中心,木氏土司管辖有云南四川部分领地,历代木氏土司曾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均有大作为。作者采用先总后分的手法,叙述了长期生活在丽江的各民族同胞相互包容,和合共荣,和睦相处的和平景象;热情讴歌了长期生活在丽江的各民族兄弟为边疆安宁、民族团结作出的重大贡献。

  第三段,以“灿灿矣!”赞叹开启,“诚心报国家,丽人精忠义。”作者高度概括了守护在边疆的丽江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始终坚守着诚心报国的民族精神和忠肝义胆的爱国情怀。“九州属梁初入鼎,商周奋戟讨叛逆”作者给我们讲述了古时丽江的行政隶属。据史料记载夏禹把天下分为九州,并铸九鼎为证,丽江属梁州之域;商周时期,今丽江纳西、彝等民族先民羌人曾先后参与讨夏桀、伐商纣暴政等战争。“一统越汉来,自斯难夺志;三国仰诸葛,羁縻益州地。”上旬说汉朝时期丽江属益州郡,这样的隶属关系长久没有改变过;下旬说一传诸葛亮“五月渡泸”的渡口在丽江永胜县桃源乡境内,到了三国丽江隶属蜀国。“南诏朝觐,羽冠导者发越析;大理特立,神川上下归心急。”白居易有诗《蛮子朝》,称南诏遣使入觐长安,向导为越析诏麽些人,丽江为当时越析诏一部;大理国时期,分布于神川(金沙江丽江巨甸段)的麽些人向往统一,其地广兵勇,大理不能有。“一体饬政制,建路设府元明始;三番征麓川,血浴象阵终定西。”上句说丽江于元建云南行省丽江路,于明建丽江府逐渐与内地实现行政体制一体化;下旬说明代,丽江木氏土司率土兵参与镇压麓川叛乱,三出奇兵,奏凯而归。“每内忧外患眉不摧,辛亥奋勇倒袁帝;当独立解放致富强,游击健儿更弘毅。”作者用对比手法,上句充分肯定了丽江各族人民数千年来,面对来自内外的各种忧患从不屈膝动摇的民族气节;列举1911年云南重阳起义及后来的护国运动,均有丽江籍人士参加,并获全土响应的重大历史事件。下旬则赞扬了解放战争期间,丽江各族儿女组成的游击队反内战求解放,并在后来编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纵队第七支队,为国家统一、云南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段,以“洋洋之!”起句,提示下文。“边徼盛异香,丽地重文教:谣谚经典传法远,诗赋辞章意象超。”盛赞边陲丽江纳、白等各土著民族重视教育文化,丽江各土著民族均有丰富的口承文化和宗教经典文化;自明朝以来,曾有中土流官及丽江士子土司创作了大量诗词歌赋,并取得较高成就。“继往旧书院,开来新堂校;欧风美雨骤,激荡白话报。”清朝时,丽江曾建雪山书院、玉河书院等以传播传统文化;二十世纪初,建丽江府中学堂以传播新学;创办于1906年的《丽江白话报》,不惟丽江,它在全国也是最早提倡白话文、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报刊之一。“天雨流芳,古城多阳春曲高;生众灵慧,清邑说复羲庄老。”上句说有党的英明领导,有好路线、好方针指引,古城凭借其发达的社会分工及经济实力,成为丽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雅文化风集云屯、名者如流。下旬说丽江永胜期纳镇的清邑,为著名古村落文化遗产,是汉族屯边移民聚居之所,这里的民风淳朴、勤劳智慧、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乐业安居。“文思驰理辨,硕果累累多鹏鸟;艺苑联武林,精英济济龙虎骄。”紧接上文,颂扬丽江多人杰,从明代开汉学以来,纳西族学子中有诸多名流高士,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有所建树;不论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界,还是在军事、体育、武术界,人才济济,驰名海内外。“看大学园区又彪炳,梧桐育得凤出巢;喜创意基地史无前,翰墨圣地新风骚。”目前,丽江正在规划建设近十所大学园区,开启着丽江教育的新篇章,可以坚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些大学一定会培养出成千上万的人才;丽江影视创意基地在不久前正式开工,开启了丽江文化建设的盛事;为把丽江建成民族文化强市,为丽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以及探索新的文化制高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唏嘘!”的感叹启承。“万象归太极,丽土崇谐和。”作者从万事万物的起源类推,概括了丽江土著民族崇尚和谐之理念源自于对阴阳天地的认识。称赞丽江土著民族坚持“和谐思维、和谐态度、和谐行为、和谐方式,”“协调各方、包容万事”的“和合”精神。“苍天朗照见本真,玉振金声信怡乐。”前半句形象地描述了丽江土著民族崇尚自然、和合为上、“天人合一”的行为思想得到广泛认可;“玉振金声”是暗喻,后半句描摹了丽江已真正形成了土汉各兄弟民族和谐友爱、互相学习、相互影响、和合共荣、诚信友好的社会氛围。“民姓寄深意,性情比春河;丝竹听细乐,妙音化干戈。”上句写丽江居民中以姓和、姓木者为众,寄寓着和睦万民之意,其余百家姓俱全,百姓们相处十分融洽,犹如春江的暖水一样亲善美好;“丝竹听细乐”是借典。“细乐”指《崩石细乐》,据说是忽必烈南征到丽江时,丽江军民因识时务,不仅没有抵抗或阻击,反而主动帮助蒙军渡江南下,为了奖赏友好且有功之民族,忽必烈就把“细乐”留给留守在丽江的官兵。“各方敦睦,全土皆齐心同德;诸神永驻,尽情享慈恩护呵。”描写聚居在丽江的各兄弟民族友爱和睦、协力同心;宗教多元是丽江的又一大特点,在丽江信仰不同宗教的在一起是常有的事,聚居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即使信仰不同,大家在各自神灵庇佑下尽情享受着和谐美好的生活。“鼎沸古井肆,利市从来本亲合;赫然大世界,安泰自兹奏凯歌。”上句说丽江古城为茶马古道重镇,是商贾汇聚之地,这里自古生意兴隆,且丽江各集镇历来重和合利市这一商业道德,为进一步繁荣井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旬说在这赫然大世界,在边陲少数民族地区能有这般安宁祥和的净地是多么值得称颂的事。“任沧海桑田山为原,不废遂久舞祥鹤;凭欲火炽烈纷扰稠,坚守玉龙第三阁。”作者用“任”与“凭”追溯历史,颂扬不论世事怎样变化,他们总是不改原初,为了长治久安、祥和安宁,坚守着和平、宁静、和谐、纯净的世外桃源般的志趣,是可贵的民族精神。

