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将诗作为终身的事业,但可以作为终身的修养。这不是某位名人的名言,但却是自己的经验之谈。有卓越才华的诗人,靠诗吃饭。而我相反,靠其他的生活技能滋养着诗歌这项业余爱好,倏忽间,就过去了三十余年。
三十余年前,我是一个刚刚学校毕业,步入社会的小伙子,全社会性的文学热潮,将我裹挟其间。贫困年代里物质与文化是一样的匮乏,我的阅读也就饥不择食,逮住什么乱啃什么。我的业余创作也是在那个八十年代初悄悄地开始了。迷茫、困顿的时候,我不像但丁,遇上了灵魂导师维吉尔,我没有导师,但东西方大师的作品,狼吞虎咽而下。记得最早读维吉尔《牧歌》时,记住他的第一句诗:“梅利伯:提屠鲁啊,你在榉树的亭盖下高卧,用那纤纤芦管试奏着山野的清歌、、、、、、”从此,芦笛就成为诗歌的代名词。那么我的芦笛奏出了什么呢?
我最初奏出的声音,是沙哑的。以后在工作之余,偷偷摸摸诗歌的业余演练中,渐渐地靠近曲谱,但还是若及若离。诗,没有给我任何生活能力,但却是我忠实的伙伴,给了我精神的支撑。而且,前行的旅途中,芦笛的角色远远小于拐杖的角色。诗,支撑我进行精神的远游和历险。事实上,我国诗史三千年,数以百万千万的诗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在业余中修炼,他们的正业不是写诗。诗的修养,也可称作诗教的修养。通过对当代、上古、中古、近代,世界诗歌作品的研习,启发和校正着自己的写作。诗,填补了我绝大部分的精神生活。他甚至催促我拓宽生活感受的领域,唆使我游历、沉思、冒险,探索思想荒芜的地域。多年来,失望、挫折、来自底層人生的磨难,都没有使我彻底颓废、能保持一个前行者的姿态,多亏了诗歌。是的,她不只是歌唱的芦笛,我已将它做成了助我前行的拐杖。我凭借它,上穷历史洪荒,下探幽谷林莽,独自走着自己的山径。逃离大大小小的圈子,远离高高低低的山头宗派,吹着自己的调子,虽不中时尚,但是我自己的,不管是“窟穴泥沙,或层巢木末”完成着自己的《山栖志》,经历着自己的“炼狱”。宇宙之大,万籁难详,每一株小草,都有自己的花季和果实,那是属于他自己的一份欢乐。是的,当我一个人深入草原、和阴山峡谷时,感受是一个人的。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文化、耕种、治陶、牧畜,五千年前的一次酷寒,致使先民迁徙,四千年前的阴山地域转暖,游牧民族的逐渐聚集形成,三千年的战争变迁,多少个民族的消亡,多少次的被动和主动的融合,文化血缘交融,这诺大的舞台上盛装演出过多少惊心动魄的悲喜剧。但一切都消失了,山还是过去的山,河还和过去一样流着,每块岩石似乎是在奔跑中忽然停下来的动物和人类,以诧异的神情面对我,仿佛在问:你是谁?当诗歌的拐杖伴我走到这里时,我也以诗的形式对古老的山谷发出诘问:你从何而来?属于哪个时代?
其实这是诗歌回答不了的问题。但它却能领我步入陌生的路途,丰富了我的阅历。成全了我的人生。何乐而不为呢?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