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的日子——《城市森林的等待》后记
记得在上学的时候,想查一下关于宇宙的解释,为此买了一本天文类的《词海》。上面是这样解释的:“《淮南子·原道训》曰:‘古往今来曰之宇,四方上下谓之宙。’”我是这样理解的:古往今来就是时间,四方上下就是空间,时间和空间组成了宇宙。这对我以前认识上的空间宇宙补充了许多。而任何事物的时间性存在就是宇宙中的一个点,一个时间与空间交叉的点。这本书也一样,接到此书的邀稿是在二○○三年四月,那个时间正是SARS肆虐的日子。“非典”使很多人有时间游荡在网络这个空间,许多不相关的事情通过网络建立起联系,比如我与这本书。应该说,这本书是一个时空的巧合。而每一个日子,不也是时间与空间凑拢来拼成的浓淡参差的图案吗?
其实,每一个日子不仅充满巧合,而且充满疑似。这是我在“非典”之后恍悟的。
我们不知道生命中哪些东西是可以准确把握的。我们总是陷在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选择之中,而每一次选择又总使我们雾迷津渡。所以,我们不能用对或错来看待选择,那只是我们一时的心态,那只是一个时空的巧合。每个人不同时期的不同生活状态都是不同选择的延续。也许我们会去追求一种生活状态,也许我们会去适应一种生活状态,但无论是追求还是适应都是一种选择。
这本书从策划到成书,也经历了很多的选择:从文字到版式,从封面到名字。如果说当初签下出版合同是一个轻易许下的诺言,之后不得不督促自己去完成。在真正开始动笔后,我变得很刻苦,像个就要参加考试的学生。无论它包含了犹豫、彷徨还是信心,它所显现的成书是由当初的种种选择决定的。
我们与生命在不经意间也签了一份合同,不知何时被终止,所以更应该认真地履约、认真地生活……
慢慢清晰——《一花一世界》后记
这是一本纸上的时光记录。书中各辑以时间为界,每辑的小标题是对那段生命痕迹的概括。最初想用《时光》做书名,成书时没有用。不是因为它平淡,而是因为时光太大,也太珍贵,不敢轻易地使用。
对时间的诠释,曾看过一部影片《十分钟年华老去》,很经典。是由十五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著名导演,共同以“时间”为题,每人拍十分钟的短片组成。
每个短片的衔接处是各种各样的水面,水的意象使我仿佛置身于时光隧道:新生婴儿的恬静,在手腕上画表打发时间的孩子,因一个瞬间而改变生活轨道的夫妻,一位老演员曾拍过的影片剪辑成的从青春到苍老的容颜,两张不知方向的车票,从终点回到起点的男子,静默在田野里的树……不同的表现手法,各国的美丽语言,黄色、棕色、黑色、白色的面孔,演绎的都是生命在时光中的一种存在,是一组关于生命本身的故事。
伍尔斯说:“假如生命有个根基,那么它就是记忆。”假如记忆是生命的根基,那时间就是生命的表现形式吧。
在整理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总感觉到那部片子中各种各样的水面一波一波漫过来。在时光的长河中,人真的是太渺小了,而这些珍藏记忆的文字,其实是在徒劳地去证明一些曾经的存在,它的意义仅在于,它是一个个体的人对生命的努力。
最早的文字与现在已相隔十多年了,原想把以前的文字做些修改,待翻出后才知道,写出的字竟是泼出的水,是收不回的。原来青涩,现在愚钝,却是哪个都改不得。
时光也如水般收不回。生命的痕迹虽然清清浅浅,却是自己一分分、一秒秒刻上的,无论有心还是无意,也都是改不得。张爱玲的《半生缘》中,顾曼贞在十年后见到沈世钧,隔着一辈子的恩怨爱恨,也只是说出一句:我们回不去了。
回不去了,却可以在重读往昔的文字时,与旧时光相遇:过往的一些事变得清晰了,对生命的感觉却依旧是说不清。岁月中的美与痛,温暖与忧伤缠在一起。
只有一些词清晰了。最清楚的是 “感恩”与“珍惜”。走得越久,越辛苦,这两个词就越从记忆中浮现出来。一粒粮食,一个微笑,一缕阳光,都是自然的惠赠。最大的恩情在父母那里,他们给予的生命与爱,是无量的。
“写”也变得清晰了一些,尽管很多时候,拿着笔,不写字,却终是不肯放下。
生命还依旧是混沌的状态。记忆的源头会延伸到何时,记忆的深处将蕴藏着什么,只能沿着时光的河流缓缓向前,看两岸的风景在路上慢慢清晰,永无回溯。
其实,只要怀着感恩的心走下去,每一天都是最好的时光。所以,明天永远未知,明天也永远有希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