  末段,“赞云”呼应前文。“天地运无穷,丽江长进取:锦鲤化龙出峡关,劲逐清波汪洋去。”点明世事天地变化无穷,但丽江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永远不会改变,永远不曾改变。“锦鲤化龙出峡关”引自纳西族长诗《鱼水相会》:雪山顶上的柏叶化鱼循雪水穿山过峡归人大海,最终化作巨龙腾空云端。作者用典故作比喻,暗示纳西族学子在国内外诸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地偏胆气雄,人寡才智富;任重道迢遥,奋勇不惕怵。”具体说明丽江各民族虽然地处偏远、人口不多,但因为勤劳勇敢、足智多谋,人祸也好、天灾也罢,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化险为夷;他们的肩上不论压着多么沉重的担子,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决心永远不会动摇。“时时纳新,常思扬弃鉴陈故;日日追思,但恐踽步落军伍。”作者用“时时纳新”、“日日追思”,高度概括一个三十万人口民族之所以能够创造被世人公认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就是因为居安思危,“但恐踽步落军伍”,“常思扬弃鉴陈故”。“实业裕黎庶,物阜财丰力不虚;文化振方域,思想解放心有余。”详细描述当地百姓重视实业、重视经济、重视教育、文化和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的境界。文章以“看星移斗转百废方兴,歌舞升平胜舜禹;正莺歌鹂唱前程无限,红尘滚滚不迷目”作结,高度赞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丽江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懈奋斗,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得到快速发展,生态得到有效保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全市各地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新景象。反复品读,《礼赞》在思想性和学术性方面有以下特点:

  一、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作者始终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己任,长期以来一直思考和探究着文化如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改革开放服务的重大课题。于2009年1月出版的《和谐文化知行录》为证,其中收辑了80余篇作者关于“和谐文化”的文章。

