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四年七月七日,赴九江参加全国陶渊明学术会议。九江,秦属九江郡,汉为柴桑、寻阳两县地,晋置江州,陶公家于此。九江历史悠久,风土高旷,人情笃厚,深有感焉。十二日于九江长江之滨与诸师友痛饮,大雨骤至,燠热尽去。晚霁,乘火车北上兰州,全程两千余公里,时长三十余小时。长路寂寞,夜起彷徨,遂思陶公,且行且歌,成诗百行,以表达内心深处对陶公景仰与爱戴之情。七月十七日往“河西四郡”之古凉州,甫游出土“马踏飞燕”铜塑之雷台汉墓博物院。归来,于客栈校改诗稿。窃以为,陶公凌空而起,声震古今,其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真有“马踏飞燕”之气势。诗曰:
心慕陶彭泽,重来九江头。
庐山青且秀,鄱阳水悠悠。
山水孕英才,陶公罕有俦。
陶公一生苦,贞志终未休。
少小即失怙,壮年又丧偶。
膝下有五子,嗷嗷待亲哺。
起身谋食去,无心再读书。
奔波为小吏,愈见世道污。
求仕为糊口,惧怕成奴仆。
一去十三载,心为生计枯。
官终彭泽令,从此绝仕途。
五斗岂是米,要为己作主。
自由高于天,哦吟归来篇。
归来合家欢,情依墟里烟。
老亲话语柔,子孙绕膝边。
一朝脱桎梏,日日见喜颜。
花药分行列,弹琴闲且安。
有酒东窗饮,夜夜展诗笺。
独酌少知己,有时抚无弦。
醉中得真趣,陶然乐自天。
常慕上古世,真璞少诈奸。
躬耕东林隈,汲谷取清泉。
新苗沐时雨,旱涝心意关。
所以爱吾庐,新燕来翩翩。
园蔬随时摘,脍炙难比鲜。
日用取所需,为人最忌贪。
丛菊东篱栽,花时见南山。
四季有欣欢,本根在园田。
乐交素心人,相与游斜川。
劝农理常业,劳动开其端。
勤耕无懈怠,获收果腹难。
饥寒交相至,不能自保全。
恶浊在眼前,故思桃花源。
桃源开新天,朗朗我心宽。
男女古衣冠,晚起暮归眠。
老少皆有宜,宁静无哗喧。
人世得此境,孰惧风雨兼。
归返得自然,村居二十年。
忧道不忧贫,气调堪比兰。
大音来天际,奇伟寓平凡。
岁月不我待,天道自循环。
素鬓风霜染,步履始蹒跚。
大别在今晚,凄凄北风寒。
自拟挽歌辞,死生处淡然。
人生原有惧,临丧见达观。
行行归本宅,存灭随化迁。
就此明暗夜,烂若星光繁。
后学拜高洁,陶公活水源。
我今来九江,山水洗尘愆。
仰望匡庐高,深知愧前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