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扬尼斯.里索斯的诗意独白

时间:2023/11/9 作者: 红岩期刊杂志 热度: 19158
董继平

  诗歌是希腊文学的传统。在上下几千年的希腊文学史上,除了卡赞扎基斯之外,几乎不见世界闻名的小说家,却诞生过不少世界一流的诗歌大师。如果我们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视为希腊文学的源头,那么这个源头则开创了整个希腊的文学传统,并形成了以后几千年的特色。自荷马以降,希腊杰出的诗人层出不穷,从创作《工作与时日》和《神谱》等著名叙事诗的赫西奥德、抒情诗人萨福、阿那克瑞翁、品达罗斯等人,经过中世纪到19世纪,其间的希腊诗坛群星璀璨、光彩夺目,为世界诗歌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进入19世纪之后,随着“雅语”和“俗语”两大文学分野的对立,又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诗人。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希腊诗坛出现的“新雅典派”等诗歌流派,使得希腊诗歌更趋细致、繁复、精彩纷呈,这个时期的著名诗人有帕拉马斯(1859-1943)、卡瓦菲斯(1863-1933)等人,逐渐形成了现代希腊诗歌的雏形、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这一格局对20世纪中后期的希腊诗歌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此影响之下,乔治?塞弗里斯(1900-1971)、奥季塞夫斯?埃利蒂斯(1911-1991)和扬尼斯?里索斯(1909-1990)等20世纪希腊大诗人逐渐步入诗坛,并大放异彩。其中,塞弗里斯和埃利蒂斯已分别于1963年和197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的作品犹如爱琴海蓝色的波涛荡涤着读者的心灵;而里索斯,尽管在中国译介得不多,知名度也并不高,但他的詩风与前两者迥异,因此尤其需要我们去深入了解。

  一

  扬尼斯?里索斯(Yannis Ritsos),1909年5月1日生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莫诺瓦西亚,父亲是土地贵族,一度很富有,但在1924年土耳其击溃希腊军队时丧失了一切财产,因此家道中落。里索斯的母亲和兄长因患肺结核先后去世,父亲也因为财产丧失郁郁寡欢而患上精神病,最终自杀。家庭的不幸,使得少年时期的里索斯生活在阴影中。1926年,他前往雅典读书,同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文书工作,但不久之后,他就身患肺结核而住进疗养院,在疗养院的4年里(1927-1931),他开始接触到工人诗歌,并尝试写作。出院后,他在雅典一些剧院里当演员,从事戏剧工作,这样的经历给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20世纪30年代是希腊诗歌的革新时期,也是社会急剧变革时期。1931年,里索斯加入了希腊共产党,他深入工人阶层体验生活,经常在希腊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上发表作品。1934年,他受到苏俄未来主义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创作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拖拉机》,次年又出版了《金字塔》,这两本诗集基于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个人对现实社会的绝望,成为他试图用诗歌来改造社会的起点。

  1936年5月1日,希腊萨洛尼卡爆发了烟草工人大罢工,警察开枪镇压示威的工人,酿成惨剧,里索斯心潮澎湃,为遇难的工人写成了长诗《墓志铭》,几天后,希腊共产党机关报刊登了《墓志铭》的节选,随后又出版了单行本,印数达一万册,在当时十分流行。这首长诗打破了希腊诗歌传统,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表达了所有民众团结起来的信息,让他一举成名。

  1936年8月,希腊军事独裁者梅克塔萨斯夺取了政权,右翼当局将尚未售出的250本《墓志铭》统统收缴,在雅典卫城脚下付之一炬。但是,该诗被谱成曲到处流传,广为人们所传唱,成为希腊非官方的“国歌”和反法西斯的精神武器,深受民众喜爱。在1936-1941年梅克塔萨斯统治时期,尽管右翼政府实施高压政策,里索斯还是创作和出版了很多作品,深得当时的大诗人帕拉马斯的高度评价。

  不过此时,里索斯的诗风有所转变,他渐渐形成了一种超现实主义风格,探索梦幻领域,采用令人惊讶的联想、意象和象征的裂变来写作,同时也创作了一些反映诗人的痛苦的抒情诗,这段时间的代表作有《我的姐妹之歌》(1937)、《春天交响曲》(1938)等。

  1941年,纳粹军队占领希腊之后,里索斯像其他许多爱国志士一样参加了民族解放阵线,投身于抵抗运动,并在自己的作品中歌颂希腊的民族抵抗运动。二战结束后,希腊爆发了内战,里索斯因为支持左翼人士而于1948年被右派政府逮捕,在集中营度过了4年时光,其间作品被禁,直到1954才得以重新出版。