  首先,“和谐”文化为基调。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文化决定这个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白庚胜先生的《丽江礼赞》以弘扬“和谐”文化为基调,强调了“和合”文化在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整篇赋中多处描写和叙述了“和谐”。如:“迪怒大楚保,雄峙千嶂共持卫;古玉永华宁,史乘万古同光辉。”“炎黄最博雅,丽郡诚包容:族聚纳彝白傈普,教兴儒释道毕东。”“中外一炉熔,”“夷汉互尊”,“万象归太极,丽土崇谐和。”“各方敦睦,全土皆齐心同德。”等等。“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一种要素,文化和谐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一种力量。”没有和谐文化的参与,任何民族不可能和睦相处;没有和谐文化的支持,多个民族不可能长期共存;没有和谐文化的作用,各民族不存在共同繁荣。今天,我们在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过程中,“继承优秀的和谐文化传统,弘扬灿烂的和谐文化精神,对我们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实现文化和谐、建设和谐文化并促进和谐社会的整体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民族精神为主线。“一个人没有脊梁,无法支持身躯,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脊梁,也必然难以生存,更不用说将以昂然的雄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民族文化力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也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保持民族团结的纽带。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精神,那么,这个民族犹如失去灵魂,它永远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因如此,作者在赋中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线,表明民族精神只有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彰显民族精神的现实价值。譬如,“包容”,“忠义”,“谐和”,“进取”,“纳新”等民族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时代的内涵,时代的需要,促成了民族精神的生发。弘扬民族精神,需要正确把握时代的特征,与时代共进步,满足时代的需要。”总之,弘扬时代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发扬光大的重要保证。

  再次,爱国主义为主旋。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凝结和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深厚的感情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河山、文化、历史、优良传统以及人民的热爱;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祖国独立、统一、富强和繁荣英勇奋斗。有国才有家。母亲只生下我们的身,祖国却培养了我们作为人的灵魂。“没有什么比祖国更可宝贵的了。为了祖国的幸福、伟大和独立,一个真正的人要毫不动摇地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因为没有祖国幸福、伟大、独立的生活,不仅是痛苦的,而且是可耻的。”“人民不仅有权利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礼赞》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旋,犹如一口警世的钟,对忠肝义胆、诚心报国、包容和合、自强不息、维护边疆安定与祖国统一的各族先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号召我们必须将爱国主义的认识和情感化为爱国主义行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二、深刻的思想性与娴熟的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声音,这种声音,是在特定的历史中产生出来的,它绝不能被时代的潮流湮灭!和平时期更是如此,居安思危才会让民族自强不息。”“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民族精神因文学而得以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是文学的魂魄,文学因表现民族精神而得以辉煌。”@作者的故乡,深藏着民族深重的苦难和悲情、热血和艰辛。由此,促使他有一种扼腕长吟、偃仰啸歌的赞美诗情。为了创作此赋,从艺术构思到情感积酿再到亲历写作,需投注多么大的精力,非呕心沥血所不能成。捧读《礼赞》,使我深切感受在写作中,作者图以“亲在”感受,逼近历史事件,从而唤醒早已蕴含久年的艺术体验。作者运用娴熟的修辞手法,通过语言本身的规律,以增加其感情色彩和音律的美感,通过词语的选取、修辞格的运用而传达文学审美意向,“以理性与激情的交进,来构筑一部‘史诗性的作品,以其让人们触摸民族苦难的疤痕,找到峥嵘岁月的缕缕沧桑印迹。”思想是人类的翅膀。“凡深邃的思想都具有诗的内核,且语言简洁形象。”作者把上下几千年的场景移植到赋中,运用多功能的画面语汇,以静呼动、以静载动、动静结合,使画面充盈着灼烈、奔放、独异和奇崛的色彩。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热情讴歌了新时期纳西族人民在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独具精神。一个真正的诗人或作家,必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追求,这就是所谓的在他的作品里随处可见的独立的人格和风格,也就是只属于他自己而不属于其他任何人的创新与发现。“诗人是很好的雕刻家,拿着思想的雕刀,把世人看不见的东西,艺术地呈现在阳光下。”给予每一粒种子以生长的希望。

  篇章结构显示作品的脉络,是作者文体风格的一部分,自有其形式意义。《礼赞》充分体现了赋的特征,在布局谋篇上似乎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首尾呼应,回环往复,读来文气酣畅,引人入胜。好的诗赋,总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人读之便涌出一份惊喜或者一种悲哀。这种惊喜与悲哀绵延回荡,如同一条不可拒绝的江河穿越山涧峡谷一直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总之,《礼赞》不刻意雕饰但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得以有机的统一。每当我不舍地合上书,恍若听见远古的声响和群山在前进中逶迤的回音,那洪音不绝于耳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注释:

  杨国清:《丽江文化旅游崛起解读》,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白庚胜:《和谐文化知行录》,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程俊嵩、朱瑞清等编著:《中华民族七十二伟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王向阳:《论弘扬时代精神的重大意义》,选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黄恩鹏:《黄钟大吕唱祖国》,刊载于《散文诗》2010年第6期。

  杨娟:《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刊载于《文艺报》2012年7月9日第3版。

  责任编辑郭金达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