  1967年,希腊又发生了“黑色将军”帕帕多普洛斯发动的军事政变,里索斯再度被逮捕、送进集中营、著作被禁,但此时他在国内和国际上名气很大,在海内外正义人士的抗议下,军政府只得于1970年释放了他,其著作于1972年得以再度出版、发行。而从20 世纪50-70年代,是里索斯诗歌创作最为成熟的时期,其间他创作颇丰,其诗艺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里索斯的晚年,他依然坚持写作,笔耕不辍,不断推出新作,除了诗歌,他还致力于小说创作。1990年11月11日,他在睡梦中安然去世。

  二

  里索斯的创作生涯横跨50多年,他勤奋而多产,除了几部长篇小说和戏剧,其最主要的作品是上百部诗歌作品,从而成为当代希腊最为人所广泛阅读的大诗人之一,其不少诗作被谱成曲广为传唱,并被译成近五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由于诗歌成就斐然,里索斯先后获得过多种国际文学大奖,并九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国际影响甚大,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现代希腊诗歌的创始人之一,更与卡瓦菲斯、卡里奥塔基斯、塞弗里斯和埃利蒂斯并称为“20世纪希腊五大诗人”。1971年,法国著名诗人路易?阿拉贡公开撰文推崇其作品,称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可见其影响之大。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他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但当他获得“列宁和平奖”的时候,他宣称:“对于我,这一奖项远比诺贝尔奖重要。”

  里索斯的诗通常可分为两大类:长诗和短诗。他的早期作品以长诗居多,内容也富于民族性和斗争性,反映了诸多社会问题;而他的短诗也很成熟且富于特色,一般都很短小精悍,多在8-16行之间,句子一般较长,常以严谨、浓缩的白描手法反映现代希腊人的生活。他的诗作颇具现代派特征,其最独特之处即其诗中所采用的“戏剧性独白”,其中的白描技法蕴藏象征、暗喻、转换和超现实的场景性,折射出希腊乃至于整个人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状态,以及那些超乎于读者想象之外、然而又确实存在的某些人类思维活动和行为,其貌似荒诞,实则另有弦外之音。

  1976年,美国诗人查尔斯?西密克和马克?斯特兰合作编纂欧美诗人作品选集《另一个理想国:17位欧洲及南美作家》时,把收入集子中的诗人大致分为了两大类:历史性和神秘性。而从总体上来说,里索斯就属于神秘性诗人这一类。其实,自从里索斯创作中期以来,这样的神秘性特质就贯穿在他的作品中,短诗如此,而长诗尤其如此。

  里索斯在中后期推出了一系列神秘性长诗,主要有《月光奏鸣曲》《死屋》和《窗口》等。这些长诗均以“诗意独白”的形式写成,从荷马和古希腊悲剧家的作品里吸取了灵感,但手法较为现代。其中的《死屋》就是這种形式的代表作,对古代事物充满了明确的暗喻,然而,相比他后来推出的其他“诗意独白”作品,这首长诗还是独具个性。这首长诗叙述的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希腊家族的兴衰,其结构和内容都很独特,在结构上,前后都各自安排了一段场景性叙述文字,虽然只是小段散文,却把这首诗的前景和后景都进行了追忆性和展望性的交代,而且,整首诗是以一个曾经患过精神病的女人的独白来叙述的,因此读起来恍若聆听梦呓,但内在冲突不断,转折颇多。这与里索斯同时期创作的短诗一样,字里行间充满了那种若即若离、如梦似幻的神秘性场景,从而展现出这首长诗的多层次、多角度、多空间。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意外地得到了一部厚厚的英文版《现代世界文学指南》,从上面偶然读到了里索斯的一首诗,其手法与当时所能读到的其他外国诗作相去甚远,令人震惊:

  一种移动:突然,不可预示。

  虽然我们未曾听见枪声或子弹的尖啸

  他的手却飞快移向他的伤口

  止血。很快

  他抽回手,微笑。

  但他又故意把手掌

  重新放在同一处。他掏出钱包

  礼貌地付钱给侍者,走了。

  然后咖啡杯自动炸裂了:

  我们至少清晰地听见了这声音。

  ——《听得见的与听不见的》

  这首诗之所以让我振奋,是因为诗意的含糊性——你总能感到诗中有什么东西,却又很难具体地说清楚,而正是这样的含糊性有了多种联想,从此诱惑我去关注这位诗人,去深入去探索他的作品。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搜寻他的作品,阅读之际,不断进入一个个与众不同的诗歌场景,兴奋之余,便不断翻译,天长日久,渐渐就积累下了一大摞译文。我相信,大凡探究真正诗意的读者都会像我一样,早已摒弃了那些表面光鲜、实则空洞无物的所谓“抒情诗”,转而欣赏类似里索斯这类虽以白描技法写成,却大有深邃空间的作品,唯有如此,才会在阅读中产生持久的快感。

  责任编辑 欧阳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